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首款直列6缸摩托发动机1700cc排量,配备EM-DCT双离合及轴传动技术,开启国产摩托新纪元

最近整个摩托圈都在讨论奔达的新动作。你说从去年到奔达出了那么多新品,也就像突然大腿一伸,一下子拉开了跟传统大厂的差距。你会觉得,哎呀,还是只会搞巡航啊?其实不然。今年九月他们突然放出直列6缸1700cc的伏笔,重点是还配了个EM-DCT双离合——这东西在摩托车行业里,几乎是天方夜谭。

我翻了翻资料,估算这台6缸发动机的技术难度,和宝马K1600比,编码行驶的操作其实挺接近——换句话就是说,奔达这次瞄准的,是国内从未有过的直列6缸市场。除宝马之外,全世界除了本田金翼,几乎没人敢公开推出平价的6缸摩托。你觉得,国产品牌为什么都不碰这个死胡同?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卖不动。而奔达:凭着它的研发能力,那真是拿命在玩。

国产首款直列6缸摩托发动机1700cc排量,配备EM-DCT双离合及轴传动技术,开启国产摩托新纪元-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奔达的研发花了不少钱有点血本无归的味道,看样子这次他们是真的想赌一把。这台引擎用未经官方确认的电磁双离合,我猜——(这段先按下不表)大概比传统液压的换挡快个几倍,反应更灵敏,也更适合做运动化、豪华感。就像切苹果的刀子,电磁控制可能会带来一种瞬间变化的快感——我也在想,这技术是真的成熟了吗?市场上还没见到相应的成品,等装到车上能保持多好的耐用度?我心里挺没底的。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里有个疑问:奔达为什么突然要在换挡技术上深耕?难不成是觉得自己品牌的动力还不足,从而要用更顺滑的技术弥补?还是说——(这句我没想过,也许是我想多了)——其实奔达觉得未来自动化、智能化对摩托车的影响会很大,这次布局是提早准备?不过再怎么说,这种电磁离合控制速度快的优势,跟我们平时听个啪一声换挡的直观感受差太远了吧。

我挺喜欢他们把发动机前倾,既降低了车身重心,又不会让热浪烫到骑士。你试试,一台摩托车要是热得像夏天的厨房,骑久了谁受得住?尤其是长途,散热这头要控制好,不然跑个几百公里,屁股都冒汗,手都木了。在外观上,我觉得新发动机甚至比宝马的线条还细腻。真的刀工挺到位。

国产首款直列6缸摩托发动机1700cc排量,配备EM-DCT双离合及轴传动技术,开启国产摩托新纪元-有驾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奔达这么多隐藏的姿势就是在摸索怎么在这个市场生存?他们的底气,除了经济实力外,还在于背后一群老炮。我认识的一个修理工说,奔达的质量相较其他国产,确实最低调但耐操。他开玩笑说:跑到这份上,要不怎么他们敢做6缸,包括轴传动这种事,真是打破常规。你看嘛,像他们还敢啃硬骨头,一定是在折腾中不断积累技术。

说到这里,我发现自己还喜欢V型的那种车。直列6缸听着虽然厉害,但我觉得那种肌肉感还是V型更强烈。你觉得呢?人总会偏好一些人性化的设计,也许是个偏见。

车厂的供应链,确实让我挺吃惊的。奔达能和IFA合作,这个传动轴品牌,他们都跑过谷底,才有今天的实力。这个合作,让未来的豪华巡航或者三轮车,几乎可以无缝对接那台大排量6缸。你猜,他们可能会推出多大排量的车型?我猜,可能在600-800斤的基础上,弄个厚底。毕竟,要让车子飘逸又稳重大概也得重一点。

我还有个小秘密——其实我一直觉得,国产品牌走的这条越走越大的路并不完全对。你试问,全世界都在推混动或纯电,那些顶尖品牌都在研发水、电、油的复合用法。摩托也一样,不走混动套路,恐怕连生存都难。我没细想过,也许奔达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其实他们隐约走的,是和汽车一样的多能源融合路线。那样的话,从长远看,可能才是正轨。

国产首款直列6缸摩托发动机1700cc排量,配备EM-DCT双离合及轴传动技术,开启国产摩托新纪元-有驾

话说,下一步是不是该考虑油耗和维护成本了?我算了算,假设这台6缸引擎油耗在15L/100公里,百公里油钱(体感)差不多得70块钱左右(估算,样本不多)。如果跑五六万公里,油钱一下就要快四万,这对于普通骑手未必划算。你会不会觉得,这种豪华排量的浪费很难让人接受?不过这是实力的象征。

我还记得,那个销售的朋友曾经说:再好的车,要懂得享受,更要懂得折腾。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奔达在疯狂投入研发,同时又在用这种硬核姿态,告诉市场:我们真不是跟风的。而且他们不怕被喷。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市场为什么还没有出现第二个奔达?是技术不可能复制,还是没人敢模仿?或者——我猜,正是因为这条路走得太难,成本太高,产品线太复杂,才导致几乎没人赌这份豪赌。但坦白说,这也许正是机会——一个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空白区。

国产首款直列6缸摩托发动机1700cc排量,配备EM-DCT双离合及轴传动技术,开启国产摩托新纪元-有驾

这车得六百斤打底了?——哈哈,这句话让我笑了。其实如此重的车,要想骑得轻松,可能还得靠这个重心低、散热好的设计加持。要我说,下一步,他们是不是还会用碳纤维什么的,把重量做轻一些?不过那样成本又要翻番,走高端路线,才有点必要。

我想,未来真心难说。这个行业正在打破很多铁规。不仅仅是做大排量,更是在找路子。怎么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继续跑市场,走差异化,还是靠技术壁垒?不好说,但我倒觉得,下一轮的真招,或许会比这些硬核配置更让人期待。

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也像是站在海边看潮水的旁观者?不知道下一波浪会多大,也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带来什么惊喜。只是,那个细节——比如旋转的油门头或是那一抹炫彩的发动机外壳——可能才是真正未来的符号。

国产首款直列6缸摩托发动机1700cc排量,配备EM-DCT双离合及轴传动技术,开启国产摩托新纪元-有驾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我用一百块买的二手车,跑了十万公里,还是能跑出朋友的买车经验那种感觉?我倒是觉得,未来的摩托车,不一定光看硬件,还得看心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