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讲,MONA M03的后悬采用的是扭力梁悬架,这应当属于半独立悬挂系统。只是我们通常习惯将非独立悬架统称为板悬,所以在标题中我们就这样‘统称’了。
何小鹏提到驾驶体验能媲美20万+级别的车型,在这个价位还使用板悬的车,想来想去也就过去的燃油Smart了,小鹏MONA M03超越这款车应该不成问题。
扭力梁悬架的特点是通过1根横梁连接两边的缓震机构,其工作原理与名称相符,即通过扭转来减少两个车轮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实现减震效果。这种结构具有诸多优点,比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支撑强度和耐用度也不错,甚至在减轻重量后还更加节能。
那么为何稍微贵一点的车更倾向于使用成本更高、占空间更大的独立悬架呢?核心原因在于独立悬架能使两轮分开互不影响,抓地性更好,且很容易调校到不错的状态。而扭力梁的缺点在于,两轮的抓地力不容易平衡,且很难通过调校来避免这一问题。
所以,尽管扭力梁有诸多优点,但大多应用于低端车型。独立悬架虽存在各种‘问题’,却大多用于中高端车型。例如,宝来采用扭力梁悬架,速腾则是多连杆独立悬架;飞度是扭力梁悬架,思域是多连杆独立悬架;轩逸是扭力梁悬架,天籁是梯形连杆式独立悬架。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PSA和马自达曾在15万级的车上使用扭力梁,并宣称调校得很好,但高端车型基本还是采用独立悬架。
对于一款15万级的重磅车型而言,只要是合格的‘产品经理’,大概率不会同意使用扭力梁悬架。那么小鹏MONA M03为何是个例外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款车最初源于滴滴的达·芬奇项目,其‘底子’也是由滴滴奠定的。
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要使用扭力梁并配备140kW的电机了,毕竟其定位为主流网约车,过高的操控性能配置对这款车来说有些‘溢出’。
这也是我非常不理解何小鹏的地方,小鹏本身就有P5。尽管销量不佳,但与MONA的定位重合度较高。即便以P5为基础进行开发,‘底子’应该也比现在的MONA要好。当然,既然已经这样做了,毕竟小鹏前期与滴滴关系密切,只是没必要过度拔高这款车的操控性能。
在汽车行业,最难的其实就是‘解释成本’。就像三缸机即便做得再好,要宣称比同级四缸机更好,这是很难的事情,三缸机有什么是四缸机做不到的呢?老是搞一些‘错位’,最终可能节省的成本还不如投入的营销费用多。与其被消费者‘痛批’后再改头换面,还不如一开始就提供充足的配置。
(2)想学雷军,太难了
去年8月份,小鹏宣布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收购了滴滴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及研发资源。当时确定了项目代号‘MONA’,那时表示要打造第二品牌。
结果如今一年过去了,MONA甚至都开始接受预定了,却仍未公布准确的预售价格,各种小道消息倒是不断传出。
先是说主售车型大概率在15万-17万元区间,接着又是所谓小鹏投资人透露M03的起售价会在14万元以下。最近的消息更为确切,称基本已确定预售价为13.59万起。
为何一款车已经接受预定却没有价格呢?或者说为何会有这么多价格传言?是因为小鹏这款车关注度高吗?有可能,但概率不大。各种不同渠道的信息,很有可能是官方放出,试图试探消费者的反应。如果大家觉得价格特别合适,很多人表示这个价格就会购买,那就说明这个定价大概率是靠谱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SU7,上市前预热了很久。最初说要卖到30万,后来又说25万左右的最强轿跑。越往后消费者越咬定19.99万这个价格。最后雷军无奈只能‘自打嘴巴’,虽然给出了21.59万元这个挽回面子的价格,但减去冰箱、音响以及座椅这三件价值1.6万元人民币的权益后,实际价格就是19.99万。
何小鹏现在颇有学雷军的意味,试图提高大家的期待值。但试探来试探去这么多轮,似乎没几个消费者‘上钩’。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价格问题,像比亚迪秦L 9.98万元的价格曝光后,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难以置信’。而小鹏MONA M03无论怎样曝光,大家似乎兴致都不高,因为13万-15万的价格并未让大家觉得有多便宜。
(3)国产车卖不上价?
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1%,国产车的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攀升。但在我看来,这些国内品牌或多或少都只是徒有其名,并没有多少品牌溢价能力。
最近,极氪001进行了年内‘二度上新’,结果却被老车主骂得很惨。为什么一款销冠级别的C级车,宁愿得罪这么多车主也要推出新款?还不是因为有销量焦虑。产品力强的时候不愁卖,一旦竞品出现,不降价或者增配就只能被市场淘汰。
华为被捧得很高,除了问界,其余的智界、享界销量都不太好。而问界销量好也因车型而异。比如去年新M7增加配置后,销量就大幅增长,而此前卖高价的M5销量却不佳。比亚迪一直降价,核心目的也是抢占市场,如果不降价就会被对手不断蚕食,还不如主动降价卷死对手。如果真有绝对的品牌溢价能力,方程豹豹5就不会直接降价五万。
国内消费者对国产车的态度非常现实,理想红了很长时间吧。今年L系列被爆出使用的是欣旺达电池,销量差点瞬间暴跌,最后厂家出台各种政策才稳住局面。
特斯拉可以没有HUD,没有智能语音,内饰简陋,奔驰可以在50多万的车上使用孚能科技的电池。但换成国产品牌,这些能行吗?
因此,小鹏MONA M03最好尽早端正态度,别再试探消费者了,拿出最大的诚意,或许还有一搏之力。
写在最后
关于小鹏MONA M03的定价,我个人认为可以参考一下银河E5的探索+版本,价格为13.58万。后者是四米六的SUV,配备160kW的电机,前后独立悬架,电池电量比MONA M03多大约9度,还配备Flyme Auto车机系统,支持Flyme link互联。
或者是东风eπ007 530Pro版,现在价格是13.66万起,属于B+级轿车,同样是前后独立悬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