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饭不怕晚?丰田领衔奋起直追,新能源格局或将改变?

#图文打卡计划#

2024 年的中国车市堪称自主车企的丰收年,去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突破 1286.6 万辆,自主品牌市占率攀升至 65.2%,比亚迪、吉利等头部企业以年均 30% 以上的增速重构市场格局。相比之下,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车企们显得颇为落寞。

好饭不怕晚?丰田领衔奋起直追,新能源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然而,当所有人认为合资品牌将彻底沦为 “配角” 时,一场由丰田、日产、大众、别克等合资巨头发起的 “绝地反击” 正在上演。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广汽丰田铂智3X以14.98万元的激光雷达智驾车型引爆市场,东风日产N7上市首周订单破万,别克 “逍遥” 架构与大众ID.ERA 增程 SUV 概念车的亮相引发市场轰动....看起来,合资品牌已正式吹响新能源反攻号角,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三国演义” 或将拉开帷幕。那么这场迟到的 “盛宴” 能否改写行业格局吗?

合资车企的新能源反扑

好饭不怕晚?丰田领衔奋起直追,新能源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正如我们开篇所言,以丰田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于近段时间频频出招,而且在市场中引发了不错的反响,其中广汽丰田铂智 3X 的上市堪称合资新能源的里程碑,这款基于丰田全球 TNGA 架构打造的纯电 SUV,该车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系统的价格下探至 15 万元区间,标配的丰田 TSS 3.0 智驾系统支持高速 NOA 与自动泊车,配合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实现 510km 续航。上市两个月交付破万辆的战绩,不仅打破了合资电动车 “叫好不叫座” 的魔咒,更让比亚迪元 PLUS、小鹏 G3 等竞品感受到了一定的的压力。

好饭不怕晚?丰田领衔奋起直追,新能源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东风日产N7的登场则颠覆了我们对合资品牌存在智能短板”的固有印象。其搭载的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与 32G 运行内存组合,安兔兔跑分高达 110 万,配合 Momenta 联合开发的 ProPILOT 3.0 系统,实现城市记忆领航 NOA 与全场景泊车。更具杀伤力的是,这款轴距2915mm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起售价仅 11.99 万元,精准命中家庭用户对 “大空间 + 高智能” 的核心需求,因而其上市首周,订单便突破万元大关!。

别克在2025上海车展展示的 “逍遥” 超级融合架构,堪称合资品牌技术觉醒的标志。该架构支持 MPV/SUV/ 轿车全车身形式,覆盖纯电 / 插混 / 增程三种动力,搭载的 “世家” 旗舰车型采用 800V 高压平台与全域 8155 芯片,续航突破 700km。与此同时,GL8 陆尚 PHEV 以 35 万元起售价切入高端 MPV 市场,直接挑战腾势 D9 的霸主地位,其 “宜商宜家” 的产品定位,或将改写新能源MPV市场的格局。

好饭不怕晚?丰田领衔奋起直追,新能源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大众的新能源战略则展现出 “大象转身” 的魄力,ID.ERA 增程 SUV 概念车的亮相,标志着大众正式进军增程式赛道;ID.AURA 紧凑型纯电轿车与 ID.EVO 全尺寸 SUV 的推出,覆盖 10 万 - 30 万元主流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大众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在换电、超充、V2G 等领域展开技术攻关,计划到 2027 年推出 20 款新能源车,其 “产品 + 生态” 的双重攻势,正在重塑合资新能源的竞争维度。

合资反扑:一场胜算几何的 “豪赌”?

从以上信息来看,合资品牌在战略调整、重磅资金投入以及中国供应商的帮助之下,正在加速弥补自身的短板,新产品在智驾及智舱等方面与国产车型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而且这些新产品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合资品牌的本轮反击已经成功了呢?个人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目前来看,合资车企在华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好饭不怕晚?丰田领衔奋起直追,新能源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首先,合资品牌在话语权的争夺上便已失去了先机。过去数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大幅提升,而由于早期对新能源汽车定位的误判,和对中国用户需求的错误理解,合资产品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来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

其次,虽说如今铂智 3X、日产 N7 等车型取得开门红,但合资新能源市场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车型虽搭载华为、宁德时代等中国供应链技术,但定价策略仍沿用燃油车逻辑。例如,某合资品牌 15 万元级纯电 SUV 续航仅 400km,却比同价位自主品牌车型贵 2 万元,导致上市后月销不足千辆。这种技术中国化、定价国际化的策略,正在透支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信任。

再者,自主品牌的护城河正在不断加深。比亚迪海豹06 DM-i以 12 万元起售价搭载第五代 DM-i 技术,亏电油耗低至 3.8L/100km;吉利银河 L6 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通过针刺、挤压等 10 项严苛测试;奇瑞星途星纪元 STERRA ES 的 NOA 智驾系统,可实现无图城市领航。这些产品在技术、价格、服务等维度形成的 “组合拳”,让合资品牌难以招架。

好饭不怕晚?丰田领衔奋起直追,新能源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最后,合资品牌的真正挑战在于 “生态竞争”。自主品牌已构建起从电池研发、芯片设计到智能驾驶的完整产业链,而合资品牌仍依赖跨国集团的技术输出。更关键的是,自主品牌的产品的迭代周期力素在所这种速度差,正在加速市场分化,而以合资品牌目前的表现来看,其迭代周期并不能跟上自主品牌的节奏,就长期竞争而言,合资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合资品牌本轮的本轮新能源反攻既是技术补课的救赎之战,又是其商业模式的颠覆之战。当丰田等巨头放下身段,主动拥抱中国供应链,当别克等品牌以架构先行重构产品逻辑,这场迟来的盛宴或许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行业规则。但是与此同时,自主品牌的护城河也在不断加深,比亚迪的垂直整合,吉利的生态布局和奇瑞的技术裂变,正在构建难以逾越的壁垒。
未来的新能源市场,或许将不再是 “自主品牌主导” 的单极格局,而是 “自主高端化、合资主流化、新势力差异化” 的多元共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