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注意这十大误区→


21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秋季预防蘑菇中毒温馨提示蘑菇生长与温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我省正值秋季雨水丰富时期,适宜野生蘑菇生长,部分群众采食野生蘑菇尝鲜,导致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较高。温馨提示广大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预防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毒蘑菇中毒
主要由自采或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
多发生在家庭和工地食堂等场所
民间辨别方法存在误区
要避免

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注意这十大误区→-有驾
误区一: 鲜艳的毒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误区二: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误区三: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误区四: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误区五: 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误区六: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错!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误区七: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错!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误区八: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错!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误区九: 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错!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误区十:我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

错!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这一惨剧。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毒蘑菇中毒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幻视幻听、谵妄、光敏性皮炎、肝脾肿大、呼吸困难、肝损害甚至死亡等。目前,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也没有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尽早排除毒素,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旦发生中毒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如有剩余蘑菇样品或图片,可帮助专业人员救治参考。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安全的方法——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菊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翟晓晨
审核:张雷

图片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