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牌VS置换战:
车管所门口,李奶奶攥着发票的手抖得厉害。 她那辆陪了五年的红色代步车,被卡在了检测线上,车架号对不上目录,3C证书缺页,工信部后台查无此车。
“7800块买的‘腿’,咋就成废铁了? ”她身后排队的十几位老人,遭遇如出一辙:市面80%的老年代步车,根本进不了上牌系统。 “刹车灯不达标,转向轴过不了检,这些车出厂就是‘黑户’。 ”
钥匙拧开电门容易,想拧开车管所的合格章? 得先闯三关。
第一关:目录关。 车辆必须在工信部公告目录里“挂上号”,这是上牌的入场券。 金彭星耀、雷霆皇N100这些能上牌的车,早早就备齐了“身份证”,车架号带“L”或“H”开头,合格证印着“机动车整车出厂”钢印。
第二关:资质关。 3C认证、一致性证书、购车发票,少一张都算“缺考”。 王大爷的教训最典型:经销商口头承诺“包上牌”,结果证书是伪造的,车管所一扫码就露馅。 “花哨顶棚、加装暖风都是虚的,资质齐全才是硬道理。 ”
第三关:本地关。 贵阳明确封死“老头乐”上路可能;天津却开三年过渡期;黄山直接放宽到2027年。
选临时牌? 抓紧时间窗口。 备齐身份证、购车单、车辆照片冲进社区服务站,填表领张黄底黑字的临时牌,就能再跑1-3年。
南京的张爷爷靠这张牌续了两年“买菜自由”,总悬着心:“每次路过交警都缩脖子,到期那天该咋办? ”
想彻底上岸? 置换是华山一条道。 旧车扔给指定车商,当场抵5000元。 老刘用锈迹斑斑的杂牌车换了台五羊劲霸,倒贴2800块,新车上完牌那天,他特意绕车管所转了三圈:“这铁牌比金镯子还亮! ”
方向盘能转,驾照却是道坎。
开三轮要D照,四轮得C2照,驾校的“老年通道”正拆门槛。 合肥把科目一压缩到500题,七旬老人背三晚就够;北京驾校配老花镜考场,科目二免考坡道起步。
老周在训练场泡了半月,儿子笑他比孙子高考还拼:“倒库练废六条轮胎,证到手那天,他开新车带老伴去了趟西湖。 ”
宁德市搞了场大胆实验:取消驾照要求,备案登记加安全教育就行。 社区课堂教老人认信号灯,签承诺书送米面油。 可上路才两月,七起剐蹭全涉代步车。 “安全教育抵不过反应慢半拍。 ”执勤交警无奈。
合规车均价2万起,是杂牌车三倍。 河北某村三十多位老人集体买“低价目录车”,结果厂家突击注销资质,车还没到村,牌已作废。 “我们不吃不喝攒两年,也赶不上政策变脸快。 ”村支书攥着作废发票的手曝出青筋。
贵阳新政下月实施:所有非标代步车全域禁行。 社区通知贴出当晚,二十多辆“老头乐”默默停进垃圾场。 昏黄路灯下,车头褪色的平安符还在晃,当安全与生存权被压上天平,该剪断哪头的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