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挺引人关注的,那就是东风汽车旗下的奕派品牌,准备在11月10号推出一款新车,叫做eπ007+。
这车听起来就像是之前eπ007的升级版,而且这次升级的力度还不小。
据说,新车把激光雷达、高通8295P芯片这些听着就很高科技的配置,都变成了全系标配,就连那个跑起来会自动升降的电动尾翼,也是人人都有。
动力方面也考虑得很周到,既有纯电动的,也有能加油发电的增程版,可以说是给足了消费者选择空间。
看到这样一款新车,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东风这次是下定决心要在新能源市场大干一场了吗?
靠着这么一款看起来很能打的eπ007+,东风奕派这个新品牌,真的能一下子就火起来,带着整个东风自主品牌起飞吗?
这事儿,咱们得从里到外好好聊聊。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一个经常让人搞混的概念。
前段时间有数据显示,一个叫“奕派科技”的公司,在10月份卖了三万一千多台车。
这个数字一出来,可把不少人吓了一跳,心想这奕派也太猛了,销量都快赶上一线新势力了。
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个误会。
这个“奕派科技”并不是单指卖eπ系列车型的那个“东风奕派”品牌,它其实是东风集团内部一个事业部的总称,像个大管家,手底下管着好几个品牌,包括我们说的东风奕派、大家更熟悉的东风风神,还有一个听起来很神秘、正在和华为合作的“DH项目”。
所以说,那三万多的销量,是这几个兄弟品牌加在一起的总成绩,并不是东风奕派一个人的功劳。
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名字起得太像,普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楚,很容易造成误解,以为这个品牌卖得特别好,或者反过来,把总销量当成单一品牌的销量,觉得也不过如此。
有网友就建议,干脆把“奕派科技”这个公司名字改一改,比如叫“东奕科技”,并且让它从东风集团的一个分公司,变成一个独立的子公司,这样权责更清晰,更能放开手脚在市场上打拼。
除了名字乱,销售渠道的设置也让人有点看不懂。
按理说,东风奕派旗下有eπ和纳米两个系列,一个主攻主流市场,一个主攻小型车市场,放在一个店里卖,互相引流,不是挺好的吗?
可他们偏不,搞了两个销售网络,一个叫E网,卖eπ;一个叫N网,卖纳米。
这就像开了家饭馆,炒菜和主食得分开两个门点单,顾客想吃个盖浇饭还得跑两趟,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麻烦吗?
经销商也难受,好不容易来了个客户,看完eπ觉得有点贵,想推荐个便宜点的纳米,还得跟人说:“您出门右转,到我们隔壁那个店看看。”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也让品牌形象没法集中展示,力气都使散了。
当然,东风内部的这些调整和规划,也是为了在新能源时代找到新的出路。
我们再看看这个“奕派科技”大家庭里的其他成员都在忙些什么。
老大哥东风风神,作为燃油车时代的主力,现在也急着转型。
他们公布了一个宏大的计划,未来三年要推出8款新车。
除了传统的轿车和SUV,风神还准备搞一个现在特别流行的“方盒子”车型,就是那种看起来硬邦邦、有点越野范儿的休旅车。
虽然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不少类似的车了,风神这算是后知后觉,但总算跟上了潮流,也算是个好消息。
再看主打小型车的东风纳米,最近上市的新款纳米01,起步价不到六万块,续航最高能到430公里,明显就是冲着比亚迪海鸥、海豚这些市场霸主去的,想用高性价比来抢占十万元以下的入门级市场。
而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个和华为合作的“DH项目”了。
现在只要跟华为沾上边,就等于自带流量和光环。
东风把这个项目定位在中高端,显然是想借助华为的技术实力,冲击更高的市场,这也是东风在自主新能源布局上的关键一步,可以说是寄予厚望。
不过,说了这么多,很多关心东风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那就是东风为什么不做微型新能源车?
你看人家上汽有五菱宏光MINI,一个月卖好几万辆,成了国民神车;吉利有熊猫mini,长安有Lumin,奇瑞有小蚂蚁,就连一汽都推出了奔腾小马。
这些小车虽然单价便宜,赚的钱不多,但它卖得多啊,一年下来能贡献非常可观的销量,让整个集团的销售数据变得很好看。
更重要的是,这种小车是最好的“敲门砖”。
一个年轻人或者一个家庭,花三四万块钱买了你的车,他对你这个品牌就有了最初的认识和好感。
等他将来有钱了想换车,很可能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你。
对于经销商来说,这种走量的车更是命根子,能带来客流,靠着卖车带动的上牌、保险、贷款等业务也能赚不少钱。
如果一个品牌连这种入门车型都没有,经销商就很难活下去,自然会转头去卖别家的车。
而且,现在正是进入微型车市场的绝佳时机。
以前,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流行一种叫“老头乐”的低速电动车,这种车不用上牌,不用驾照,安全性能也很差,存在很大的隐患。
现在,国家已经下定决心要整治了,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不合规的“老头乐”。
这一下子就空出来一个巨大的市场。
老百姓日常买菜、接送孩子的代步需求还在,谁来满足他们呢?
这时候,像东风这样的正规国家队车企,如果能推出一款售价在两三万块钱、安全合规、品质有保障的微型电动车,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肯定会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这不仅是巨大的商机,也是作为央企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其实东风早年也尝试过一款叫风神E30的微型车,但当时技术不成熟,成本太高,最后失败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电池成本降下来了,技术也成熟了,完全可以重新再来一次。
就算纳米系列觉得自己的品牌定位高,不适合做这么便宜的车,那东风集团旗下还有那么多品牌,比如让襄阳的东风股份来做,也是一条可行的路。
总的来看,东风汽车这位曾经的行业巨头,在新能源的大潮中确实有些步履蹒跚,但它现在正在努力追赶。
即将上市的eπ007+,产品力看着不错,展现了东风的技术储备。
与华为的合作,也让人看到了它冲击高端的决心。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腾飞”,光有一两款好车是不够的。
当务之急,是得把内部混乱的品牌关系理顺,让消费者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把销售渠道整合好,别再让力气使不到一处去;更重要的是,要真正俯下身子,去倾听市场的声音,看到普通老百姓最真实的用车需求。
那个被忽视的微型车市场,就像一个亟待开采的金矿,不仅能带来可观的销量,更能为品牌赢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东风的牌其实不少,就看接下来怎么打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