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车企成立仅仅2年,就创造了超1400亿的利润,整个车圈为之一震,原以为这只是开始,没想到1年后业绩就开始全线崩盘。
有这么一家汽车公司,成立才两年左右,但已经超越了通用、福特、 本田、日产这些老牌厂商,也跑赢了比亚迪、吉利等新兴品牌。
这家汽车企业,靠着每年卖出640万辆的成绩,稳稳站在了全球第四的位置,紧跟在丰田、大众和现代的后面。
就算到了2024年,也就是成立第三年的时候,净利润同比直跌70%,业绩大幅度缩水,可它的全球年销量还是稳稳站在第四名的位置,没动摇。
而且,比排在第五的比亚迪的全球年销量多出了整整一百多万辆,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在海外非常有名,可是在国内却鲜有人知,这家公司甚至还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呢。
这家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总部设在荷兰,旗下拥有15个知名品牌,融合了法国、意大利和美国三国汽车企业血统的Stellantis。
连正式的官方中文名字都没有,可见它对我们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就差了点。即便如此,Stellantis依然稳坐全球汽车市场第四的位置。
不过,随着Stellantis今年上半年财报一出来,哪些数据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瞬间揭掉了它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巨头的面纱。
面对那份暴跌的数字,不少人开始传出“全球第四大车企崩溃”的传言。两年前,凭借年销量640万辆的辉煌业绩,Stellantis一跃成为行业巨头,如今,短短两年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它变得这么不堪一击?
竟然跌了141%!
半年时间就亏掉了193亿。
刚成立的Stellantis,那可是风头十足,创造了不少奇迹。说起Stellantis的组合经过啊,可以算是汽车行业合并重组里少见的例子。
在2014年,意大利的菲亚特和美国的克莱斯勒搞在一起,合并整合,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汽车集团——FAC。
到了2019年,FAC又跟法国的标致雪铁龙搭上了伙,双方各持一半股份,这场合并折腾了两年,终于在2021年搞定,摇身一变变成了现在的Stellantis。
换句话说,Stellantis的前身是由意大利、美国和法国的汽车厂商拼凑起来的,合并完成后,总部搬到了荷兰,而其最早的CEO还是一位葡萄牙人。
可以说,Stellantis绝对算得上一家庞大的跨国汽车集团,所以在它成立的时候,很多人都对它充满了期待。
Stellantis也挺自信的,名字在拉丁语里的意思就是“用繁星点亮”。等到成立以后,它的股票也纷纷在米兰、巴黎和纽约开始交易。
Stellantis的市值一飙到570亿美元,算得上车界的大佬了。它旗下的品牌更不用摆了,咱们熟悉的菲亚特、道奇、雪铁龙、标致啥的,都在这个巨头的阵营里头。
还包括玛莎拉蒂、Jeep这些细分市场里的品牌,整合起来,Stellantis手里掌握的知名汽车品牌超过了14个,真是不容小觑。
这就得好好理解了,合并之前,法国的标致雪铁龙基本算是代表整个法国汽车制造水平的品牌,而之前合并的FCA则代表了意大利和美国的汽车技术和水平。
优质的遗传基因,给年轻的Stellantis带来了在汽车圈里横扫千军的绝佳机会。
刚刚起步的Stellantis也不含糊,成立两年后,凭借每年销售640万辆的亮眼成绩,顺利登上了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
不仅销量表现强劲,赚的钱也不少呢,2023年Stellantis的净利润高达186亿欧元。车圈内外一度觉得这只是Stellantis巅峰的起点,没想到却跌入了“盛极必衰”的转折点。
原本凭借出色的混血造车基因以及强大联合体的实力,Stellantis本有望在车界横扫千军,但到了2024年,局势突然变得动荡不安,开始出现了风雨飘摇的迹象。
到了2024年,Stellantis全年全球销量还剩下554万辆,依然排在全球第四大车企的位置,不过一看它的年营收啥的,数据那叫一个让人忍不住皱眉,实在说不上好看。
到了2024年,Stellantis的总营收仅有1569亿欧元,比去年减少了17%;至于净利润的话,更是跌得厉害,只有55亿欧元,比去年同期猛跌了70%。
更让人担心的是,Stellantis在一些老牌市场的销量也出现了之前没见过的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在北美的销量,总算是跌破了千万的大关。
更让人觉得糟糕的是,原计划到2026年才退休的Stellantis前任CEO,居然在2024年底突然辞职了。
后来,Stellantis的CEO职位竟然一度空缺了挺长一段时间,这在全球各大汽车公司里头还是挺少见的情况。
摔倒一次没啥大事,站起来继续走才是重点,毕竟Stellantis的基础还在。大家都以为到2025年,它能扭转局势,可没想到反倒跌得更惨。
拥有15个国际著名品牌,
竟变成了2025年最糟糕的汽车巨头?
