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订单爆棚,年轻人扎堆试驾,8个月排队提车日常

小米YU7订单爆棚,年轻人扎堆试驾,8个月排队提车日常

六月的济南有点闷热。晚上八点多,小米之家世茂店门口依旧亮着灯,我骑着电动车路过时顺手数了下门口停着的新能源车,比白天还多两辆。推开玻璃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人声却没消散——几位穿T恤短裤的小伙子正围在一台墨绿色的小米YU7旁边,有人在后备厢里翻看储物空间,还有个姑娘坐进主驾驶座位,盯着中控屏滑来滑去。

“今天又忙到几点?”我冲柜台那边喊了一句。零售顾问抬头笑:“昨天凌晨一点半才收拾完。”他用胳膊肘指了指展厅角落,“你要体验的话得等等,现在预约都排到三天后了。”

小米YU7订单爆棚,年轻人扎堆试驾,8个月排队提车日常-有驾

说实话,这种场景以前只在新手机首发的时候见过。但这回不是抢手机,是抢车——还是得等大半年才能开的那种。

6月26号晚上,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YU7上市。当晚朋友圈被刷屏,说是定价25.35万起步,到32.99万封顶。我表弟第一时间就发消息给我:“哥,这价格能不能冲?”我让他别急,他偏不听,第二天拉上女朋友直奔经十路那个销售中心去了。

他们回来跟我念叨,说现场人特别多,不分年龄,但年轻人最多。“我们去的时候快十一点,还好赶上静态体验,就是试驾轮不上。”表弟女友补充,“那个橄榄绿真好看,比照片高级多了。”

小米YU7订单爆棚,年轻人扎堆试驾,8个月排队提车日常-有驾

她俩其实3月底已经订了一辆SU7,现在APP显示还要再等25周左右才能交付。本来想着趁最后一天免费换YU7,就又跑过去感受一下。“那天下午五点半,人满为患,”表弟说,“工作人员都快转晕了,我们也只能站一边干等。”终于轮到他们试驾时,他特意记住一句话:“比GLC大不少,上手很顺滑。”

另一拨朋友尹女士,上周末早起赶去贵和领秀城店,也没能排上队。“上午十点出头吧,人已经堵成一团。登记之后才发现,要想真正开出去感受一下,大概要三天以后才轮得到自己。”她干脆坐进样车拍照发朋友圈,自嘲“凑个热闹”。

这些用户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里不缺代步工具,对等待提车这事儿并不上心。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是本身就有油车、现在只是想添辆新能源玩玩。他们聊起来总带些轻松劲儿——“反正家里还有别的能开”“主要喜欢外观”“首付还能慢慢攒出来”。李女士说,她就是因为颜值来的;陈女士则觉得买不起保时捷,小米性价比高一些。

小米YU7订单爆棚,年轻人扎堆试驾,8个月排队提车日常-有驾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佛系。有几个同事担心政策变化,比如购置税免征窗口期、城市牌照指标啥时候作废。一线城市尤其紧张,都怕拖太久错过补贴。但更多的人抱持一种淡定乐观态度:“产能肯定会提升嘛,今年年底应该可以拿到吧?”

有人甚至算起账来了。5000块钱定金,如果哪天变卦不要,也亏不了多少;更何况现在很多厂商愿意帮客户把这个损失兜底。这年头做决定太容易变动,多留条退路也是常规操作。

还有铁杆粉丝类型。我认识的一对95后夫妻,一个三年前买阿维塔,一个刚刚喜提SU7。他们对于智能驾驶配置赞不绝口,说小米智驾功能省心省力,就算不开智驾底盘素质也不错。“雷军品牌号召力强”,这是小李夫妇挂在嘴上的理由之一,他们相信雷总不会让大家空等太久,而且最近SU7老用户换YU7的不少,他们自信今年肯定可以如愿以偿地提新车回家。

小米YU7订单爆棚,年轻人扎堆试驾,8个月排队提车日常-有驾

至于产能问题,从官方数据来看,今年5月单月交付2.8万辆,目前工厂双班制运转,每个月两三万辆已成常态。而且二期工厂封顶、明年计划投产,总体年产量目标瞄准30万辆甚至更高。据说6月底第30万辆整车已经下线。不少网友乐观预测,只要二期投用,加速生产没什么悬念。不过现实情况往往没有理想那么简单,新建工厂初期爬坡难免磕磕绊绊,所以大家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多等等也是正常现象啦。

值得一提的是,这波火爆连友商老板都按捺不住——6月30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晒出自己下单YU7截图,还专门喊话雷军,希望早点交付。这种场面,在新能源汽车圈子里可谓罕见,两位掌舵人的互动引得网友调侃不断。不过对普通消费者更关心啥时候能够实际摸到方向盘,而不是谁先收到钥匙礼盒。

前阵子雨夜送孩子放学,看见马路上一溜闪烁的新LOGO尾灯,好几辆都是SU系列。我忍不住琢磨,将来是不是每隔几百米就会遇上一台不同颜色的小米?如果真是这样,那等待八九个月似乎也值当。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目标”与“小坚持”,无论是为了梦想中的跑车型格,还是追求智能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又或者仅仅因为喜欢某个颜色或某段广告词里的承诺……

小米YU7订单爆棚,年轻人扎堆试驾,8个月排队提车日常-有驾

夜深离开展厅时,我随手拍下一张店外霓虹和橄榄绿Y U 侧影混合的照片。不知道屏幕前有没有正在纠结到底该选哪个版本、什么时候下单的人?这种漫长等待和偶尔插队成功的小确幸,其实挺像青春里的那些故事——既需要耐心,也需要一点勇气。如果你身边有人最近打算入坑,不妨陪ta一起逛逛展厅,说不准哪次偶遇,就提前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答案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