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动车就像抓着块蛋糕跑,政策一出,谁知道啥时候就得被“没收晚餐”。
街上那群电动车大军,成了城市一道“流动人墙”。这不,最近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谁又被交警拦下了、谁又被罚款了。怪不得网上晒罚单的、吐槽新规的比雨水还多,谁说生活里没点小刺激?新规这事,把本来过得安逸如老牛拉破车的日子,翻出新花样。
十月开始,全国不少城市瞄准了电动车这个全民交通工具,明确了“5必查”:过期的不许骑、不戴头盔罚到你肉疼、喝酒别动车、带人别超标、充电别乱来。啥叫“查得一丝不苟”?云南曲靖的朋友最近体会最深:你那临牌电动车超标还过期?10月15号一过,骑一回查一次,交警直接收,想留念都没机会。很多人追着问:“这车还能骑吗?家门口是不是都装摄像头了?”车管所那边最近队伍堪比网红奶茶店,注销的注销,登记的登记,谁还敢偷懒?
再说头盔,山东菏泽最近从9月15号开始上了强度。之前一个月说是“教育为主”,真以为能糊弄过去,现在逮到就罚。见过路口一排排戴大白头盔的,像极了油菜花地里冒头的蘑菇。这头盔,说实话,有些人是头一热就买了,戴着闷,有人偷懒,结果交警那边一查,一个头都绕不过去。你说:就戴个帽子,人生要不要这么严肃?朋友路边小摊头买头盔,两边比价还得问一句“这个能过查吗,不会一上路就吃罚单吧?”
带人的规定也挺让人头大。有规定说哪种车型只能带孩子,哪种合规带大人。可现在生活节奏快,有几个家长真能分两拨把一家人安全送到?有小学生家长被罚完努努嘴:“我一个大人骑个电动车,接送俩娃,不让我方便点,是不是让我天天挑战极限运动?”其实交警也为难,对着执行规定的压力,嘴上说得很严格,心里其实比谁都明白生活不易。不过法规在前,真要睁只眼闭只眼,出了事儿媒体报导谁背锅?大家都玩点小心眼,结果全社会跟着瑟瑟发抖。
说到充电,才算真把人整不会了。济南本月头更是直接上了“地狱难度”:拉根长线往家里充电,禁止;在楼道怕占地方,不许放电池。有些老小区,别说充电桩了,连个能插电的地儿都难找。小李家住老楼,“要不半夜起来偷偷充,要不就提着电池跑二里地,插公共桩,钱包立马瘦半圈。”有的物业乐得抓违规,一来抓一对,罚款还高达几千几万。企业违规更狠,直接开到五万。你以为开个充电桩就捞一笔?想都别想,一个标准下来,连饭碗都打碎给你看。
政策下去,各地交警执行力度各不相同。有点地方刚开始装模作样先教育,转头甩手就是罚单。被罚的最怕碰上“顶格”,几十的罚跟几千的罚能一样?不少人现在赶紧把手里过期车处理掉,急急忙忙换新车、买新头盔、问朋友哪里有“合法充电”,更有自认倒霉的,索性搬家换交通工具,“反正车是铁疙瘩,命是自家宝”。
电动车主们嘴上说“麻烦”,心里知这规矩不讲不行。毕竟,超载、酒驾、乱充电,听起来像农村家长的老话,真出事啥都晚了。那些被查住才晓得怕的人,现在一边翻新规定一边点头哈腰:老规老矩记心头,新规新办法争领先。
身边就有亲戚上个月逮个正着,临牌车骑去买菜,中午交警一声令下,车说没就没。你以为他能轻松说出来吗?回家闷头想了半天,突然来一句:“这不拘我自由吗?”其实法规是死的,人是活的,安全跟自由,怎么也绕不开一条归路。
这事不仅是交警执法者的为难,也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选择题”。新规上路,保障更多的是人命和安全,也能砍掉不少乱象。只是落到头上,总有点不情愿,甚至被动配合。罚得多了骂声起,教育得多了说不管用。你说,这社会是不是欠缺一点人情味?还是咱老百姓真不能“钻空子”?
如果你也是骑车大军中的一员,有木有觉得这些规矩像剥洋葱似的一层层把人圈得死死的?你好不容易想省点油钱、图个方便,可换来的是时时提心吊胆。那些“头盔控”、严查队”会不会永远盯着我们?明天是不是又有新招?咱们不禁得多问一句,怎么才能真正让安全、方便和规矩都不过火?
生活就是这样,政策来了,生活随时要重新“排兵布阵”。为你我的钱包着想,也为家里的安全着想,咱都别固执了,抽空翻翻新规,骑着没毛病的车,心里才踏实。不然,明天出门,别等罚单拍你头上,再问自己咋没长个心眼。
你觉得新规能让路上更安全吗?你还遇到哪些“操作”让你觉得为难又无奈?来聊聊,或许你的经历也在别人身上发生。明天骑车,请带好头盔,别让自己再多花冤枉钱,咱都希望电动车这块“蛋糕”,大家都能吃得放心,还能吃得长久点儿。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