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那场胜诉引发的风波,谁能想到过了几年又整出这么大个事儿?最近好几个特斯拉车主一块把特斯拉告了,说自己当初花好几万买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其实就是个“虚假宣传”,现在还要求退一赔三。你品品,这场戏是不是看着越来越过瘾了?
先抛个问题,花5.6万买个承诺,值吗?车主当年掏钱肯定不是为了“跟车变道”,而是真以为将来车可以像电影里自己开出去跑,自己在副驾驶睡大觉。结果五年过去,FSD别说睡觉了,连有些宣传功能都实现不了。说好的露天停车场自动召唤,城市道路自己跑,全都成了海市蜃楼。
你说这是车主自己傻吗?其实也不傻。特斯拉销售员当年拍着胸脯说,两三年就能彻底解放双手,“现在买最划算,以后得涨到七八万”。这话听着真的香,毕竟大家都知道车圈涨价套路,谁想错过“早鸟价”?结果是,等了五年,鸟没见着,“自动驾驶”只剩个“辅助”。
然后到了2024年,马斯克自己出来承认,HW3.0根本不行。人家说得非常清楚,“性能只有72TOPS,跑不动真正的自动驾驶”,意思就是买早了上当了。这下特斯拉干脆把功能名字都给改了,改成“智能辅助驾驶”,还说只能新出的HW4.0能用。像路飞这样车主的车压根没法升级成HW4.0,想退还退不了,客服就这态度:“买了不能退,爱咋咋。”你说听着是不是气不打一处来?
好几个车主都在这个坑里挣扎。有的2019年买,有的2020年买,花钱买的是前景,是承诺,是未来。结果现在发现,特斯拉跟他们玩的是“画饼充饥”——功能没兑现,赔偿还没个说法。
说到这,咱们得问问,特斯拉当初咋敢这么操作呢?一是马斯克PPT宣传出名,这哥们习惯了嘴上跑火车,“2020年特斯拉一定能完全自动驾驶”,结果呢,小目标变大许愿,等到现在都是“还在努力”。二是FSD是现金牛,每卖一份就是净赚,谁舍得说自己没货?三是特斯拉也赌你会加钱换新硬件,算盘打得精,反正提前不告诉你要另外花钱,到时候再说升级不是更好宰你一刀?
其实在中国,只许L2级自动驾驶上路,什么彻底自动显然没法批量落地。你销售宣传的“完全自动”,连法律都不允许。这种宣传,明明就是打擦边球。
咱们拿法律说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写得清清楚楚,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完整不能瞎编,“欺诈”要退一赔三。现在案子北京大兴法院已经立了,律师都说特斯拉这属于典型欺诈,就是隐瞒根本不能实现的硬件问题。
你以为这是头一回吗?美国和欧洲早就有人告过特斯拉FSD欺诈,结果都是退一赔三。美国车主拿到18万美元,欧洲车主拿到12万欧元。如今中国车主也能维权了,这正说明什么,老马的套路全世界都看穿了。
你要问消费者图啥?说到底,图的是个靠谱承诺。谁都愿意为科技掏钱,但前提是得有诚意,不能拿顾客当傻子。你明知道自己的HW3.0不行,却偏要吹“完全自动驾驶”。等到大家发现被坑,特斯拉居然还不退钱,简直是把“收了钱不办事”演到极致。
车主说,花五万多买不着自动驾驶,相当于去饭店点了个红烧肉结果上了一盘白水豆腐,谁能忍?网上一堆人喊着要治治特斯拉的虚假宣传,说这种“卖承诺”的生意一看就是骗人。
话说回来,这事到底该怎么判?特斯拉退一赔三行不行?我觉得特斯拉这波真是活该。你把“有朝一日可以实现”硬说成“现在买马上能用”,还遮着掩着不说硬件的问题,这不是明着坑人是什么?不是说车企都该把用户当朋友,只要是钱到位承诺随意,结果发现只把钱当朋友,承诺是随意的。
有些人可能会站在特斯拉的角度替它说话,“技术还在迭代,自动驾驶还在路上,车主自己太天真”。但你只要看看当时的宣传资料,看看销售的保证,就知道这是赤裸裸地画大饼。画饼没问题,关键是敢不敢兑现。兑现不了,那就该认赔。认了错,下回还有人信;不认错,口碑早晚得塌。
再说一遍,对车主来说,买的不是今天的功能,而是对未来的赌注。特斯拉收了钱,还迟迟不给兑现,好像把大家的信任当成筹码随意挥霍。车企这么干,信得过是怪了。
你站在消费者这头,只会觉得自己是被忽悠了。咱普通人买车不是研究专家也不是技术大拿,只能听销售一张嘴。销售说“买了就能用”,广告贴在官网上,谁会鉴别这么多细枝末节的技术参数?如果每买一样东西都得拉着律师问一圈,那还怎么买?信任本来就是商业最值钱的东西,特斯拉这次明显是透支了。
现在法院已经立案,结果真要是判特斯拉退一赔三,那后续影响可就大了。以后谁做车,不敢瞎宣传、不敢乱承诺,技术不到位绝不敢先收钱。对消费者来说,这是大好事,以后买东西更安心;对车企来说,敲响了警钟,别想着靠几句海报、几句销售话术就能糊弄用户。
当然,也有人说“谁都在卖未来”,年轻企业总得有点想象力。可想象力归想象力,“吹牛”和“骗人”之间还是有条底线。你技术升级可以继续努力,市场愿意等没问题,但不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了钱,把愿望当现实卖,甚至后来再换个名字企图糊弄过去。改个名,取消一半功能,其实就是典型的“甩锅”。
这事往深了说,还反映了智能汽车行业的焦虑——既想快挣钱,又怕技术落后,宣传随时发射到位,但交付永远慢半拍。消费者最后成了“试验田”,你把大家的钱拿去烧自己的研发,成果是你的,风险是大家的。这种单边游戏,能做一次、做两次,做三次市场就不信了。
所以我觉得,特斯拉如果这回真被判了退一赔三,不光是还消费者一个公道,也算是帮整个汽车圈洗一洗底。卖功能可以,卖承诺可以,但吹牛太过、兑现不了,市场该有力量收拾你。以后可能再没人敢拿“未来能实现”说得像已经到手那么直接。做企业讲诚信,别等判了赔偿再学做人。
最后,不管你是车主还是吃瓜群众,都得想清楚一个问题:买一样东西到底是买现在的服务,还是买未来的梦想?如果没人能把梦兑现,那这钱花得就得慎重。但同时,企业要卖未来,也得把门槛说清楚——有风险别瞒着,有限制别藏着。否则一次两次还能糊弄,等大家都醒了,谁还给你买单?
你怎么看?按我说,特斯拉这次就是典型的“诚信翻车”,退一赔三是应得的代价。你要能兜底承诺,市场还给你机会;要是只会吹牛,大家把你送上法庭,也是理所当然。最终不是谁嘴皮子厉害谁挣钱,还是谁能说到做到谁赢到最后。这就是我对这事的全部看法。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