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礼拜和搞汽车研发的老同学撸串,我问他:你们天天吹智驾系统多牛,咋不拉出来真跑一趟? 他啪地摔下安全帽,抹了把汗说:简单啊! 让余承东开问界M9,懂车帝那个谁开特斯拉,直播跑趟北京到青岛。 比亚迪王传福、吉利李书福想玩也行,但必须亲自开车! 是骡子是马路上见,不比开发布会念PPT强? 末了他补刀:参数口水战,消费者早看吐了!
这话真捅了马蜂窝。 想想这两年车企发新车,台上激光雷达堆到车顶长犄角,算力飙得比火箭还高,实际用起来呢? 高速突然给你来个"画龙",闹市区识别个锥桶都哆嗦。 不是我说,现在智驾评测就跟开盲盒似的——媒体测试被骂充值,厂家数据美颜十级,消费者盯着配置表干瞪眼。
懂车帝去年冬测闹的幺蛾子还记得吧? 零下40度场地测主动刹车,结果有车连假人模型都怼飞了。 网友直接炸锅:这破水泥地能代表我天天走的烂国道? 城里随时蹿出的外卖小哥,高速入口的实线加塞狗,暴雨天糊满泥巴的车牌,这些"地狱关卡"哪个车企敢公开测?
所以工程师那招才叫绝。 北京到青岛600多公里,高速堵成停车场、城乡结合部三轮车乱窜、海雾笼罩的跨海大桥全给你包圆。 更损的是必须老总开车——余承东要是半路被特斯拉超了车,全网直播间当场处刑;王传福要是智驾频繁退出,第二天比亚迪股票就得跳水。 这方案是不是听着就解气?
可车企心里门儿清:真玩这么大得押上身家性命。 去年某新势力副总试驾工程车,直播时系统误判突然刹停,后排咖啡泼了嘉宾一身。 这要换成余承东在胶州湾大桥玩这出,华为车BU全体得连夜写检讨。 更别说万一碰擦事故,责任算老总的还是算智驾的? 法律条文现在还是糊涂账。
但消费者逼着车企往前走。 懂车帝今年初搞了个"魔鬼晚高峰"直播,十辆车在晚六点的京港澳高速排队走。 结果某网红电车变道像喝醉,某合资品牌被加塞七次不敢吭声。 直播间当场狂刷"退货",厂家连夜开会改算法。
车企现在学乖了。 理想汽车搞了个"CEO挑战100城NOA",李想自己坐副驾直播;蔚来李斌更狠,直播时故意拿矿泉水瓶撞方向盘测试脱手检测。 虽然没像网友喊的让老板亲自开全程,但至少高管开始用肉身担保技术了。
最拼的是用户测试。 小鹏去年搞"城市NGP众测",广州老哥开着G9在城中村窄巷死磕三小时,系统被电动车逼疯17次的视频直接热搜。 比亚迪更直接,收到用户投诉某路口智驾总死机,工程师扛着设备蹲点三天,硬把卖炒粉的流动摊贩写进地图数据库。
真金白银的数据也开始往外抛。 华为公布问界M9智驾版在上海市区平均11公里才需要接管,理想L9的高速NOA百公里干预次数降到0.8。 当然这里头有门道——有的企业专挑高架桥数据,有的把变道失败算成"安全冗余"。 但至少比从前光喊"全球第一"实在多了。
新势力们开始拼刺刀。 极氪001新版直接把AEB测试刹停速度标到120km/h;蔚来今年在昆明的浓雾天直播自动过环岛;最夸张是问界,余承东五月带货时放话:"M9智驾版跑318川藏线,手放方向盘算我输! "结果被网友起哄真去跑,到现在还没下文。
外企其实更心虚。 特斯拉FSD入华传了三年,最近才扭扭捏捏在浦东试驾。 宝马奔驰的"L3级自动驾驶"只敢在德国高速用,到中国秒变L2.5。 要真按工程师说的全球CEO集体京沪高速大逃杀,估计德国人下飞机就得开导航找4S店。
说到底,咱们老百姓要的就是个明白账。 你激光雷达堆到128线,不如告诉我下雨天认不认得清洒水车;算力吹到1000TOPS,关键看早高峰被加塞时会不会死机。 有胆就让老板坐驾驶座,镜头怼脸上跑完全程——这比什么五星安全评级都有说服力!
路是技术最好的试金石,智驾的底气就该在滚滚车轮上见真章。 与其让工程师在实验室调参数,不如让老总们踩一脚电门——方向盘握在谁手里,吹的牛才有人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