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

你每天上班堵在路上,看着前后左右一片绿牌车,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玩意儿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环保?省油?拉倒吧,这背后根本不是一本经济账,而是一盘国运级别的德州扑克,我们不仅All in了,还顺手把桌子给掀了。

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有驾

一篇好的财经文章,就是把复杂问题扒光了给用户看,顺便再踹两脚。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为什么说新能源车这事儿,本质上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国家自救。

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有驾

很多人理解不了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执念,觉得油车开着好好的,发动机轰鸣多带感,非要搞个电动爹伺候着图啥。

要搞懂这个问题,得先看懂中国经济的“体检报告”。这份报告上,别的指标可能都还行,就一项“能源依赖”常年亮红灯,属于ICU级别的风险。我们是世界工厂,石油消耗量全球第二,但自己家里那点油,只够全球人均水平的8.3%。什么概念?就是你家开着一个巨型铸钢厂,但唯一的铁矿在别人手里,而且这个人还跟你不对付。

每年花大钱从国外买油。看中东土豪的脸色。看美国航母的心情。爽吗?你觉得你一个“世界工厂”的老板,采购经理是别人家的狗,这生意能做得长久吗?做梦呢。

更操蛋的是运输线。中东和非洲的油运过来,得经过马六甲海峡这几个“咽喉要道”。这些地方,不仅有拿着RPG的海盗跟你讲道理,背后还有个世界警察在不停地“自由航行”。等于说,我们的工业命脉,不仅捏在卖家手里,还捏在快递小哥手里,快递小哥他老板还看我们不顺眼。这已经不是生意难做了,这是把头伸进别人的断头台下面蹦迪。

所以,任何商业现象,先问“它不这么做会死吗?”。对于能源问题,答案是:会。不是缓慢地死,是随时可能被人一招锁喉,当场休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早在三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些听着像新闻联播里的宏大叙事,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这个“能源癌症”的化疗方案。尤其是特高压,这玩意儿简直是逆天改命的神器。

过去,能源运输靠火车拉煤,油轮拉油。英国靠着家门口的煤矿搞起了工业革命,美国靠着德州的石油成了世界霸主。我们呢?经济重心在东南沿海,能源大头却在西部。煤炭从山西运到广州,成本高得能让老板跳楼。

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有驾

特高压干了件什么事?它直接在西部把煤炭、太阳能、风能这些“食材”,就地做成“电力外卖”,然后通过电网这个全球最牛逼的即时配送系统,十几分钟就送到东部“嗷嗷待哺”的工厂和城市里。这不叫弯道超车,这叫直接掀了赛道,换成了磁悬浮轨道。

有了这个基础,新能源的逻辑才真正通了。西部的戈壁滩,过去是鸟不拉屎的穷地方,现在成了全国80%风能和90%太阳能的聚宝盆。以前说“胡焕庸线”是中国的经济宿命,西部天生发展不起来。现在呢?在新能源时代,劣势直接变优势。过去被嫌弃的穷亲戚,一夜之间发现自家后院埋着矿,而且是未来一百年都吃香的“绿矿”。

这就带出了新能源车的第一个核心逻辑: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是我们整个能源独立大战略的“终端消费品”。电便宜了,而且是自己家的电,那用电的车,自然就成了版本答案。这跟省那点油钱有毛关系,这是在拆脖子上的绞索。

解决了能源的“挨打”问题,下一个问题更要命:怎么致富?也就是怎么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这陷阱说白了就是,你当低端代工厂,累死累活赚点辛苦钱,刚想涨点工资改善下生活,客户立马就跑去越南、印度找更便宜的工仔了。你永远在跟比你更穷更不要命的人卷,卷到最后发现自己除了厂房和一身伤病,啥也没剩下。

