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城里开车,很多人都有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车买回来,方便是方便了,但烦恼也跟着来了。
特别是两大“拦路虎”——“停车难”和“堵车烦”,几乎成了所有开车人的心病。
咱们的城市发展太快,高楼大厦是越盖越多,但停车位却总感觉跟不上趟儿。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回家的路又堵得像一锅粥。
这车开着开着,有时候真让人怀疑,到底是咱们在开车,还是车在“开”咱们的玩笑?
不过,科技总是在进步的,很多以前觉得是科幻电影里才有的东西,现在已经悄悄地装到了我们的车上,就是为了帮我们解决这些头疼的问题。
就拿现在不少车都开始配备的“自动泊车”和“自适应巡航”来说,它们到底是怎么工作的,真有宣传里说的那么神吗?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自动泊车”。
一提到这个功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放心。
把方向盘交给一个电脑程序,它能行吗?
万一它“眼神”不好,没看准,蹭到旁边的车,那可比自己停歪了还麻烦。
这种担心很正常,毕竟车子是咱们自己辛辛苦苦挣钱买的,交给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去控制,心里没底是人之常情。
但实际上,这套系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谨和科学。
它的工作原理,说白了就是用一堆“高科技探头”代替了我们的眼睛和感觉。
通常在车身的前后保险杠上,会装有一圈,大概十几个超声波传感器。
你可以把这些传感器想象成海豚或者蝙蝠用来探路的“声呐系统”。
当你按下自动泊车按钮,准备停车时,这些小探头就开始不停地向外发射我们耳朵听不见的超声波。
当这些声波碰到旁边的车、墙壁或者马路牙子再反弹回来,传感器就会接收到。
通过计算声波一来一回花了多少时间,车上的电脑就能极其精确地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
你开着车以一个很慢的速度经过一排车位时,这十几个探头就在不断地“扫描”和“测量”,在电脑里瞬间就画出了一张周围环境的“三维地图”。
哪个位置有空当,这个空当有多长、多宽,它都一清二楚。
一旦系统发现一个大小合适的车位,它就会在屏幕上提醒你:“找到地方了,可以停了!”这时候,你只需要按照提示,把挡位挂到倒挡上,然后就可以松开方向盘了。
当然,为了百分之百的安全,你的脚最好还是轻轻地放在刹车上,随时准备介入。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车辆的中央电脑会同时给三个关键部分下达指令:它会命令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自己转动方向盘,那个角度比驾校教练教的还要精准;它会通过车身稳定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SP),对四个轮子进行独立、细微的刹车,把车速控制得又慢又稳;同时它还会控制发动机的油门,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动力,但又不会往前窜。
于是,你就看到方向盘自己在那儿转来转去,车子以一种非常丝滑的轨迹,不偏不倚地倒进了那个让你头疼的车位里。
这个功能对于我们国家这种人口密集、车位紧张的城市环境来说,实用性非常强。
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或者设计不合理的地下车库,车位划得歪七扭八,旁边还停着各种豪车,手动停车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根据全球知名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公司发布的数据,使用其最新的自动泊-车辅助系统,不仅能将泊车时间平均缩短接近一半,而且在标准车位中的一次成功率能达到98%以上。
这不仅仅是省了时间和力气,更是大大减少了因为停车失误导致的剐蹭事故,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说完了停车,我们再来看看堵车。
早晚高峰期,城市的快速路和主干道,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车子走走停停,你的右脚就像在跳舞,不停地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切换,时间一长,脚脖子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
精神还得高度集中,生怕一不留神就追尾了前车。
这种状态下开车,完全谈不上任何驾驶乐趣,纯粹是一种煎熬。
而“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就是来解救我们于这种水深火热之中的。
很多人一听“巡航”,就以为是高速上用的“定速巡航”。
其实两者差别大了去了。
普通的定速巡航是个“一根筋”,你设定时速100公里,它就闷着头跑到100,不管前面有没有车,它都不会自动减速。
但在城市里用这个,那简直就是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而“自适应巡航”里的“自适应”三个字,就是它智能化的关键。
它的“眼睛”,通常是装在车头车标后面或者保险杠下方的毫米波雷达,有些更高级的还会配合一个摄像头。
这个雷达就像一个永不疲倦的哨兵,持续不断地向前方发射电磁波,通过接收前车反射回来的信号,来实时计算与前车的精确距离,以及两车之间的速度差。
当你堵在路上,开启这个功能后,你只需要设定一个你希望的最高跟车速度和跟车距离(一般分“远、中、近”三档)。
接下来,车辆的油门和刹车就由电脑接管了。
前方的车加速,它就自动平稳地加油跟上;前方的车减速,它就自动减油甚至刹车,始终和你设定的那个安全距离保持一致。
更厉害的是,现在大部分车型的自适应巡航都支持“全速域”工作,也就是说,即便前车刹停了,你的车也能跟着完全停住。
等个一两秒,前车再次起步,你只需要用脚尖轻点一下油门,或者按一下方向盘上的恢复键,车辆就又会自动跟上前车,继续它的“跟车”任务。
在走走停停的长龙里,这个功能简直就是“解放右脚”的福音。
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研究报告,配备了前向碰撞预警和自适应巡航功能的车辆,可以有效将追尾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大约四成。
这说明,它不光让我们开车时身体上更轻松,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减少因疲劳和分神导致的操作失误,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行车安全。
它让我们在烦躁的交通环境中,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周围更复杂的路况上,而不是和脚下的踏板进行无休止的搏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