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斯柯达在慕尼黑车展上亮相了一款叫Epiq的纯电动小车,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点,就是它明明只有4.1米长,比我们路上常见的好多小轿车都要短一截,但它的后备箱容积却达到了惊人的475升。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咱们打个比方,现在市面上卖得很好的大众朗逸,车长超过4.6米,后备箱也就400升出头。
一个块头小这么多的车,储物空间反而更大,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识?
大家都在琢磨,斯柯达这是用了什么“空间魔法”,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门道?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现在电动汽车设计思路的一次大变革,也和咱们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咱们先得从这台车的“出身”说起。
斯柯达Epiq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它是大众集团一个宏大计划里的一部分。
大众搞了一个叫做“电动城市车型家族”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想用同一个基础技术平台,一口气造出好几款面向城市代步的小型电动车。
这次在慕尼黑,除了斯柯达Epiq,它的几个兄弟姐妹也一起登场了,比如运动风格的西雅特CUPRA Raval,还有大众自家的ID.Polo和ID.Cross。
这种做法在汽车行业里叫平台化战略,好处非常明显,就是能极大地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
大家用一样的“骨架”和“三电”系统,只是在外观、内饰和品牌调性上做出区分,就像是同一个厨房里,用同样的食材和厨具,做出川菜、粤菜、鲁菜等不同风味的菜肴。
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价格降下来,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品质不错的欧洲品牌电动车。
而这个计划也说明,在咱们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强大攻势下,这些传统的欧洲汽车巨头也开始放下身段,认真研究如何造出物美价廉的电动车了。
现在咱们再回到Epiq这台车本身,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实现“小身材、大肚量”的。
关键就在于它是个纯电动车,用的是专门为电动车开发的MEB+平台。
传统的燃油车,车头得塞一个巨大的发动机,车身中间还要为变速箱和排气管留出一条高高凸起的通道,车尾还得放个油箱,这些东西占用了大量本可以留给乘客和行李的空间。
而电动车就完全不同了,它的电池可以平铺在底盘上,电机体积又很小,可以直接集成在车桥附近。
这就好比你装修一个毛坯房,燃油车是那种承重墙多、管道复杂的户型,你怎么设计都觉得憋屈;而电动车就像一个大平层,内部几乎没有结构遮挡,设计师可以把四个轮子尽可能地推向车身的四个角落,这样一来,车内的有效空间就被极大地释放出来了。
所以,斯柯-达Epiq能有475升的后备箱,并不是什么魔法,而是电动化时代带来的结构性红利,是设计思路从“围绕机械部件”到“围绕人与空间”转变的直接体现。
除了空间,Epiq在设计上也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它是斯柯达第一款完全采用全新“Modern Solid”设计语言的车。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官方,咱们把它拆开看。
“Modern”就是现代感,你看它的车头,传统燃油车那个用来进气的格栅不见了,换成了一块光滑的黑色面板,官方叫“Tech-Deck Face”,里面集成了雷达和摄像头这些驾驶辅助系统的传感器,整个前脸看起来非常简洁、有科技感。
而“Solid”代表的是扎实、硬朗的感觉,整车线条方方正正,轮拱肌肉感很强,给人一种很可靠、很安全的感觉。
这种既有未来感又不失稳重感的设计,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斯柯达电动车的家族特征。
车内的设计也很有意思,斯柯达没有像现在很多新势力品牌那样,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集成到一块大屏幕里,而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实体按键和可以滚动的旋钮。
他们说这是为了保证人体工学,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司机在开车时操作起来更方便、更安全。
这一点相信很多老司机都会深有感触,开车时想调个空调温度或者音量,摸得着的实体按键确实比在屏幕里戳来戳去要省心得多。
当然,对于一辆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续航和价格。
斯柯达官方公布的Epiq在WLTP标准下的续航里程是425公里。
这个数据虽然算不上顶尖,但对于一辆主要在城市里使用的代步车来说,是完全足够的。
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人一周的通勤需求,周末开着去趟近郊也毫无压力。
真正有杀伤力的是它的定价策略。
斯柯达明确表示,未来Epiq上市后,起售价将努力向自家的燃油小型SUV——柯米克(Kamiq)看齐。
这就相当于直接告诉消费者,你可以用买一辆燃油车的钱,买到一辆技术更新、空间更大、使用成本更低的电动车。
这种“油电同价”的策略,无疑会极大地降低消费者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心理门槛和经济门槛。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斯柯达Epiq的出现,以及大众集团整个小型电动车家族的布局,其实是在向市场释放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
这个信号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带来的巨大压力。
曾几何时,欧洲车企在技术和品牌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的产品定价也相对强势。
但现在,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品牌,已经带着技术成熟、配置丰富、价格极具竞争力的电动车产品,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欧洲市场,并且获得了越来越多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欧洲的传统巨头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他们开始学习中国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以及更贴近用户的市场策略。
斯柯达Epiq这款车,正是这种学习和反思下的产物。
它不再是一款高高在上的欧洲精品小车,而是一款真正从普通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试图在价格、空间、实用性上做到极致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看,Epiq的亮相不仅是斯柯达的一件大事,更是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又一个有力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