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安i60这次算是在预售市场丢了一颗重磅炸弹。11月3日正式面市,增程版12.68万起的价格拼盘,说实话,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普遍涨价+涨配置的背景下。这价格,得看怎么比,比如跟同价的造型、配置、续航,各个车型一比,才能知道这车值不值这个价。
其实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关注这款车。记得前几天跟一个修理工聊,他说:速度快的全自动驾驶,成本高出不少吧?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辅助驾驶这个事儿,厂里一直在精打细算,要兼顾成本和科技感,GSD系统支持高速NDA和HPA,倒是挺给车厂面子,能上点软硬件的新花样。不过你也知道,硬件越多,后续维护成本就越高。
咱们先说说外观。设计我会觉得挺年轻的,前脸上那双深邃的大灯和贯穿式日行灯带,确实挺抢眼,也没炫到离谱。两侧竖置的导流槽隐藏着辅助驾驶的小蓝灯,我猜这可能也是一种品牌标志。车身尺寸用数字来说,4685mm长,1854宽,1660高,轴距2775,基本算是紧凑型SUV的典型大小。座位数、内部空间,得实地体验,感觉比纯电版实用性更强一些。
说到车漆颜色,有暖绒金、星河蓝、极地白……我特别喜欢那股静谧的星河蓝,但其实看着车身,油漆的手感和颜色饱和度,还是得看实车。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挑剔,但这些细节,往往会影响最终的买买买决策。
内饰部分,设计又更上一层楼。上下双色,金属装饰划分明晰,感觉挺有质感。燕麦奶白、暖绒浅棕、大溪地灰,三种颜色都不说别的,就说我身边那朋友,小巧玲珑的,有点难以驾驭太亮或太暗的配置,倒是推荐选择浅色系。新车用的是滚轮方向盘、方形悬浮大屏,省得我每次调导航都手忙脚乱,透明感挺强。中控还配备两个无线充电板,是不是觉得,充手机、充钱包都省事了?这也是一种心思。
但说到配置啦,最重要还是辅助驾驶和续航。广汽GSD智驾辅助系统支持高速NDA和HPA,能实现匝道上下、变道,开过高速,知道那几个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挺方便。你想想,一个离高速公路匝道越近越舒服的自动变道,哪怕你平时不依赖自动驾驶,但偶尔能省点力。
动力方面,纯电和增程双版本都很吸引人。我估算,增程版搭载1.5L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确实挺给力(毕竟确实挺不弱)。这车的纯电续航大概210公里,加上增程,总体续航能到1240公里(这是我用心算得出来的,估算大概支持出门不用担心没电的那种问题)。实际使用中,馈电油耗5.5L/100km,算是典型的增程设计。
不过讲真,电池容量这个细节,官方没有说,要我猜的话,容量还得看具体的电池包型号。有个估算是,电池大概48-60千瓦时,不然不至于续航能这个数。你们知道的,电池成本和技术发展,还没到让车价完全下降的阶段,那块短板还是存在的。价格太高,确实让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特别是当你看到别的品牌同样价格,有的续航更长,辅助驾驶功能一样,不免会比较。
说个杂想: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觉得这车跟某个霸王龙车型有点像,外形上确实有些长得像演化的版本。这只是一种有趣的联想。实际用料怎么样,品质能不能坚持住,还得看后续的品控。
对于我总在想一个问题:这类新车,会不会随着市场反馈不断调整短板?电池打折后售价会不会降?服务品质能不能跟上?毕竟,买车不要只看表面,没搞清楚售后和品控,说不定几年后就要折腾。
就这一点,我有个小疑问:你们觉得,这次预售的价格,能真的打动市场吗?还是是不是还是卖的情怀多点,再有点目前的优惠冲击?毕竟,市场上竞争那么激烈,中高端的电动车、增程车,都在漂浮着各种刀光剑影。
这辆i60带给我最大印象,还是它的设计和续航。硬件和软件结合得挺巧,适合喜欢精致、实用但又不想太复杂的消费者。只是,电池这个短板得补上,再加上价格要拉低点,才能更实在点去打市场。
对了,最后想问一句,你觉得,类似这种续航1240公里的车型,未来是不是会成为标准配备?还是还会有更牛的神秘武器出现?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