一、引言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长途运输作为物流行业的关键环节,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燃油长途运输车辆依赖化石能源,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据相关数据显示,商用车虽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的 12%,却贡献了道路交通超 55%的碳排放,而日均运距超 500 公里的中长途货运场景,车辆保有量不足商用车总量的 10%,碳排放占比却高达 50%左右。因此,寻求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方案,成为长途运输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当务之急。
氢能源汽车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长途运输领域绿色变革的希望之星。它以氢气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具有零排放、加氢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等显著特点,能够有效应对长途运输中的诸多挑战,为实现绿色、高效的长途运输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的优势
(一)零排放,环保效益显著
氢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唯一的排放物是水,几乎不产生任何有害污染物。与传统燃油长途运输车辆相比,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一辆氢能源重卡百公里可减少碳排放约 100 公斤,若大规模应用,对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以湖北安捷楚道公司为例,其投入的 30 台氢能重卡一年可减碳 6570 吨,相当于近 40 万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这种显著的环保效益,使得氢能源汽车成为长途运输行业迈向绿色发展的关键选择。
(二)加氢速度快,提升运输效率
对于长途运输而言,时间就是效益。氢能源汽车的加氢过程类似于传统燃油车的加油,一般只需 10 - 15 分钟即可完成加氢作业。相比之下,纯电动长途运输车辆的充电时间则需要数小时,即使采用大功率快充技术,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长途运输的快速补能需求。例如,在繁忙的物流运输线路上,氢能源重卡能够快速加氢后继续投入运营,大大减少了车辆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更符合长途运输高强度、高时效的运营特点。
(三)续航里程长,适应长途需求
长途运输往往需要车辆具备较长的续航能力,以减少中途补给的次数。氢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方面表现出色,部分氢能源重卡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 700 公里甚至更高。一些先进的氢能源车型,如福田汽车发布的全球首款工程化落地的液氢重卡 Beacon,续航里程更是可达 1000 公里。这使得氢能源汽车能够在无需频繁加氢的情况下,完成较长距离的运输任务,有效降低了因续航不足而导致的运输风险,为长途运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的应用案例
(一)国内案例
“天津港 — 邯郸武安” 氢能零碳运输通道:荣程新能集团在这条全长约 600 公里的线路上投放了 20 辆氢能重卡,采用 “重去重回” 模式,避免空载,提升了物流效率。目前,荣程新能集团已拥有多条成熟的氢能零碳运输线路,覆盖京津冀、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区域。截至今年 5 月,累计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 800 辆,投运加氢站 12 座,运输货物 2738 万吨,行驶里程 3890 万公里,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 3.6 万吨。
“郑州巩义 — 青岛港”800 公里氢燃料重卡绿色零碳运输专线:安阳原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犀重汽车合作,打造了这条专线。犀重打造的氢燃料重卡续航超 400 公里,加氢仅需 10 - 15 分钟。车队充分享受河南、山东的氢能高速免费政策红利,依托沿途加氢站保障,成功运营。每年每辆车可增加综合收益约 5 万元,且自去年 11 月采购 150 台犀重氢燃料重卡运营后,每年比传统燃油车减少碳排放 120 吨 / 台,共计约 1.8 万吨。
汉宜高速氢能重卡运输示范线:湖北交投控股上市公司楚天高速首批投入运营 30 台氢能重卡,通过 “公水联运” 创新模式,实现跨省货物满载往返运输 80 余次。一辆氢能重卡从武汉到成都,往返近 2600 公里,排放的都是水,比燃油车静音环保。据估算,30 辆氢能重卡一年可减碳 6570 吨。同时,汉宜高速服务区布设了光伏装机量超过 1000 千瓦的 “光储充” 一体化充电站等设施,推动了绿色能源的综合应用。
(二)国外案例
在国外,一些国家也在积极探索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的应用。例如,德国的一些物流企业尝试使用氢能源重卡进行货物运输。某大型物流企业在其主要运输线路上投入了一批氢能源重卡,这些车辆在实际运营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虽然初期面临着加氢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但通过与能源企业合作,逐步完善加氢网络,使得氢能源重卡的运营逐渐走上正轨。在丹麦,也有类似的实践,当地的一家运输公司利用氢能源重卡承担了部分长途冷链运输任务,由于氢能源汽车的稳定动力输出和环保特性,在保障货物品质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面临的挑战
(一)成本问题
车辆购置成本高:氢能源汽车的制造涉及到先进的燃料电池系统、储氢装置等关键技术和昂贵材料,导致其购置成本远高于传统燃油长途运输车辆。例如,一辆氢能源重卡的价格可能是同类型传统燃油重卡的 2.5 - 3.5 倍,这使得物流企业在采购时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限制了氢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运营成本高:一方面,氢气的制取成本较高。目前主流的制氢方法,如化石能源重整制氢、水电解制氢等,都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增加了运营成本。此外,加氢站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导致加氢价格居高不下。在非示范区,氢气市场价可达 50 元 / 公斤,这使得氢能源汽车的运营成本难以降低,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加氢站数量不足:加氢站是氢能源汽车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加氢站的数量十分有限。以我国为例,加氢站数量仅为数百座,远远无法满足氢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在长途运输线路上,加氢站的分布更是稀少,导致氢能源汽车在运营过程中面临加氢困难的问题,限制了其运营范围和使用便利性。许多长途运输路线上,氢能源汽车可能需要行驶数百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加氢站,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还可能导致运输任务中断。
加氢站布局不合理:即使在一些有加氢站的地区,其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加氢站过于集中在少数区域,而长途运输线路往往需要穿越多个地区,这就导致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车辆可能需要绕路前往加氢站,增加了不必要的行驶里程和成本。例如,在某些地区,城市周边加氢站相对较多,但连接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沿线加氢站却很少,使得长途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加氢不便。
(三)技术瓶颈
燃料电池技术有待提升:燃料电池是氢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但其性能和耐久性仍有待提高。部分燃料电池在长时间运行后,性能会出现下降,需要频繁维护和更换,这增加了运营成本和使用风险。例如,一些燃料电池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其电化学反应效率会受到影响,导致车辆动力下降、续航里程缩短。此外,燃料电池的低温启动性能较差,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需要进一步研发改进。
