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胜宏+新易盛”——9月科技主线已浮出水面,真正的隐形霸主正在亮牌。这可不是口嗨,是主线在抢跑。
先看半导体:
英伟达下一代Rubin处理器,把CoWoS中间基板从“硅”直接换成“碳化硅”。台积电已拉群,喊全球厂商一起啃SiC基板工艺。
一句话,碳化硅复制“液冷干掉风冷”的路径,成为先进封装的新基建。
政策端同步点火:
8月15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4—2025行动计划,把SiC写进第三代半导体“必修名单”,器件标准、量产节奏双双提速;
9月24日上海PCIM Asia氮化镓专场,券商、厂商、资金扎堆,论坛门票一天售罄——行业+资本的双层催化,氮化镓想不爆都难。
再看固态电池:
9月刚启动60亿元研发专项中期审查,第二轮补贴窗口同步打开;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拉通,金石良品率干到90%,2 GWh量产线直接画图纸;
先导智能9月4日官宣打通全线工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路通吃”,设备一次到位。
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智能汽车……所有 futuristic 场景都要拿固态电池当“心脏”,产业按钮已经从“试点”切到“加速”。
第三家:杉杉股份:
其上海杉杉新材料子公司申请的“具有碳化硅层的石墨 - 硅复合材料” 专利(CN119695112A),通过在多孔石墨基体表面依次包覆纳米硅层、碳层及碳化硅外包覆层,使电池比容量提升至 1800mAh/g
并计划2025 年在浙江投产 5 万吨硅碳负极产线。此外,公司通过参股湖南中科星城(持股 15%)布局碳化硅涂层石墨负极,适配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 CTP3.0 技术路线。
第二家:当升科技:
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与碳化硅协同领域取得突破。其双相复合固态正极材料(高镍三元+ 硫化物电解质)能量密度达 400Wh/kg,已批量应用于清陶能源的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公司通过专利布局(CN119888416A)将碳化硅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正极表面,使界面阻抗降低 40%,循环寿命延长至 1200 次以上。
第一家:固态电池+碳化硅双霸主
国内第一:公司是全球第三家、中国第一家实现6 英寸 / 8 英寸功率芯片垂直产业链整合的企业,覆盖衬底、外延、芯片全环节。华为 Mate60 系列 5G 射频芯片的唯一国产供应商,还进入比亚迪车载充电机产业链、
固态电池:子公司湖南三安开发的纳米级碳化硅粉体纯度达 99.999%,可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涂层,提升界面稳定性,已送样清陶能源、辉能科技等头部企业。
全球覆盖:公司拥有700 多名外籍专家及博士、3000 多名高工及硕士,承担国家 "863 计划""973 计划 " 等重大课题,在厦门、硅谷、东京等地设立研发中心
关键经过四年调整,目前仅十几元,近期刚刚倍量启动站稳月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