近段时间,很多车企都推出了半年财报。说实话,今年因为美国关税啥的影响,外头的几大国际汽车巨头都过得不太顺。
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的业绩也挺难堪的,要跟巅峰时期一比,简直就像遇到“灾难”似的厉害。
去年遭遇挫折滑坡后,大家原以为Stellantis会接连挫败,可没想到,今年上半年,它竟然继续演出了一场“屡败屡战”的戏码。
去年,它的净利润只是表现不好,偏偏到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的亏损居然变得那么严重,让人有点没想到。
就拿具体数字来说吧,Stellantis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是743亿欧元,比起2024年前两个季度,掉了大概13%的样子。
其实营收表现还算可以,毕竟这阵子国际车企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但仔细看看净利润跟以前比,Stellantis真是“亏得挺惨”的。
到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的净利润一下子变成了亏损,短短六个月里就亏了23亿欧元。
和2024年前两个季度比起来,亏损幅度直接跌了141%。就连Stellantis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今年受到了不少外部压力,而且还在不断加大。
由于关税政策的影响,原本在美国市场赚得挺不错的Stellantis,结果遭遇了不小的打击。
今年上半年,不光北美市场出了点问题,Stellantis在欧洲的主战场也不太顺利。第二季度,欧洲的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少了6%,表现得挺一般的。
今年上半年,Stellantis的销售总量大概是269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8%。
Stellantis不仅面对外界的压力,内部情况也挺紧张。管理层变动频繁,工厂陆续关闭,经销商业务不振,裁员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这些事情本不该同时出现在一家国际大型车企里,可是,实际上,Stellantis内部就是这样。
更令人费解的是,全球各大车企都在拼命押注电动车的时候,Stellantis作为世界第四大车企,居然把电动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给忽略掉了。
还得说,到了2022年,Stellantis的前CEO竟然公开建议对在欧洲卖的国产车征税,这事儿真挺让人意外的。而且,Stellantis在中国的合资品牌,要么就退出市场,要么就是一直停滞不前。
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Stellantis作为全球四大车企之一,在中国市场上的汽车品牌,却只能算是个“配角”,不管是市场影响力还是销量表现,都是落后了点儿。
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曾一度只占Stellantis全球销量的2%就算了,不过没过多久不到一年,Stellantis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就来了个大转弯。
三年前就把话提前说得挺明白了。
要说的话,三年前咱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眼下的态度却完全变了个模样。
在2022年巴黎车展上,Stellantis的前任CEO当众批评,甚至直接说Stellantis根本不需要中国工厂,还当场提议对在欧洲销售的国产车加税。
此后,Stellantis似乎逐渐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疏离感,那一年他们还宣布结束与广汽的合资企业。
之后,旗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扩展和布局都变得缩紧了。早在那之前,Stellantis就把广汽菲克在广州的工厂关掉了。
因为Stellantis对广汽菲克的重视度降低,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曾经帮助很多中年男人实现“吉普情结”的广汽菲克,最终还是得宣布破产啦。
Stellantis对于中国市场的忽视,间接让旗下品牌在国内的销量得不到提升,比如在2024年9月,Stellantis旗下的玛莎拉蒂进口到中国的车辆仅有38辆。
随着国产新势力逐渐崛起,特别是本土车企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领跑,Stellantis一直渴望掌握先进的电动车技术,所以对国内车企的这些新兴技术表现得挺感兴趣。
尤其是在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的销售量,直接占到了全球电动车总销量的六成以上。
对Stellantis想靠新能源转型的人来说,没占到国内市场,等于少了一个关键的转型好时机。
没过多久,Stellantis的前CEO竟然“翻脸”了,到了2023年10月,直接投入116亿,取得了国产新势力零跑20%的股权。
之后,Stellantis和零跑又合资成立了“零跑国际”,Stellantis拿下了51%的股权,主要负责零跑在海外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
还有一处细节,能体现出Stellantis对中国市场的重新重视。就在广汽菲克宣布正式投产之后,面对接近八十万车主的售后服务难题。
Stellantis明确表示,会沿用原有的经销商体系,继续为这些车主提供售后保障。这个动作也说明,Stellantis正赶紧调整方向,重新与中国市场拉近了关系。
写在最后
今年,Stellantis还公布了2030的愿景规划,宣布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会推出75款新型能源汽车,并且努力在九年内实现500万辆新能源的销售额。
要是这个目标达成的话,Stellantis的收入里面,电动车的占比就能从以前的3%一下子飙升到52%。
咱们的汽车市场,不光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还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这儿,不只需求火热,还不断推陈出新,甚至还走在技术的前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