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安全性的日益关注,汽车安全性能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全球范围内,诸如美国IIHS和欧洲E-NCAP等碰撞测试机构备受瞩目。而在我国,虽然C-NCAP碰撞测试同样存在,但因其长期以来的优秀成绩被质疑评测标准过于宽松,被戏谑为“五星批发商”。近年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起的中保研推出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保研”)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15年3月牵头成立,汇集了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业内领先的财产保险公司及精友世纪公司的资本力量。由于碰撞测试的结果直接用于保险机构的保费定价参考,因此其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最近,中保研公布了2018年第二批车型测评结果,其中一汽丰田奕泽IZOA和上汽大众斯柯达柯迪亚克表现突出,而比亚迪宋MAX则位列末尾。
此次参与碰撞测试的宋MAX车型为2018款1.5T自动智联豪华型6座。在评测中,宋MAX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以及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两个关键指标上均取得了较差的成绩。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主要衡量车辆在低速碰撞后的结构完整性和维修成本,而宋MAX在这一项上表现不佳,意味着在轻微碰撞中也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坏和维修费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通常与行人保护成负相关,即提高车辆的耐撞性可能降低对行人的保护。然而,在此次评测中,像科迪亚克和奕泽这样的车型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以及行人保护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反观比亚迪宋MAX,其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指数的低分意味着车主在日常使用中一旦发生轻微碰撞,可能面临较高的维修费用。简言之,宋MAX在耐撞性方面表现不佳。
除此之外,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这一至关重要的指标上,宋MAX的成绩同样不尽如人意。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宋MAX的表现较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宋MAX在碰撞中缺乏必要的翼子板梁加强结构和A柱导向结构,导致车身结构在碰撞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前移的A柱成为主要的受力点,使得车内结构对空间的侵入较大。在人员保护方面,车内乘员的限位较差,未能与安全气囊形成有效的接触。
在侧面碰撞测试中,宋MAX的表现更是糟糕。从图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宋MAX的B柱发生了明显的形变甚至断裂,对车内空间的侵入程度较大,乘员受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在侧面碰撞测试方面,宋MAX的评价为差评。
作为比亚迪的新一代产品,宋MAX自上市以来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和丰富的配置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迅速成为家用入门级MPV市场的新宠。然而,在安全性方面,宋MAX的表现却未能跟上其销量增长的步伐。此前,比亚迪曾因其出色的安全性能被誉为“陆地坦克”,但从这次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成绩来看,这一称号的水分显然不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实际的用车场景复杂多变,碰撞测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一款车的真实安全性能,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碰撞测试仍然是评估汽车安全性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中保研这次发布的碰撞测试成绩,我们不难发现宋MAX在安全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也需谨慎考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