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沈阳的新征程:新能源赛道上的“雪中送炭”
其实咱沈阳人最近挺有谈资的,原来咱这儿的上汽通用北盛工厂(三期),如今已经被吉利拿下了,准备投入生产吉利银河汽车,说句实在话,这事可不小,它不仅关乎吉利“银河速度”的未来发展,还为沈阳经济带来一些喘息的机会。
银河速度背后的故事
吉利银河这个品牌吧,听名字就挺有气势,但是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它是吉利新能源的独立产品线,专门生产纯电动或者插电混动车型。品牌定位看起来蛮年轻化,价格呢,也试图走亲民路线,所以市场反馈特别好,销量数据也是真漂亮。就说今年吧,到10月份,吉利银河单月销量已经达到127476辆,同比大增101%,够得劲吧?哦累计销量直接过了百万,多年追赶竞品的吉利,这回是真跑出了“银河速度”。说实在话,这速度不仅是数据上的快,还是一种战略上的智慧。
但有意思的是,虽说全国范围内销量可喜,可沈阳本地的表现嘛,稍微有点差强人意。银河星愿这个单车销量冠军,这儿的1-9月只卖了1077台,月均也就120台左右。这和比亚迪比起来,差得还挺悬殊。咱沈阳人咋就不太喜欢银河的小车呢?可能还是生活习惯或者车型适配的问题,不过未来吉利在沈阳直接设厂生产,说不准本地市场会逐渐适应起来。
“上汽通用北盛工厂”的新生
说个题外话,这次吉利银河落户沈阳吧,其实也是多方努力达成的结果。据说吉利之前也找过另一家合资车企商量租厂的问题,结果没谈成。好在沈阳原上汽通用北盛工厂(三期)闲置,吉利及时出手,把厂区盘活了,说白了这也完全是两个品牌的不同思路造成的。这种情况吧,从表面看是厂房调整用场,但深挖一下,你就能发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已经不完全靠传统合资车企带动了。
这事对沈阳来说,真挺重要。咱知道吧,上汽通用工厂今年初关闭的时候,这带来的影响可不小。别看它是一家企业关停,对整个区域经济来说,可是实打实的雪上加霜,大量人员失业,相关产业链也受影响。可是,吉利这次不到8个月接手落地,又开新厂生产新能源车,确实称得上是雪中送炭。有了新能源产业的加持,不仅原有厂房能重新运转,也可能使周围配套资源重新动起来。这事说小了是厂房再利用,说大了,还真是沈阳经济在新能源赛道上的一次尝试。
沈阳的未来:新能源车的沃土?
聊到这儿,咱就得看看沈阳未来的可能性了。吉利银河的落户,肯定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一个厂区找地方的任务,它的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市场战略。沈阳地区虽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情,在比亚迪这个对比下略显平平,但你换个角度这不正是吉利想深入扎根的机会吗?数据还挺扎心,全地区1-9月银河销售4706台,比亚迪同期28200台,说句对比摆在这儿的实话,银河想在沈阳有大的突破,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目前工厂建起来了,咱沈阳本地的新能源汽车采购可能也会向吉利倾斜,毕竟地头经济能带点优待这事儿懂行的都清楚吧?实际上,新能源赛道是一个极其依赖市场调整和政府扶持的领域,沈阳的情况咋整?厂子建起来了,工人复工了,带动就业了,看得见的改善咱都有,但要跑出销量成绩,这还真得两头发力,一头是品牌和产品的市场认知,得逐步破圈;另一头是地方政策,得多给点支持,比如推广本地品牌和配套设施。
:老厂新梦
其实吧,这次吉利整车厂生产落户沈阳,看着是兼顾企业和地方优势的结果,但深挖一下,它体现的还是市场条件和产业战略的变化。原来的上汽通用厂闲置,吉利生产线入驻后,重新燃起了活力,更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多样性。
说句实在话,沈阳不缺产业空间,缺的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如果将这次试水看成一种契机,未来可能不仅是工厂盈利,更是一场新能源赛道整体向上的挑战,我们能期待下,这片土地上的新能源发展,会不会真正跑出“银河速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