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动车泰国热销,中国制造闪耀东盟,绿色出行新革命

最近,关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话题总是能引起大家的热议。

特别是像比亚迪这样的大公司跑到泰国去建工厂,很多人心里都会有个问号:这到底是去跟人家抢生意,还是真心实意地去帮助当地发展呢?

是不是就是看中了那边的人工和土地便宜,把核心技术都留在国内,只让别人干点组装的活儿?

比亚迪电动车泰国热销,中国制造闪耀东盟,绿色出行新革命-有驾

这些疑问都很正常,毕竟这关系到两个国家的经济和老百姓的饭碗。

不过,最近泰国工业联合会的一位重要人物亲自去比亚迪的工厂走了一趟,他看到的情况,或许能帮我们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明白一些。

这件事得从泰国工业联合会副主席纳瓦先生的这次考察说起。

他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很深入地看了比亚迪在罗勇府工业园区的工厂,从最后的总装线,到核心的电池生产,再到车身焊接车间,都仔細地转了一圈。

看完之后,他没有说太多客套话,而是非常直接地表达了泰国产业界的期望。

他说,我们泰国自己的零部件企业,非常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你们中国车企的供应链里来。

他的话里其实透露出一种担忧,一种泰国作为老牌汽车制造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要知道,泰国曾经被誉为“亚洲的底特律”,汽车工业是他们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这些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比亚迪电动车泰国热销,中国制造闪耀东盟,绿色出行新革命-有驾

据统计,泰国整个汽车和零部件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从高峰时期的六十多万人,减少到了现在的大约四十万人。

二十万个工作岗位就这么消失了,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许多外来车企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从本国带来的进口零部件。

这就像是你在自己家门口开了个餐馆,生意红火,但炒菜用的锅、碗、瓢、盆,甚至油盐酱醋,全都是从外面运来的,你家旁边那些原本生产这些东西的小作坊自然就没了生意,工人也只好另谋出路。

所以,纳瓦先生的这番话,代表的是整个泰国本土制造业的呼声:希望你们来投资的同时,也能拉我们本地兄弟一把,多用我们的产品,让经济的活水能在泰国国内真正地循环起来。

面对泰国朋友这份实在的期盼,比亚迪方面的回应也同样实在,他们没有画大饼,而是直接摆出了数据和事实。

比亚迪集团总裁办公室的行政总监肖海平介绍的情况,可以说是对这些疑问最有力的一份答卷。

首先,在大家最关心的“本地化”问题上,比亚迪交出的成绩单相当亮眼。

目前,比亚迪在泰国生产的电动车,其本地化采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4%。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说,一辆在泰国下线的比亚迪汽车,它身上超过一半的价值,是由泰国的工厂和工人创造的。

比亚迪电动车泰国热销,中国制造闪耀东盟,绿色出行新革命-有驾

这个比例比去年的45%有了明显的提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比亚迪已经和超过35家泰国本地的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总共在当地采购的零部件种类多达529种。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点螺丝钉”了,而是真正将泰国的供应链深度整合到了自己的生产体系中。

这无疑给泰国的零部件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证明比亚迪不是来“独食”的,而是想一起把蛋糕做大。

其次,关于就业问题,比亚迪提供的不只是数量,更有质量。

目前,这个巨大的工厂里有大约5800名员工,其中泰国籍员工的比例高达92%,并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预计到年底能达到95%。

更重要的是,这些岗位并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在工厂里,有大约40名管理人员和300多名工程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泰国人。

这意味着,比亚迪不仅在利用泰国的劳动力,更在培养泰国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是在帮助泰国建立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库。

比亚迪电动车泰国热销,中国制造闪耀东盟,绿色出行新革命-有驾

为了让这种人才培养更具持续性,比亚迪还主动和二十多所泰国本地的院校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这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布局,是在为泰国电动车产业的明天播下种子。

再来看看市场和前景。

虽然近两年泰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但电动车市场却像一匹黑马,实现了逆势增长。

比亚迪的工厂自投产以来,已经累计生产了超过五万五千辆电动车,现在平均每个月都能生产五六千辆,生产线几乎是满负荷运转。

这说明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但比亚迪的目光并不仅仅局限于泰国国内。

他们规划的15万辆年产能中,设定了40%的出口目标。

截至今年8月,已经有超过3300辆“泰国制造”的比亚迪汽车,出口到了英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发达国家以及邻近的越南市场。

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标志着比亚迪正在将泰国打造成一个面向亚太乃至全球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比亚迪电动车泰国热销,中国制造闪耀东盟,绿色出行新革命-有驾

这对于泰国政府提出的,要成为区域“新能源车制造中心”的宏伟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支持。

当然,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不仅要会生产,还要敢于面对问题。

针对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的“比亚迪召回10万辆汽车”的报道,比亚迪管理层也做出了正面回应。

他们明确表示,那次召回涉及的是2015年在中国生产的一批老款车型,和目前在泰国生产和销售的车辆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消费者反映的一些电池问题,公司也承诺会逐一跟进解决,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种坦诚面对问题的态度,比任何华丽的宣传都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总的来看,比亚迪在泰国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中国力量”出海模式。

它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加工代工,而是带着技术、资本和一套完整的合作共赢方案,深度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泰国政府有远见,通过推出EV3.0、EV3.5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环境。

而比亚迪则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用实实在在的本地化采购、本地化人才培养和全球化市场布局,来回应东道国的期待。

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正在让泰国从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国,加速向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中心转型。

这不仅为泰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责任与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