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难!9月电动车再掀“大降价”,最高优惠50%,豪车集体跳水
九月。纯电车市场又崩了。
价格体系。摇摇欲坠。
最高让利50%。你敢信?
豪华车。集体跳水。
奔驰、宝马、奥迪。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名字。如今在电动车上,摔得最狠。
奔驰EQA降价48%。几乎等于半卖半送。
EQB呢?也差不离。
曾经加价提车的时代。像上辈子的事。
宝马更狠。
iX3直降16万。
iX?36.8万的降幅。比一辆秦PLUS还贵。
i3也扛不住了。19万没了。
你买一辆i3的钱。现在能买两辆半。这还是宝马吗?
奥迪呢?
Q2L e-tron直接杀进15万区间。
RSe-tron?降了49.28万。接近50万的落差。心不心疼?
Q4 e-tron也不轻松。12.51万的优惠。德系三强,全在“割肉”。
为什么?
电动化转型太猛。太急。
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在电动赛道,瞬间归零。
消费者不买账了。
你挂个三叉星。就不能多要20万了。
技术、体验、智能化——这些才是新货币。
你看榜单中游。
合资品牌也在跟。
微蓝6。乐道L60。AION S。几何A。
全在降价。
秦PLUS EV优惠6.2万。降幅35%。
这车原本就不贵。再砍六万?
比亚迪的刀法。越来越精准。
AION S降4.2万。
降幅30%。
广汽埃安靠规模撑住利润。但价格战一开。谁都得下场。
丰田BZ3?降5万。
日系电动的困局。用钱来填。灵悉L降3.5万。
名字都陌生。价格得更狠。
再往下看。
国产主力车型。全军压上。
吉利几何A。红旗EH7。长安启源A07。荣威D6。
2万到5万的优惠。不算夸张。但足够搅局。
每一分钱。都在抢市场。
元Pro。海豚。AION Y。
这些十万级小车。也开始松动。
海豚降1.6万。AION Y降1.8万。
别小看这点钱。对家庭用户。就是一个月工资。
悦也PLUS。银河E8。iCAR V03T。五菱缤果。零跑C10。
2万、3万的让利。像糖衣炮弹。
你发现没?
这轮降价。和以往不同。
以前是清库存。冲销量。
现在是结构性崩塌。
豪华品牌电动线全线溃退。
自主品牌靠成本和技术压制。
合资品牌在边缘挣扎。
消费者笑了?
短期看。是的。
谁能拒绝半价的奔驰?
可长期呢?
车企利润被榨干。
研发还能持续吗?
服务网络会不会缩水?
电池、智能化的迭代速度。会不会放缓?
我们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电动化不可逆。
但价格战能打多久?
50%的降幅。意味着原价虚高?还是品牌 desperation(绝望)?
更可怕的是。
这波降价。可能只是开始。
三季度财报一出。更多品牌会坐不住。
特斯拉还没动。比亚迪在憋大招。
新势力呢?蔚来、小鹏、理想。
它们会跟进吗?
理想很稳。
但L系列生命周期进入后半程。
新款没来之前。只能靠权益和金融政策变相降价。
小鹏。G6、G9价格早已松动。
终端暗降。比官方还狠。
蔚来?最尴尬。
高端形象要维持。但销量压力山大。
EC6、ET5T。暗地里金融补贴、置换叠加。
变相降了3万不止。
你问我。现在是抄底时机吗?
看你怎么想。
如果你纯粹要一辆车。现在买。绝对划算。
同样的钱。能买高一级的配置。甚至跨级体验豪华品牌。
但如果你在乎品牌价值、长期服务、技术迭代。
等等。或许更聪明。
因为。
当价格跌破成本线。
行业洗牌就会加速。
今天便宜的车。明天可能没了售后。
今天送的权益。明年就取消。
这轮降价潮。像一场狂欢。
烟花绚烂。但之后呢?
是一地鸡毛。还是新秩序的黎明?
我们都在赌。
车企在赌市场份额。
消费者在赌性价比。
资本市场在赌谁能活到最后。
可有一点是确定的。
电动化的上半场。靠补贴和概念。
下半场。拼的是效率、成本、技术兑现。
谁能在降价的同时。不牺牲品质?
谁能在价格战中。活下来?
答案。不在销量榜上。
而在用户心里。
你愿意为品牌买单?
还是只为价格低头?
这个问题。越来越尖锐。
九月。
不只是季节的转折。
更是电动车市场的分水岭。
降价。只是表象。
深层。是整个产业的重构。
有点难。
真的。
但这就是未来。
你准备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