储氢技术面临挑战: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是氢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目前常用的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压气态储氢需要配备高压储罐,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和成本,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低温液态储氢则需要极低的温度条件,对储存设备的要求极高,成本也非常高昂。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储氢技术迫在眉睫,以满足长途运输对储氢量和安全性的要求。
五、推动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发展的策略
(一)政策支持
购车补贴与税收优惠: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企业购置氢能源长途运输车辆的补贴力度,降低企业的购车成本。例如,给予购买氢能源重卡的企业一定比例的购车补贴,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购置和使用氢能源汽车的企业减免相关税费,提高企业采用氢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运营补贴与优惠政策:为鼓励企业运营氢能源长途运输车辆,政府可以提供运营补贴。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运输货物量等指标,给予企业相应的补贴,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在高速公路通行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如对氢能源重卡实行免费或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的经济竞争力。
产业扶持政策: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氢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加氢站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项目建设,推动氢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加氢站布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结合长途运输线路的规划、物流枢纽的分布以及城市发展布局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加氢站的建设布局。优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园区、货运枢纽等附近建设加氢站,提高加氢站与长途运输线路的匹配度,减少车辆加氢的绕行距离。例如,在主要高速公路的服务区间隔一定距离建设加氢站,形成覆盖长途运输线路的加氢网络。
加快加氢站建设速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通过多种投资模式,如 PPP 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加快加氢站的建设进程。同时,简化加氢站建设的审批流程,提高建设效率。此外,推动加氢站建设技术的创新,采用模块化、撬装式等建设方式,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加氢站的覆盖率。
探索加氢站运营新模式:为提高加氢站的运营效益,可探索多种运营新模式。例如,发展加氢与加油、加气、充电等多种能源补给功能的综合能源站,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营,提高能源补给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同时,通过优化运营管理,合理定价,降低氢气成本,吸引更多氢能源汽车用户,实现加氢站的可持续运营。
(三)技术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氢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集中力量攻克燃料电池技术、储氢技术等方面的难题。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企业加强应用技术研发,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耐久性和低温启动性能,开发更加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储氢技术。例如,研发新型燃料电池材料,提高电化学反应效率,延长燃料电池使用寿命;探索新型储氢材料和技术,降低储氢成本和风险。
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氢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力量,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共享技术资源、联合开展研发项目等方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氢能源汽车技术的整体提升。例如,联盟成员共同开展加氢站建设技术、氢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产业技术的协同发展。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强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促进氢能源汽车新技术、新产品尽快实现商业化应用。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技术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建立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示范推广,提高市场对氢能源汽车技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加速技术的普及应用。
六、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未来,随着加氢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氢能源汽车将能够在更多的长途运输线路上实现常态化运营。其零排放的环保特性将使其在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或运输任务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在城市周边的绿色物流运输、生态保护区的物资运输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技术的创新将进一步提升氢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将使车辆的动力更加强劲、续航里程更长、氢耗更低;储氢技术的改进将提高储氢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这些技术进步将使得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的应用更加可靠和经济,逐渐成为长途运输行业的主流选择之一。
此外,随着氢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成本将不断降低。从车辆购置成本到运营成本,都将逐渐接近甚至低于传统燃油长途运输车辆,这将进一步推动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领域的普及。预计在未来 10 - 15 年内,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市场的份额将逐步提高,为实现长途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七、结论
氢能源汽车凭借其零排放、加氢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等优势,为长途运输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通过国内外的应用案例可以看出,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瓶颈等诸多挑战。为推动氢能源汽车在长途运输中的广泛应用,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科研机构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相信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氢能源汽车将在长途运输领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长途运输的绿色变革,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