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堵车这事儿,讲真,每年都一样,跟大姨妈一样准时,但今年特别有意思。
它不再是一个交通新闻,它成了一个大型魔幻现实主义行为艺术现场,主题是《电动爹的渡劫实录》。
几亿人在线围观,看着一辆辆平时在市区里风光无限、自称“未来”的电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被活活“堵”回了原型。
那个场景怎么形容呢?就像一个天天在KTV里飙高音的麦霸,突然被拉到了青藏高原,一张嘴,除了喘气啥也唱不出来。
之前吹的500公里续航,一开空调,一遇降温,直接给你打个骨折,连300公里都跑得战战兢兢。这哪是续航啊,这是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泡水就没了。
旁边的油车司机呢?空调开着,音乐放着,吃着火锅唱着歌,油表往下掉的速度,比电动车主的心跳还慢。
这一刻,油车不是落后的工业垃圾,它是末日废土世界里的唯一真神,是你在黑暗森林里最后的金钟罩铁布衫。
坏了,菜了,信仰崩塌了。
过去几年,车圈天天都在整活,今天智能座舱,明天自动驾驶,后天固态电池,各种高大上的名词跟不要钱一样往外扔,仿佛明天我们就能开着车上月球了。
结果一场大堵车,像一个不讲道理的老头乐,突然从胡同里窜出来,“咣”一下,把所有人的美梦都创飞了。
它用最朴素、最流氓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一个真理: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你的雷达有多牛,算力有多高,而在于当一个大爷以不可名状的走位向你冲来时,你的系统敢不敢直接把他当成BUG给优化掉。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同理,决定一辆车是不是好车的,不是它在发布会上PPT做得多漂亮,而是它在国庆高速上能不能让你体面地堵着。
不装了,摊牌了,这时候的体面,就是开着暖风不受冻,就是不用为了省那点电量,把一家老小都变成移动的冰雕。
我作为一个每年都要开长途回老家的中年人,对这事儿感触特别深。
你买的不是一辆车,你买的是一个承诺,一个“我能把你安全、稳定地从A点送到B点”的承诺。
电动车在95%的城市路况下,这个承诺兑现得很好,甚至超额兑现,安静、提速快、用车成本低,机你太美。
但问题就在那剩下的5%,那决定生死的5%。
就像你请了个保镖,平时帮你开门拎包按摩捶腿样样精通,结果真遇到危险的时候,他第一个抱头鼠窜,哭着喊着找妈妈。
那请问,这个保镖还有什么用?
看着那些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桩的兄弟,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排队打疫苗,胳膊疼不疼不重要,重要的是旁边的小朋友哭了没。现在服务区里,一眼望去,全是哭了的小朋友。
那些所谓的“续命桩”,在高峰期跟街边的算命先生一样不靠谱,八个里面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都得谢谢老天爷赏饭吃。排队一小时,充电两小时,上路接着堵。
这哪是开车回家,这是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一难都不能少。
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直接放弃地球,这帮碳基生物太能折腾自己了。
所以你看,现在市场上最火的是什么?是混动。
比亚迪的DM-i,吉利的雷神,长城的Hi4,一个个都卖爆了。
为什么?
因为人民群众在被现实反复毒打之后,终于悟了。
他们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既要又要”,只有“凑合凑合”。
纯电是理想,纯油是过去,混动呢?混动是生活。
它就像一个缝合怪,身上既有电动机的“道”,又有发动机的“法”,平时在城里用电,猥琐发育,一旦上了高速,发动机直接启动,化身狂战士,油门踩到底,根本不跟你废话。
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新势力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混动,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最好的竞争,不是做得比你好,是直接把你的应用场景给扬了。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品牌玄学的存在。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就算马斯克明天宣布特斯拉只能在火星上充电,他们也会觉得这是通往未来的门票,甚至会为了维护这种信仰,主动跟你辩论在高速上冥想的好处。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车就是个工具。
一个能拉着你老婆孩子,装着全家行李,在最恶劣的路况下,还能给你一点安全感的铁壳子。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有点残忍,把别人的痛苦当成了自己的段子素材。
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糙蛋的玩意儿。
它不听你讲故事,不看你画大饼,它只会用最极端的方式,检验你吹过的牛逼。
所以你看,最后赢的,还是那些最懂怎么让你妥协的。技术不重要,让你觉得在某个时刻自己没那么惨才重要。就问你气不气?
这他妈的也太真实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