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不装了,摊牌了:12万的工业垃圾,才是最狠的降维打击

讲真,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奥迪要出新车,而是奥迪是不是疯了。

或者说,奥迪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12万的奥迪,还是个电车。这个消息本身就带着一种浓郁的荒诞感,像是一个三体人喝多了跟你说,我们那个水滴,其实是用来砸核桃的,包开。太阳听了都要一个趔趄。

过去我们聊奥迪,聊的是什么?是四个圈的品牌光环,是“灯厂”的科技信仰,是A6L后排那个老板坐上去就感觉自己掌握了亚洲经济命脉的玄学气场。虽然我们都知道,A3卖十几万,A4L卖二十万出头,奥迪的底裤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但这好歹还是个体面的、穿着西装的底裤。大家心照不宣,你图你的标,我赚我的钱,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12万的电车,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奥迪亲自下场,一脚踹翻了豪华品牌的牌坊,然后对着所有自主品牌大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蛋糕上最甜的那块奶油直接端走了。那奥迪这台所谓的A2 e-tron,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灭了还要揣兜里带走。

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法则在车圈的究极体现。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最好的进攻也不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一起蹲在废墟上啃压缩饼干。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奥迪选择了直接躺进盒里,然后把盒盖焊死。

我们来看看这台车,伪装成大众ID.3,但方向盘,哦不,那个小小的指挥权杖暴露了它的真实身份。MEB平台,Polo的大小,300公里的续航。每一个词都在精准地告诉我们,这是一台毫无惊喜、毫无技术亮点,甚至可以说有点寒酸的“工业垃圾”。但它有一个致命的武器——车头那四个圈。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这台车瞄准的根本不是技术爱好者,也不是续航焦虑者。它瞄准的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属于东亚社会特有的“精神需求”。

我来给你演绎一个场景。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月薪八千,家里给了十万块让你买个代步车。你看看比亚迪海豚,不错,实用。看看零跑,配置高,智能。看看五菱,便宜,人民的希望。但你妈,你丈母娘,你那些八百年不联系的亲戚,他们不懂什么三电系统,不懂什么智能座舱,他们只认标。

这时候,你开着这台12万的奥迪回家。你那开着凯美瑞的二舅,看你的眼神都会变得不一样。你妈在麻将桌上,腰杆都能挺直三寸。“我儿子,开奥迪的。” 这句话的杀伤力,比你跟她解释一晚上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的区别要大得多。

这台车,它不是一台车。它是一个社交硬通货,是一个移动的“声明”,一份“我虽然钱不多,但我品味很好”的宣言书。它的核心价值,不在于从A点到B点,而在于从“被无视”到“被看见”。

奥迪不装了,摊牌了:12万的工业垃圾,才是最狠的降维打击-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态。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我知道那种品牌信仰是怎么回事。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会主动为所有的缺点找理由。这台奥迪也是一样,买它的人,需要的就是“奥迪”这两个字。续航短?“我在市区开,够用了。” 配置低?“德味,就这个feel,简约。” 空间小?“我一个人开,要那么大空间干嘛,拉货吗?”

你看,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所有的缺点,都会变成独一无二的“特点”。

但这恰恰是奥迪最悲哀的地方。一个曾经靠技术和设计引领潮流的品牌,现在要靠这种方式来“降维打击”。这是聪明,是走投无路之后的开窍了,悟了。它不再跟你聊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座舱。因为奥迪心里比谁都清楚,在这些“花里胡哨”的领域,它已经彻底落后了。你搞技术,永远有比你更卷的。你搞智能,永远有比你更懂中国人的。

那怎么办?只能掀桌子了。把所有人都拉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然后用丰富的经验击败你。什么领域?品牌玄学。

奥迪在赌,赌那四个圈的百年荣光,还能在这个疯狂内卷的时代,榨出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它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来延缓自己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这他妈才叫诚意!

所以,这台车就像一颗投入鱼塘的深水炸弹。它炸的不是鱼,是所有人的心态。同行看了也得傻。之前大家打价格战,好歹还是在“汽车”的范畴里打。降价,加配置,堆料。奥迪这波是直接不讲武德,把战争升级到了“玄学”层面。就问你怕不怕?你的配置再高,你的续航再长,你有四个圈吗?

没有?那不好意思,游戏结束。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奥迪比作一个走投无路的修仙者,好像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还能飞升,奥迪这波操作最多算个兵解转世,还不知道下一世投胎成什么样。

当然,这种玩法也是一瓶毒药。它能解一时的渴,但会慢慢腐蚀掉品牌的根基。当满大街都是12万的“代步奥迪”,当中产们引以为傲的A4L、Q5L,和一个Polo大小的电车挂着一样的标时,“奥迪”这两个字所代表的“高级感”和“身份认同”,也就被稀释得差不多了。

所以这台车到底是不是大众ID.3的换壳车?这个问题重要吗?

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个时代结束了。豪华品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BBA都开始亲自下场肉搏,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自我解构时,你就知道,这个车圈,真的要被重塑了。而我们这些消费者,就是这场大型荒诞剧的观众,前排观众。

奥迪不装了,摊牌了:12万的工业垃圾,才是最狠的降维打击-有驾

所以这车值不值得买?谁在乎呢。真正的乐趣,不是开它,是看它出现之后,整个市场会变得多么混乱,是看那些传统豪华车主的精神状态如何一崩再崩。

奥迪不装了,摊牌了:12万的工业垃圾,才是最狠的降维打击-有驾

那才是最好的戏剧。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