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旗舰SUV岚图泰山发布,配4颗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800伏插混+5C超充,这次能挤进高端市场吗?

9月26号岚图放大招,这波"堆料"要把新能源SUV卷到新高度?

最近新能源汽车圈可太热闹了!9月26号,岚图汽车搞了个大动作——正式发布全新旗舰SUV"岚图泰山"。发布会现场一放参数,好家伙:4颗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800伏高压平台配5C超充……网友喊"这是要把友商按在地上卷啊!"

要知道,现在新能源SUV市场早就不是"堆电池"那套了,用户要的是"既要又要还要":智驾够聪明、充电够快、续航够实。

岚图这波操作,到底是跟风凑热度,还是真有硬实力接招?

今天咱们就来扒扒这台"泰山"的里子面子,看看它能在新能源赛道里砸出多深的坑。

全新旗舰SUV岚图泰山发布,配4颗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800伏插混+5C超充,这次能挤进高端市场吗?-有驾

4颗激光雷达+华为ADS 4,岚图这波"感知拉满"有啥小心思?

说起这次发布会最炸的消息,岚图泰山上了4颗激光雷达这事儿,把不少人看傻眼了。翻翻市面上的主流车型,理想L9装的是1颗禾赛AT128激光雷达,128线的配置在2022年发布时已经算得上行业标杆。再看问界M7,从最初的版本到2024年的Ultra版,一直都是1颗192线激光雷达打天下。就连被称为"旗舰中的旗舰"的问界M9,2024年3月大规模交付时也只配了1颗激光雷达,直到2025年3月发布的2025款才升级成4颗。

岚图泰山在2024年9月26号就敢四颗起步,这胃口确实不小。

这里头的门道其实不难理解。激光雷达就像是车的眼睛,装得越多,看得就越清楚。岚图泰山的4颗雷达分工明确:车头顶着1颗192线的主力雷达负责前方远距离探测,左右两侧各装1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专门盯着变道盲区,车尾还有1颗后向雷达防止倒车剐蹭。这样一圈下来,车身周围360度基本没有死角。

暴雨天气路面积水反光、夜间窜出的行人、隧道里忽明忽暗的光线变化,这些让纯视觉方案头疼的场景,多颗激光雷达就能游刃有余。

但问题也来了,多装激光雷达可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砌。

成本先不说,光是车顶造型设计就够工程师喝一壶的。

4颗雷达要怎么摆才不影响风阻系数?

多个传感器的数据怎么融合才不会打架?

这些技术难题如果解决不好,再多的硬件也只是花架子。

岚图敢这么干,底气来自哪儿?

答案就藏在它和华为的深度绑定里。

2025年4月,华为正式发布了乾崑ADS 4智驾系统,这套系统采用全新的WEWA架构,说白了就是把世界引擎和世界行为模型结合起来,让车不光能"看",还能"理解"它看到了什么。相比上一代ADS 3.0,ADS 4的端到端时延降低了,通行效率提升了。

啥意思呢?

就是从传感器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到车辆做出反应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你在高速上跑120公里时速,每缩短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可能就是生死之间的距离。

岚图泰山搭载的这套系统,整车一共配了34颗传感器,除了4颗激光雷达,还有5颗4D毫米波雷达、11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16颗弹性波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就像是给车装了一套全方位的神经系统,不管是前后左右还是上下远近,都在实时监控着。华为官方宣称这套系统具备L3级智能辅助驾驶的硬件基础,虽然现在受限于还不能完全放开,但硬件先行总归是没错的。

从技术路线上看,岚图走的是"感知优先"这条路。理想汽车早期主打纯视觉方案,强调通过摄像头和算法就能实现高阶智驾。问界则是逐步加码激光雷达,从1颗慢慢往上加。

岚图泰山一步到位上4颗,明显是想在感知硬件上拉开差距。毕竟现在的智驾市场,用户最关心的就是安全和稳定。你的系统再聪明,要是遇到突发情况刹不住车,一切都白搭。

多装传感器虽然增加成本,但能换来更高的安全冗余,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

当然,硬件堆上去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软件调教才是关键。华为在智驾领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累的难例场景数据已经超过6亿公里。这些数据喂给AI训练,让系统见过的"世面"越多,遇到复杂路况时的应对能力就越强。岚图选择华为,本质上就是在借力打力,用别人的技术积累给自己铺路。

这波操作精明得很,既省了自己从零开始搞研发的时间成本,又能用上行业顶尖的智驾方案。

全新旗舰SUV岚图泰山发布,配4颗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800伏插混+5C超充,这次能挤进高端市场吗?-有驾

800伏插混+5C超充,这充电速度能把燃油车"急哭"?

