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着要做“全能选手”,奔驰在华却卡在创新瓶颈里

我是个老北京,打小在胡同里听着“突突”的二八自行车长大,后来开上帕萨特,再后来混到4S店做售后顾问,见过太多人买车时那股子纠结劲儿。你说现在这车市,卷得跟火锅底料似的,谁不是红着眼往上冲?可我瞅着奔驰这阵子在咱们中国市场的动作,心里头直犯嘀咕——这哥们儿,是不是把赛道跑偏了?

前两天刷朋友圈,看到慕尼黑车展的新闻,奔驰那位叫盖森的高管说了句挺文艺的话:“我们不想当短跑冠军,想做十项全能运动员。”听着挺励志,像极了当年体育老师劝我别光练百米,要全面发展。可问题是,现在电动车这赛场,哪是田径场啊?这是电竞擂台,人家比亚迪秦PLUS一上来就是“快、省、狠”,理想L6直接给你整出个“冰箱彩电大沙发”,蔚来ET5T玩的是换电+社区文化,个个都是降维打击的狠角色。

喊着要做“全能选手”,奔驰在华却卡在创新瓶颈里-有驾

奔驰呢?还在那儿讲究“均衡”“传承”“全生命周期体验”。好家伙,这话放十年前,妥妥的豪华范儿。但现在年轻人进店,第一句问的不是“这车有百年历史吗”,而是“高阶智驾开了没?”“车机能不能上微信?”“充电半小时能跑多远?”

喊着要做“全能选手”,奔驰在华却卡在创新瓶颈里-有驾

你别说,奔驰也不是没动作。新出的纯电GLC,上了个39.1英寸的MBUX超联屏,看着是挺唬人,像把IMAX搬进了驾驶舱。智能驾驶也说要“跻身行业头部”,可具体啥水平?官方没给硬数据,咱也不敢瞎吹。反观人家小鹏G9,城市NGP已经全国都能用;特斯拉FSD虽然贵,但人家迭代速度摆那儿。你这边说“有信心”,那边用户早就用脚投票了。

最要命的是节奏。你知道纯电GLC国产版啥时候上吗?2026年!朋友们,2026年啥概念?到时候小米SU7都出Pro Max版了,华为问界可能都开始造飞行汽车了。你这才刚国产?这哪是造车,这是考古吗?

喊着要做“全能选手”,奔驰在华却卡在创新瓶颈里-有驾

奔驰说自己有140年造车底蕴,这话不假。可现在中国消费者,尤其是90后、00后,他们对“豪华”的定义早就变了。以前是皮质、木纹、镀铬,现在是算力、带宽、OTA频率。你说品牌一致性,全球统一调性,听着挺稳重。可在中国,你不接地气,不搞本土化研发,光靠德国总部拍脑袋定配置,能行?

好在奔驰也意识到问题了。砸了140亿,在中国建了德国以外最全的研发体系,搞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电池技术,这步棋走得还算及时。可问题是,钱花了,人招了,能不能真产出“中国特供”的爆款功能?比如高德+微信+抖音深度打通?比如支持华为HiCar?比如充电兼容性拉满?这些细节,才决定生死。

喊着要做“全能选手”,奔驰在华却卡在创新瓶颈里-有驾

说到底,奔驰想当“全能型选手”,这战略本身没毛病。可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早就不按常理出牌了。用户要的是“单项爆破”——你某一点必须戳中我痛点。你均衡?那对不起,我可能更愿意选一个“偏科生”,但科科都考满分的。

喊着要做“全能选手”,奔驰在华却卡在创新瓶颈里-有驾

2026年纯电GLC国产上市,那会儿才是真刀真枪的考验。要是还是那副“德国老大哥”的做派,功能堆得全但不够快、不够狠、不够聪明,那这“全能运动员”,怕是要在决赛前就被淘汰出局。

喊着要做“全能选手”,奔驰在华却卡在创新瓶颈里-有驾

我这行干久了,看得明白:车可以慢,但心不能慢。奔驰啊,别再念你那百年经了,赶紧把“中国心”给装上吧。不然,再好的底子,也架不住时代翻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