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100字, 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你有没有发现, 最近新能源大型SUV市场真的是 风云变幻 ?7月第二周的销量数据一出来, 估计很多人都被震惊了.问界M8单周交付4750台 , 这个数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要知道, 这可是在一众"9系"旗舰车型围攻下杀出的重围.
说实话,问界M8这个表现确实有点太猛了 . 从4月份上市到现在, 累计交付已经突破4万台, 6月份单月更是飙升到2. 16万台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 这款车扛起了问界品牌超过50%的销量重任. 冲这个架势, 谁还敢说它不是"爆款王"?
领克900这回算是守住了"9系"的面子 , 单周1320辆的成绩让它成为传统阵营中唯一破千的车型. 很显然, SPA Evo架构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套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平台, 在空间利用率上确实做得不错, 6. 16㎡的座舱空间, 88. 2%的得房率, 数据摆在这里, 不服不行. 而且全系标配的Super AI数字底盘加上双腔空悬,884马力的最大功率配合±10°矢量后轮转向 , 这配置确实够豪华.
至于 理想L9, 这回真的是有点尴尬了 . 单周860辆的销量, 跟巅峰时期比起来, 落差确实不小. 毕竟发布都三年了, 虽然有过小幅年改, 但缺乏真正的换代革新. 用户审美疲劳是一方面, 更要命的是 自家即将推出的纯电旗舰理想i8正在分流用户关注度 . 这就是典型的"左手打右手", 新能源市场的节奏就是这么快.
深蓝S09和腾势N9就更惨了 , 分别只有480辆和340辆. 深蓝S09的23. 99-30. 99万元指导价确实是目前新能源大型SUV中最低的, 长安的制造工艺加上鸿蒙生态, 性价比看起来不错. 但问题是, 在头部品牌的强大虹吸效应下,品牌力和渠道运营的短板暴露得一览无余 .
有意思的是,问界M9也贡献了2380辆的高位销量 , 跟M8合力拿下了7130辆的周销量. 这个"双旗舰"战略玩得真是溜, M8走量, M9立标杆, 两者形成完美互补. 要知道, 问界M9在50万级豪华SUV市场长期霸榜, 为品牌积累了大量高净值用户, M8正好承接了这部分溢出的品牌势能.
技术普惠这个概念, 问界M8算是玩明白了 . 全系标配鸿蒙智能座舱和HUAWEI ADS 4高阶智驾系统, 再加上双腔空气悬架和途灵智能底盘, 这套组合拳确实够硬核. 5190mm的车长配合3105mm的轴距, 空间表现也足够出色. 1. 5T增程器配双电机, 392kW的最大功率, 5. 2秒的零百加速,1526公里的综合续航 , 这些数据放在哪里都不丢人.
不过话说回来, 这轮"9系"旗舰混战其实已经接近尾声了. 下半年 理想i8、乐道L90、问界M8纯电版、极氪9X/8X 等一大波纯电旗舰SUV就要排队入场. 到时候增程SUV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挤压, 尾部玩家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领克900能在这种环境下守住千辆大关 , 说明SPA平台的技术底蕴还是值得认可的. 扁平电池包加纯平地台, 双180°电动旋转座椅这些创新设计, 确实能抓住年轻家庭用户的痛点. 但在智能座舱和智驾软件生态上的短板, 面对新势力的冲击时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次问界M8的成功, 其实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消费者对于"技术普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大家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空间大、配置多, 而是希望能在相对合理的价位上享受到旗舰级的智能化体验. 问界M8恰好踩中了这个节拍, 把M9的核心精髓下放到相对亲民的价位区间.坦白讲, 新能源大型SUV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 随着纯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 未来这个细分市场还会有更多变数. 问界M8能否继续保持这种强势表现, 理想L9能否通过i8重新夺回主动权, 领克900的SPA平台优势能否转化为更强的市场表现, 这些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最后, 对于这轮新能源大型SUV的激烈竞争, 你们觉得谁能笑到最后呢?问界的"双旗舰"战略能否持续奏效 , 还是说会有新的黑马杀出重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