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想要彻底把中资赶出去,随着对安世半导体的争夺又迎来新一轮加码。
安世中国区迅速发布公告,直接划出一条底线,与荷兰总部的指令划清界限。
没料到,中方的反制措施让荷兰在内的整个欧洲都措手不及,还引发了欧洲内部的大规模反弹。
权限中断,加上薪水暂停,这就是荷兰总部用的“夺权三板斧”嘛。
2025年10月18号那天,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的员工突然遇到了“突如其来”的状况——电脑根本登录不上总部的服务器,屏幕上直接弹出权限被冻结的提示;Outlook里的那些跟全球同事同步的工作邮件收不到,连Teams开国际会议都进不了。这明显不是系统出了故障嘛,简直就是荷兰总部远程“夺权”来了!
更让人“炸毛”的事情还在后头,不久之后,大家又收到通知:从此以后,中国区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不再由荷兰那边发放,简直就是一刀断了大家的“奶水”,直接把大家的生活费都给卡住了。
其实这事儿早就有点端倪了。九月三十号那天,荷兰政府就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把安世半导体全球三十家公司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人员调整的权限全都冻结了,整整冻了一年。
到了十月中旬,荷兰那边的企业法庭又做出了判决,允许外籍人士拥有决定性的投票权,硬生生把母公司闻泰科技的控制权给架空了。
后来庭审资料一曝光,才发现背后全是美国在搞事情——早在6月,那边就明明白白地向荷兰施压,要求把安世的中国籍CEO给换了。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卡雷曼斯嘴上说“没受到美国影响”,可要他拿出个能站得住脚的风险证据,结果啥也没有,只能拿“防止知识产权转让”这套理由糊弄过去。
对于中国区的员工来说,这两大打击,权限和薪资,简直像是狠狠扎进了心窝里。安世半导体最核心的封装测试环节都在国内,总部一切系统权限一收,生产数据、客户订单、物流信息一下子就变成了“断线”;而停发薪水更是直接搅乱了大家的心神,几千人靠这份工资过日子呢。
荷兰那边算盘打得可是很精明:只要中国区的运营一出现问题,他们就能理直气壮地接管技术和市场,把中资控股的闻泰科技彻底赶走。
一份声明划出明确底线:安世中国的“反击宝典”
荷兰总部原本想着看看中国区会怎么“乱成一锅粥”,没想到到了10月19号,就收到了一封“态度坚决、毫不退让”的声明。
安世中国的运营团队直接向全体员工发出通知,句句都很硬:“我们是中国的独立运营公司,决策权在法定代表人手里,没有他批准的外部指令,大家有权拒绝,这也不算违规!”
这份声明的反击套路,简直可以当作“教科书”来看,每一条都精准切中荷兰总部的要害地点。
把法律身份讲得清清楚楚——依照《公司法》的规矩,中国区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荷兰总部没有资格隔着大洋指挥指挥,这就从法律角度把对方的命令给否认了。
接下来就要稳住大家的心,把话说得明明白白:生产和经营完全不会受到影响,工资和奖金都是由咱们中国的公司自己发放,绝对靠谱。还特意把人事部的Louis Wu联系方式放出来,出啥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他,保证大家无忧。
要说荷兰总部最想靠“断薪”来制造恐慌,结果安世中国一看就不答应,直接把这条路堵得死死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反击可不是孤军作战,背后有一整套支撑着呢。
早在10月4号,中方就压准了出口管制的规矩:安世中国的那些特定的成品芯片和零部件,不能随意往外出口,就连关键的工艺配方这类核心资源,也不允许出境转移。
在10月12号的时候,闻泰科技第一时间站出来表达了不满,批评外籍管理层“以合规为由抢夺控制权”,还直接指责荷兰政府存在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地缘政治偏见”了。
紧接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出来表达了不满,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更是直言不讳:“到底是谁在搞事?是美国,他们利用规则漏洞施加压力,荷兰这边这么干,只会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从公司到整个行业,再到政府,搭建了一条完整的反制体系,也正是有了这些背后的支持,安世中国才敢跟荷兰总部硬刚到底。
车企们纷纷着急啊,欧洲那产业链就像卡住了喉咙一样,难受得很。
就在安世中国发布声明的同时,欧洲汽车行业彻底炸开锅了。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联合16家车企一起发出了警告:“芯片不足的问题快受不了了,要是不想办法解决,生产线就得停工啦!”
这话听着挺笼统,其实说白了,指的正是安世半导体那事儿——欧洲汽车行业80%的功率半导体和分立器件都得依赖安世供货,可这些关键的生产环节,正好被中方的出口限制和企业内部的纷争卡得死死的。
安世半导体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虽然它的总部是在荷兰奈梅亨,最大生产基地在德国汉堡,但众所周知,行业里大部分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都是在中国完成的。
中国的出口管控一实施,德国工厂生产的芯片晶圆运到中国封装好之后,就无法再返回欧洲了。再加上荷兰总部把中国区的权限给切断了,跨境生产的协调就直接卡住了。
这两下夹击,欧洲汽车厂商的供应链立马就出问题了——大众的电动车功率模块、宝马的车载电子系统、奔驰的自动驾驶零部件,全都得靠安世的器件。
德系车企的压力最近一环。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就算过一笔账:少用一欧元的功率芯片,整车的产值就得缩水50欧元。
现在安世的供应一断,宝马慕尼黑工厂都开始减产了,大众狼堡工厂更夸张,直接改成“每周只上四天班”。这帮车企实在没辙,只能推等欧盟出面压荷兰——毕竟卡雷曼斯即便嘴再硬,也扛不住自己国家汽车业的抗议。
你得知道,汽车行业在德国GDP里占了百分之十,几百万的人都靠这个行业谋生呢。
荷兰政府这才慌了神,卡雷曼斯赶紧出面回应,“正在跟中方沟通呢”,还说“这事已经升到最高层级磋商了”。不过啊,之前那副态度那么坚决,可把欧洲的盟友都搞得失望了。
归根结底,这事儿就是荷兰被美国牵着走,搞起了“科技比拼”,搞得欧洲的产业链那锅粥都快搅散了。
安世中国员工拼命抵抗,本质上就是为了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而欧洲的汽车厂家急得团团转,也正好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一损俱损”的真实面貌。
荷兰想跟中方沟通,但中方态度很明确:得先把之前的错误做法改正,再展现点契约精神再说事。
毕竟芯片可不是玩具,产业链也扛不住这些政治上的胡乱折腾,要是荷兰真把中国企业逼得太紧,最后吃亏的还是欧洲自己的饭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