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路虎摊上大事了,这家英国汽车巨头最近经历了一场堪比“断电”的网络安全事故,不光生产线停了,连员工都只能在家“待业赋闲”,这回真不是闹着玩的。要说这场风波的起因,还得追溯到两周前,一群黑客打破了捷豹路虎的网络防线,直接搞瘫了他们的整个IT系统。工厂运转不得不按下暂停键,3.3万名员工也被集体告知:厂子暂时开不了,您先歇着吧。
别以为只停几天就能完事。产业内消息说,捷豹路虎最乐观也得到九月底才能恢复生产,但按实际情况推算,十月份乃至十一月份都还悬着呢。现代化汽车厂系统复杂,不仅有成千上万的电子部件和多层数字系统,还有数亿行代码和眼花缭乱的业务流程。如果网络一歇菜,靠人工根本顶不上。捷豹路虎官方说正在分阶段调查,可这“分阶段”显然比英超联赛还拖拉,全球业务恢复遥遥无期。
这下亏本不是闹着玩的。据伯明翰大学专家测算,捷豹路虎工厂即使按平时产能算,大约17亿英镑汽车无法生产,初步利润损失就有1.2亿英镑,每天直接少赚500万。工人们虽然工资还在,但供应链上的小伙伴就惨了,相关行业有超十万人岗位受到影响,连英国工会组织都出来喊话让政府出手帮忙,还传出部分供应商可能会被直接拖垮。
舆论风向可不太友好。网友、网安专家、吃瓜群众集体开炮,觉得捷豹路虎这种大公司居然搞成这样,灾难恢复水平简直摆烂。有人甚至说,这公司一天就能亏掉500万英镑,结果没机制没预案活脱脱给勒索软件团伙递刀子。
最早的官方回应还很“谨慎”。9月16日,捷豹路虎只是发了声明,表达深深的“抱歉”,明确表示生产还一时半会恢复不了。这场攻击让黑客们扬眉吐气,不光在Telegram群组里晒出了偷来的内部截图,还自称是来自“Scattered Lapsus$ Hunters”的团队,目的很明确——索要赎金。母公司塔塔集团的线上业务看似还在跑,但内部安全已经像筛子一样,连核心SAP Netweaver设备都被暴露在网上,完全是大门敞开迎客。
黑客的手法说白了也不高明。他们去年就用类似的方式搞垮了玛莎百货和合作社集团,重点就是钓鱼和偷信息。捷豹路虎也被点名泄露了几百份内部的重要数据,包括员工信息和敏感业务资料。信息安全专家说,黑客带着勒索软件进厂,第一步就是毁掉备份,然后锁死所有系统,你有灾难恢复计划都没用。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不是孤案。最近英国多家大企业遭网络攻击都和一个共同的名字有关——塔塔咨询服务公司。这个印度跨国巨头,被反复质疑承接了太多核心IT外包业务。捷豹路虎、玛莎百货、合作社集团,都把核心IT和网络安全职能丢给了塔塔。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省成本,上亿英镑的开支能砍下来不少。
可实际操作下来,这套外包模式简直是“作死”。玛莎百货和合作社集团都吃了大亏,系统一瘫就是几个月,损失连保险都赔不回来。捷豹路虎生产线直接陷入瘫痪,员工每天等消息度日如年。就算保险公司出面,也不过覆盖一半损失,更别说那些供应链上的小企业,连保险都没有,勒索团伙吃定他们“一分钱没有也得继续攻击”。
这背后有一条明线,就是巨头看中成本效益,核心IT和安全外包越来越“省事”,但遇上真实攻防,大公司在网络安全上简直像光着膀子逛马路。塔塔咨询依然嘴硬,坚称“不存在安全漏洞”,可大家一查都知道,那些外包服务台就是黑客钻门缝进来的突破口。只要打通一回电话、要到一次访问权限,整套系统基本就能被端掉。圈子里都戏称这家外包巨头是“糟糕透顶的网络服务”,表情包段子传得飞起。
其实对小公司来说外包确实有点价值,能补技术短板。可放在捷豹路虎这种体量的大集团,用低成本方案包揽安全和合规,明显是得不偿失。省下的那点预算,真遇上系统“心脏病”,整个企业就直接进了ICU。关键领域门槛一降,黑客反倒活跃了,一轮轮攻击更像“放烟花”,网络保险都快赔不及了。
有专家分析,目前这种外包模式已经成了勒索软件产业的“温床”。外包节省下来的钱养肥了保险公司,也养肥了犯罪团伙。他们拿着赎金买来新漏洞、新工具,资金实力远超任何受害企业。你敢外包,我就敢攻击,一整套灰色产业链轮转下来,谁吃亏谁心疼。
这场事故其实还有不少教训。一方面,高级黑客作案不需要太多技术,只要打通服务台,窃取一些凭证,企业防线就塌了。另一方面,备份和灾难恢复策略如果疏漏,遇到勒索软件一样被“清库”,“三道防线”一个没用。最让人担心的是,这批连环攻击的主力多是未成年黑客,几个月就能干三家,法院还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捷豹路虎的教训摆在那儿。去年公司利润高达20亿英镑,但这回停摆,损失还是得自己扛。连累的是一大票供应商、员工、以及上下游的各类小企业。英国经济学者都在呼吁政府介入,可见整个行业对网络安全的信心已经动摇。那些核心IT服务的外包模式,在这种连番攻击下已经变得危险至极。
比起马路上堵车,网络里的风波更叫人“欲哭无泪”。员工等复工如望穿秋水,小企业熬日子等天救。宝贵的数据和系统一朝失守,只能在风口浪尖里苦熬。捷豹路虎这场停摆,不只是自己的“关门打烊”,还牵连着整个英国制造业的心跳。
如果说这场事故带来了什么提醒,那就是:省钱的路不能瞎走,安全这道门槛还是得靠自己扛。不然到了关键时刻,受苦的只能是自己和整个供应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