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的摩托车市场可以说是越来越热闹,各种新车层出不穷,尤其是在踏板摩托车这个领域,厂家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过去我们一提到250cc级别的踏板车,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就是个头大一点的代步工具,能满足日常通勤,偶尔跑个短途郊游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现在有一款新车,似乎要彻底颠覆大家的这种传统印象,它就是赛科龙RT5。
这款车一上市就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主要是因为它给出的配置单实在是太长了,长到让人怀疑这还是一台售价仅为22988元的250cc踏板车吗?
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是真实用还是噱头?
这车骑起来到底怎么样?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详细聊聊这台车,看看它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首先,最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它那一身堪称“豪华”的电子配置。
咱们先说一个可能很多人,尤其是力气不大的朋友们,在骑大踏板时都会遇到的一个痛点——停车。
一台接近400斤重的大家伙,停好车后要把主支撑(也就是大撑)给架起来,有时候真是个体力活,尤其是在地面不平或者有点小斜坡的地方,费了半天劲还可能纹丝不动。
而赛科龙RT5给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直接,那就是电动大撑。
你只需要按一下车把上的按钮,电机就会驱动大撑稳稳地把车撑起来,整个过程轻松又体面,这种便利性在同级别的车型里确实是独一份的体验。
再来说说安全性。
现在城市交通越来越复杂,我们在开车或者骑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视觉盲区。
有时候你明明看了后视镜,觉得旁边没车,可一准备变道,就从盲区里窜出来一辆车,能把人吓出一身冷汗。
RT5配备了一套通常在汽车上才能见到的BSD后向雷达盲区监测系统。
这套系统就像是在车尾长了两只眼睛,当有车辆进入你的后方视觉盲区时,后视镜上就会亮起一个黄色的小警示灯,仪表盘上也会有相应的提示。
这样一来,你不用频繁地扭头确认,用眼角的余光就能感知到侧后方的危险,对于日常骑行的安全性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除了这个,它还配备了博世品牌的双通道ABS防抱死系统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这两个系统能在紧急刹车时防止车轮锁死侧滑,在湿滑路面起步或加速时防止后轮打滑,可以说把主动安全防护做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除了这些核心的亮点功能,其他提升舒适度的配置也给得非常足。
比如可以电动调节高低的挡风玻璃,跑高速的时候升起来,能有效地阻挡风噪和气流,让长途骑行更惬意;在市区里穿行时降下来,视野又更开阔。
还有在冬天非常实用的手把加热和座椅加热功能,让骑摩托车不再是“美丽冻人”的挑战。
甚至连后视镜都可以电动折叠,这在拥挤的停车场停车时能避免不必要的剐蹭。
把这么多以往只在更高级别、更昂贵的摩托车上才有的配置,都集中到一台两万出头的250踏板上,确实能看出厂家这次是下了血本,想要在配置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当然,一台车好不好,光看配置是不够的,核心的动力和操控才是根本。
RT5搭载了一台实际排量为247cc的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19.5千瓦,最大扭矩24.5牛米。
从数据上看,在同级别里属于主流偏上的水平。
在实际的加速测试中,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15.72秒。
这个成绩不算特别惊艳,毕竟它199公斤的体重摆在那里,不是那种追求极致起步爆发的类型。
但这台发动机的特点在于后段的动力储备。
它的发力点更偏向中高转速,也就是说,当你的车速提升到每小时80、90公里以后,再拧油门进行超车,它依然能提供很充足的动力响应,不会有声嘶力竭的感觉。
在测试中,它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40公里,这说明它在高速巡航时有相当大的余量,跑起来会非常从容。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震动控制,在时速100公里巡航的状态下,发动机转速大概在7000转以下,这时候从手把和脚踏板传来的震动非常轻微,平顺性做得相当不错,这一点对于需要长时间骑行的用户来说至关重要,能大大减轻长途旅行的疲劳感。
跑得快也要刹得住。
对于一台重型踏板来说,刹车性能是安全的关键。
尽管RT5只配备了前后单碟刹,但实际的刹车测试结果却让人相当惊喜。
从时速100公里到完全刹停的距离是39.37米,这个成绩足以媲美很多以运动性能为卖点的车型了,说明它的刹车系统调校得非常出色,能够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
最后我们聊聊它的驾驭感受和实用性。
第一眼看到RT5,超过2米2的车长和超过1米5的轴距,确实会让人觉得这是个不好驾驭的大家伙。
但当你真正骑上它之后,这种顾虑就会被打消。
首先它的坐高设计得比较低,一个身高1米7左右的成年人双脚可以很轻松地完全着地,这就给了驾驶者很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其次,虽然车重不轻,但工程师通过优化设计,把整车的重心控制得很低,这带来的好处就是在低速挪车或者掉头时,车身非常稳定,操控起来比想象中要灵活得多,车把的转向手感也很轻盈。
在城市道路中穿行,并不会觉得笨重。
它的悬挂调校偏向舒适,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或者减速带时,能有效地过滤掉大部分的震动,感觉就像坐在一张移动的沙发上。
同时,在过弯时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车身姿态很稳定,不会有松散摇晃的感觉,可以说在舒适和操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在实用性方面,它有两个前置储物箱,可以轻松放下水瓶、手机等杂物,右侧的储物箱里还带了充电接口。
座桶空间虽然不算巨大,但放下一顶带尾翼的全尺寸头盔后,还有余量可以放雨衣、手套等物品,满足单人出行的储物需求基本没问题。
再加上它那个同级别里堪称巨无霸的18升油箱,正常骑行续航超过500公里是轻轻松松的事,这意味着你可以放心地进行一次中长途摩旅,而不用频繁地规划加油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