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声音特别响亮,也特别值得咱们仔细听听。长城汽车的掌门人魏建军,这位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快四十年的“老炮儿”,说了很多大实话。他的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热闹表象下的一些关键问题,也给我们普通消费者提了个醒:选车,真得擦亮眼,看看谁是真有“底蕴”,谁可能只是在“口嗨”。
你瞧,魏总最担心的是什么?他大声疾呼:不能让“资本造车”这股风,毁了中国汽车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口碑和产业形象!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想想看,2023年咱们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了日本,登顶全球第一,尤其是电动车,势头猛得不得了。这背后,国家的支持、企业的努力功不可没。但就像硬币有两面,巨大的机遇也引来了不少“快钱”——一些只想着快速捞一笔就走的资本。
这些资本进来想干嘛?很简单,就是赚钱,而且要快!它们可不会像魏建军、尹同跃(奇瑞董事长)这些老汽车人那样,想着怎么把车造得更好、更耐用,想着怎么让中国汽车品牌真正在世界上立得住。它们的套路往往是:拼命冲销量,哪怕亏本卖;为了数据好看,可能搞点小动作;营销吹得天花乱坠,发动“水军”刷好评;等把公司市值炒高了,就拍拍屁股套现走人。结果呢?看看之前高合汽车的破产,留给消费者的可能就是一地鸡毛和一堆售后难题。
魏总看得更深一层,他甚至担心这里面有没有“国际捧杀”的影子:会不会有些技术和稳定性还没完全达标的产品,被资本推着匆匆忙忙走向国际市场?万一在国外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那可就不仅仅是损失一个品牌了,很可能让全世界都误以为“中国电动车=工业垃圾”,那咱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国际市场和未来发展的路,就可能被堵死一大半!汽车产业,那可是西方工业制造最后的“堡垒”之一,人家怎么可能轻易认输?这商场如战场,处处都是看不见的硝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魏建军对奇瑞的赞赏就显得格外有分量。他公开说,奇瑞“耐得住寂寞”,在海外市场扎扎实实地耕耘,做得比长城还好,去年卖了70多万台,是“真的盈利”!这可不是客套话,是来自竞争对手的真心认可。想想奇瑞在俄罗斯、中东、南美这些地方深耕多年,靠的就是实打实的产品质量和靠谱的服务,一步步赢得了口碑。这种“慢功夫”,恰恰是浮躁的资本最不愿意做的。
而长城自己呢?魏建军很坦诚,说长城去年盈利表现“一般”。但他强调,长城更看重的是“有底线、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啥意思?就是不图一时销量暴增的快感,而是坚持长期主义,把未来发展放在核心位置。看看他们的投入就明白了:2023年,长城光是研发就砸了110多个亿,研发人员超过2.4万人,占总人数的近三成!这钱花在哪?花在提升核心技术,花在确保每一辆车的安全和品质上。他们在海外市场同样增长迅猛,营收翻倍,销量涨了八成多,这增长的背后,同样是技术和品质在支撑。
说到技术路线,魏建军的态度更是直接“打脸”了某些造车新势力的预言。还记得理想汽车的李想吗?他去年放话说,坚持“多挡PHEV”(插电混动的一种技术路线)的车企,一两年内都得转向“增程”技术,还点名说长城、吉利也得转。时间是最好的裁判。魏建军最近明确表态:“长城汽车打死不做增程”(虽然不是他原话,但他完全支持这个态度),长城没有规划增程技术,未来也“不可能”做增程!
为啥长城这么“轴”?这背后就是深厚技术底蕴带来的自信和坚持。魏总解释得很实在:长城对燃油效率要求极高,哪怕只能提高1%的热效率、省零点几升油,也要去追求。而多挡PHEV(比如长城自家的Hi4技术),在技术原理上更复杂,但优势在于“全面”。简单说,它能在更宽的速度范围内让发动机高效工作,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比增程式汽车更省油,动力衔接也更好。虽然结构复杂点,可能带来稍高的维护成本和平顺性的细微挑战,但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全能、更高效的驾驶体验,尤其是在SUV这种对动力和高速油耗敏感的车种上,长城认为这个投入和坚持是值得的。
反观增程技术,结构确实更简单,入门门槛相对低一些,特别适合那些急需控制成本、快速推出产品的新势力。它在城市通勤为主的场景下,配合大电池,体验也不错。但魏建军和长城的技术团队认为,这并不代表增程就更“先进”。技术路线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看企业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定位。长城、吉利、奇瑞这些老牌大厂,在发动机、变速箱领域有几十年的沉淀,他们选择更能发挥自己优势、更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动力和高速效率)的多挡PHEV路线,正是技术自信的体现。就像奇瑞,也是单挡和多挡PHEV技术并行发展,根据不同车型定位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所以,魏建军这些“大实话”和长城的实际行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他就像汽车产业里一位清醒的“敲钟人”。在一片“弯道超车”、“干翻德日韩美”的狂热口号中,他提醒所有人:汽车产业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谁的口号喊得响,谁的PPT做得炫,而在于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谁愿意沉下心来打磨产品,谁把质量和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更看重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用户的口碑。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是笔不小的开支,谁不希望自己的车省心、耐用、安全、靠谱?魏建军的提醒很实在:多看看像长城、奇瑞这样有几十年造车底蕴、舍得在研发上真金白银投入、对技术和质量有执念的车企。它们的车,可能营销上没那么“网红”,但往往是经过时间验证的可靠选择。而那些根基不稳、只靠资本驱动、热衷于“口嗨”和短期炒作的品牌,则要格外警惕。远离那些可能带来“一地鸡毛”的冒险,选择真正有“里子”的产品,才是对自己钱包和行车安全负责。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需要更多像魏建军、尹同跃这样脚踏实地、有情怀、有担当的实干家,带领行业走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份“底蕴”,才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最坚实的基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