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新能源车市,是不是有点赛博朋克?
你看那些新势力牌子,一个个都打了鸡血似的往前拱,理想汽车恨不得把一天掰成四十八小时用,那销量报表杵在那儿,9240台!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直接把“卷王之王”的金腰带给它戴上了。
可槽点来了,为啥都要这么玩命“内耗”?
零跑紧随其后,7500台,这股子轴劲儿,让人肃然起敬。
问界也不遑多让,7490台,就差那么一丢丢,这“二当家”之争,简直比甄嬛传还抓马。
小米SU7,作为新晋玩家,7160台的战绩,已经够赚眼球了,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让人不敢轻视。
但你瞅瞅小鹏,曾经也是红得发紫,现在却跌到了第五名,5810台,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要知道,现在的市场,可不是你慢条斯理就能混饭吃的。
蔚来更让人忧心忡忡,4240台,定位高奢是没错,但销量有点掉链子,新款车型能不能起死回生,还得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极氪,3640台,只能说波澜不惊。
在这“卷生卷死”的江湖里,不搞点幺蛾子,很容易就被湮没在滚滚车流中。
腾势,2920台,再不支棱起来,真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方程豹,硬汉风的造型是挺勾人,但2760台的销量,只能说,真爷们儿们,再多捧个场呗!
阿维塔,车款不少,但销量突围,迫在眉睫。
至于乐道、智界、萤火虫、享界,这些个牌子,你可能听都没听过,销量也确实惨不忍睹。
在这个残酷的丛林里,光闷声发大财可不行,得想辙抛头露面,不然真的会被扫地出门。
光瞧这些数字,就能感受到新能源车市的绞肉机有多血腥。
每个牌子都想成为下一个“理想”,但残酷的真相是,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笑到最后。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销量归咎于产品硬实力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品牌调性、售后体验、甚至是粉丝黏性等更深水区的因素?
消费者掏腰包,不仅仅是买个代步工具,更是买一种生活格调,一种身份标签。
理想的爆火,不仅仅在于它的车好,更在于它精准地拿捏住了用户痛点,营造了一种“奶爸神车”的温馨人设。
而有些牌子,可能在硬件上并不逊色,但在品牌灵魂的塑造上却差强人意。
再往深了挖,这种“卷出新高度”的背后,其实也暴露了中国新能源车圈的集体焦虑。
大家都在抢占地盘,都在追求销量KPI,但这种增长,是不是能细水长流?
是不是可持续性的?
要晓得,一味追求销量,可能会导致品控翻车,可能会损害车主权益。
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路子。
所以说,新能源车市,不仅仅是“卷”,更需要“反刍”。
我们需要反思,如何才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如何才能为用户提供更极致的体验,如何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与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内卷”上,不如多下点功夫在打磨产品细节、创新营销玩法、优化售后服务上。
唯有如此,才能在这个“修罗场”中活下去,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芳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