除了智驾系统,岚图泰山在动力和补能上也玩出了新花样。800伏高压平台配5C超充电池,这两个技术名词听起来挺唬人,其实原理不复杂。传统的400伏平台就像是条乡间小道,电流跑起来磕磕绊绊。800伏平台升级成高速公路,电流传输效率提升一倍不止。

5C超充电池则是把"水箱"的承受能力提升到极限,充电功率能达到普通快充的五倍。

岚图泰山配的是65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这个容量在插电混动车型里算得上独一份。一般的插混为了控制成本,电池容量大多在20到40千瓦时之间,纯电续航也就一百来公里。岚图这次给到65千瓦时,CLTC纯电续航一口气达到37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从上海开到杭州单程180公里,来回一趟都不用充电。对于日常通勤的用户来说,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

充电速度更是夸张。官方数据显示,SOC从充到只需要12分钟。你下高速进服务区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功夫,电量就补回大半。要是赶上5C超充桩,10分钟就能增加300公里续航。

这速度跟加油站加满一箱油差不多,彻底打破了电车用户的补能焦虑。

不过话说回来,5C超充虽然快,但也有人担心会不会伤电池。快充和慢充的原理区别就像往瓶子里灌水,慢慢倒肯定安全,猛地一冲就怕瓶子撑不住。岚图这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自研的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电池温度、电压和电流,把快充对电池的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说白了就是让电池"热身"后再开始狂灌,充到一定程度就自动降速,避免过度充电导致的衰减。

市面上也不是没有其他品牌搞800伏平台和快充,比亚迪的唐DM-p、吉利的银河系列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力。但岚图泰山的优势在于它把两项技术结合得更彻底。800伏平台是全域覆盖,从电池到电机到充电系统全链路都是高压架构。这样一来不光充电快,电机的响应速度和能量转换效率也跟着提升。

官方宣称0到100公里加速在4秒多一点,这加速能力放在2吨多重的大块头SUV上,确实够劲。

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这个数字也值得说道说道。370公里纯电加上1.5T增程器,理论上确实能跑这么远。但实际使用中,高速工况下的续航会打折扣,冬天开暖风也会增加能耗。不过即便打个七折,跑个1000公里出头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续航里程基本告别了长途旅行的里程焦虑,你从北京开到上海1200多公里,中间就充一次电或者加一次油就行。

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5C超充桩现在还不算普及,大部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功率在120到180千瓦左右,远达不到5C的标准。岚图说自己在和各大充电运营商合作,未来会逐步铺开5C充电网络。但这事儿短期内想大范围落地还是有难度的,毕竟铺设新充电桩涉及到场地、电网容量、施工周期等一堆问题。

现阶段买岚图泰山的用户,更多还是得依赖家充桩和普通快充,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才能体验到5C超充的威力。

全新旗舰SUV岚图泰山发布,配4颗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800伏插混+5C超充,这次能挤进高端市场吗?-有驾

岚图为啥敢这么"卷"?是新势力太猛,还是它憋了大招?

岚图这个品牌说起来也有点意思。它是东风集团在2020年孵化出来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背靠东风集团股份的持股比例,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这几年表现一直不温不火,月销量几千台的水平,跟理想、问界这些动辄月销两三万的新势力比起来,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2024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18万台,问界品牌也突破了15万台,岚图的销量数据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市场竞争的压力是实打实的。45到50万这个价格区间,已经是新能源SUV的主战场。理想L9从2022年上市以来,一直稳坐这个细分市场的头把交椅,累计交付量早就突破20万台。问界M9在2024年3月大规模交付后,凭着华为智驾的光环,短短几个月就拿下了好几万台的销量。

极氪009、腾势N8这些后起之秀也在虎视眈眈。

岚图要想在这片红海里杀出一条血路,没点真材实料是不行的。

泰山这个命名就透着一股子狠劲。五岳独尊、会当凌绝顶,这些文化符号往车上一贴,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我就是要做这个级别的标杆。但光喊口号没用,得拿出点硬通货来。

岚图这次的策略其实很清楚,就是在智驾和补能这两个维度上拉满配置,跟竞品形成错位竞争。

理想汽车主打的是家庭出行场景,冰箱彩电大沙发,强调的是第三空间的舒适性。问界M9靠的是华为生态的加持,鸿蒙座舱和智驾系统是核心卖点。岚图泰山走的路子有点两头抓的意思,既要智驾系统顶配,又要补能速度最快。4颗激光雷达配华为ADS 4,这套组合在硬件规格上已经超过了同期的竞品。800伏平台配5C超充,补能速度也是行业前列。