想跳出这个陷阱,就必须搞高附加值产业,去抢德国、日本、美国手里的蛋糕。汽车产业,就是这块蛋糕里最大最肥美的一块。

但在燃油车领域,我们已经被德国日本按在地上摩擦了一百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的核心技术壁垒高得像叹息之墙,我们玩儿了这么多年市场换技术,结果呢?除了养肥了一堆合资“买办”,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你想超车?人家连后视镜都懒得看你。

所以你看到了魔幻的一幕。我们不跟你在燃油车的规则里玩了。我们直接换牌桌,打新能源这张牌。

什么发动机变速箱?一边去。我们直接上“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这就好比打拳击,我不跟你比谁的直拳重,我直接掏出脚镣把你绊倒,然后骑在你身上用王八拳猛捶。德国日本那些百年老师傅,一身的肌肉和技巧,结果发现比赛规则改成了泥地摔跤,当场就懵逼了。

这就是为什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能掌控全球动力电池的半壁江山。我们用成熟的供应链和恐怖的成本控制能力,把电池这个新能源车的“心脏”价格打了下来,直接把门槛给干穿了。这种打法,叫“快种快收”,快速迭代,快速占领市场,不给你任何反应时间。

你看,市场(全球最大消费国)、政策(补贴、绿牌)、产业链(三电系统),所有资源都被“喂到嘴里”,硬生生催熟了整个产业。

但别高兴得太早。掀了旧牌桌,新牌桌上坐着的对手更狠。美国人,特别是特斯拉、英伟达、高通这帮硅谷悍匪,他们早就看透了,未来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电动化我们靠着产业链优势暂时领先了半个身位,但智能化,人家直接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整车生态,给我们布下了天罗地网。

这感觉熟悉吗?太熟悉了。当年我们在功能机时代被诺基亚支配,以为智能机时代能翻身,结果被谷歌的安卓和高通的芯片再次摁住。除了华为这种硬骨头,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本质上都是在给美国人打工,赚点组装费。这种“从属心理”,是刻在骨子里的历史惯性,也是我们产业升级最大的心魔。

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有驾
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有驾

现在,这套“卡脖子”战术又原封不动地用在了汽车上。英伟达的AI芯片,高通的座舱芯片,谷歌的底层系统,就像三座大山,死死压在我们的智能化道路上。蔚来、小鹏、理想们吹得天花乱坠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很多核心的“大脑”和“神经”,依然是美国货。

这就是最危险的地方。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摆脱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难道就是为了换上对美国芯片的依赖吗?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再心甘情愿地跳进另一个更深的坑?

所以你问,这场国运之战,究竟谁赌对了?现在说谁赢还太早。但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只能赌自己赢。

怎么赢?不是靠“瞎积薄发”的运气,而是要彻底剜掉“技术拿来主义”的毒瘤。

第一,必须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搞出自己的东西。这不只是为了商业利润,这是为了国家安全。学学华为,被人打断了腿,跪着也要把自己的备胎给扶正。国家层面要强制规定国产芯片的装车率,用市场去换技术,这次是换我们自己的技术。

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有驾

第二,企业要摆脱“包装贩子”的心态。什么叫包装贩子?就是拿来别人的核心技术,自己做个漂亮的外壳和UI,就号称自主创新。这种模式在低端竞争里或许能活,但在高端战场上,就是炮灰。必须像蔚来自研芯片、小鹏全栈自研那样,去啃硬骨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在心理上,彻底告别“从属”地位。要敢于制定自己的标准,构建自己的生态。为什么我们的智能汽车,非要长得像特斯拉?为什么我们的交互逻辑,非要模仿苹果?我们有全球最复杂的路况,有全球最庞大的用户数据,这本身就是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的最好土壤。

说到底,新能源汽车这场战争,打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市场,更是一场心气之战。是继续当那个仰人鼻息的“世界工厂”,还是成为能定义未来、主导牌局的“头号玩家”。

从石油锁喉到芯片卡脖,新能源车这场国运豪赌,我们不能输-有驾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拳击比赛。我们已经在能源问题上被对手抓着节奏打了半场,现在,轮到我们在智能化这个回合,在他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结结实实的闷拳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