岚图赌的就是有一批用户愿意为"更全面"的配置买单。

从技术储备上看,岚图确实有这个底气。东风集团搞汽车搞了五十多年,三电技术的积累不是摆设。岚图自研的岚海智能超混系统,整合了全域800伏平台、5C快充和大电池,这套动力总成拿出去也是拿得出手的。再加上华为这个强力外援,智驾和座舱系统用行业最顶尖的方案,省去了自己从零开发的时间成本。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打法,让岚图在技术路线上少走了不少弯路。

定价策略也是个关键。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具体售价,但业内普遍预测会在45到50万之间。这个价位刚好卡在理想L9和问界M9的中间地带,既不会太低显得掉价,也不会太高把用户吓跑。

如果岚图能把终端优惠控制好,再配上一些金融和置换补贴,在价格上还是有竞争力的。

当然,岚图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品牌力弱是个老大难问题,岚图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远不如理想、问界这些网红品牌。渠道布局也还在建设中,覆盖城市和门店数量都有限。

售后服务网络能不能跟上,也是个未知数。

这些短板如果补不上,再好的产品也可能叫好不叫座。

全新旗舰SUV岚图泰山发布,配4颗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 4,800伏插混+5C超充,这次能挤进高端市场吗?-有驾

网友吵翻了!4颗激光雷达有必要吗?5C超充是智商税?

岚图泰山的发布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支持的觉得这是技术进步,质疑的说这是过度堆料。

争议最大的就是那4颗激光雷达到底有没有必要。

有网友算了笔账:理想L9就1颗激光雷达,照样能实现城市NOA和高速领航,用户反馈也不差。问界M7用了一颗192线的雷达,智驾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岚图泰山上4颗,成本肯定要高出一大截,这部分费用最终还不是得消费者买单?

如果日常就在城市里开开,偶尔跑跑高速,1颗雷达配合摄像头完全够用,多出来的3颗纯粹是浪费。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激光雷达的数量和布局,影响感知系统的冗余度。1颗雷达只能照顾前方,左右两侧和后方的盲区就得靠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补位。问题是摄像头在暴雨、浓雾、强光这些极端天气下的识别能力会大打折扣,毫米波雷达对静止物体的识别又不够精准。

4颗激光雷达的布局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痛点,车头1颗负责远距离探测,左右各1颗覆盖侧向盲区,车尾1颗防止倒车剐蹭,形成360度无死角覆盖。

这对于经常跑复杂路况的用户来说,多花点钱买个安心还是值得的。

关键还得看软件调教能不能跟上。硬件再多,算法不行也是白搭。岚图泰山搭载的华为ADS 4系统,在业内的口碑还算不错。问界M9用的也是这套系统,用户反馈的智驾体验确实比上一代有明显提升。城区无保护左转、自动避让行人、复杂路口通行这些高难度场景,ADS 4的处理能力比不少竞品都要稳。

岚图能不能把这套系统的潜力发挥出来,后续的OTA升级和软件优化得跟上才行。

5C超充也是个争议焦点。

支持的人觉得这是解决补能焦虑的利器,12分钟充到的速度确实够快。质疑的人则认为这是个伪需求,理由有三点:第一,5C充电桩现在铺得太少,大部分地方还是找不到高功率充电桩。第二,快充对电池寿命的影响还有待长期验证,频繁快充会不会导致电池加速衰减,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第三,65千瓦时的电池配合370公里的纯电续航,日常通勤根本用不着频繁充电,5C快充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

客观来说,5C超充的价值更多体现在长途出行上。假设你从北京开车去内蒙古,单程1000多公里,中间需要充一到两次电。如果遇上节假日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普通快充一次得半小时到一小时,5C超充十几分钟就能搞定,时间上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但问题是场景在用户的实际使用中占比有多高?

大部分人一年也就跑一两次长途,其他时间都是市区代步。为了这一年一两次的需求,买车时多花几万块去买这个配置,性价比确实值得商榷。

岚图官方强调说自己在和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这些运营商合作,未来会在全国主要城市和高速沿线铺设5C充电桩。但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少说也得两三年时间才能形成规模。

现在买岚图泰山的用户,短期内能用上5C超充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更多还是得依赖家充桩和普通快充。

价格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虽然官方还没公布,但按照配置来推算,45到50万这个区间跑不掉。

这个价位的竞品选择太多了,理想L9、问界M9、极氪009,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岚图泰山想要突围,光靠配置还不够,还得在品牌力、渠道服务、用户口碑这些软实力上下功夫。

新能源市场从来不缺产品力强的车,缺的是能把产品力转化成销量的综合能力。

说到底,岚图这次的策略就是用技术堆料来弥补品牌力的不足。4颗激光雷达、华为ADS 4、800伏5C超充,这些配置单拎出来都是行业顶尖水平。但能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还得看实际体验和市场反馈。新能源赛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品牌都在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岚图泰山能不能在这场混战中杀出重围,咱们不妨等等看,毕竟市场才是检验产品的最终标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