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路边一辆裹得严严实实的测试车静静停靠,黑白贴花像是伪装成斑马的猎手。刚下班的我走近,脚步声在寂静空地上荡漾。大致轮廓很熟悉,考验职业习惯的时候到了:我开始下意识地观察细节。轮毂样式,侧身比例,还有那被包裹得像做贼心虚一样的整车伪装——奇瑞的手法一如既往地谨慎。保险起见,我翻出*去年成都车展的照片*,对比一下。斑马,没认错,就是风云E05。
车企对于新车发布的保密工作堪比刑事案件侦查,对外信息总是欲盖弥彰。但证据终究会浮出水面:这E05不就是上个月刚宣布定名的“风云A9”?奇瑞的官方解释是“智美臻品”。对于“智美”二字,表面意思不难猜:智能化+高颜值。高颜值这事,小区门口的修车师傅都能看出来;智能化,则留给我们这些数码民工踢皮球。
先讲点硬货信息。奇瑞A9定15万级,属于国产B+轿车。竞品一搜一大把,但在这个价位里做到4930*1908*1480mm大身板、2928mm轴距,平台又新,想想这真是把空间堆到极致了。对于生活在“房价 坐标轴”的中国家庭来说,空间能代表一切——亲情、里程,甚至三婚后的宽容度。
再说外观。前脸封闭式中网,加上三角形大灯和激光雷达,科技感拉满。激光雷达是高阶智驾标配,也是当下智驾研发的玄学护身符。你问它能不能自动帮你躲避野猫?能,前提是野猫遵守交通规则。车侧的隐藏式门把手、20寸轮毂、无框车门,再加C柱到车尾的流线过渡,这一套配置放在三年前,估计要在车主圈里享受“异端”待遇,现在顺应风潮,诉诸美学。翼子板的小液晶屏能看充电、续航,B柱自带显示屏显示天气、空调。谁还用手机查天气?现在都设备一体化了。颜值这条赛道,奇瑞是舍得下重注的。
但以上都是可以在新闻稿里找到的信息,但细致分析得看车企的手腕——动力总成。说到这儿,画风都变灰。“智美臻品”里的“智”字,究竟怎么落地?按奇瑞近两年的风格,智能座舱搭配智能辅助驾驶,8255车机芯片和猎鹰700智驾系统应该都是板上钉钉。对奇瑞这种“不为良知,只为实力”的工程流派,他们大概率不会在A9上玩花活。至于动力系统,至今嘴紧得很。有种“悬疑片大结局就差主角还没露脸”的既视感。电池供应商?能耗水平?零到百加速?见面没讲,作业不敢撕,说多了都是贩卖期待。
做个职业推理:风云A9传承E0X平台,定价压到15万,那混动或者纯电都可行,至少源自奇瑞新能源的那套能打。那万一是油电混合,后期操作空间更大,枪口对准AITO、深蓝这些主打高智价比的后起之秀。奇瑞体系的大飞机思维向来偏集成化,量产的时候,一切数据都讲“平均”,而不是“极限”。聪明人很少冲动做决定,厂家这点倒挺靠谱。
不过再想一步,这车的市场定位也挺微妙。B+级这个名头,实际上是处在“刚需与情怀之间”。该级别多半要兼顾家用、偶尔装点办公体面,还得对老人孩子友好。空间满足了,智能座舱齐全,外观有辨识度,剩下的就看三电系统和售后服务了。15万的价格,已经逼近中国非豪华品牌轿车的天花板了。你问它能不能爆款?从数据和配置来看,是有底气的。但中国市场的逻辑,用户往往更看重品牌感和可靠性;笑话里说得好,“买车送丈母娘,同样能增加幸福指数”。
说到底,奇瑞风云A9与一堆同价位国产智能轿车一样,身处一个“创新快如脱缰”的赛道。配置,空间,智能,颜值,样样都拉满,就是总有一团迷雾:证据链完整,动力详情却始终“未审结”。这恍如命案现场里,作案动机口口相传,真正的凶器却还在法医手里做鉴定。整个事件,我觉得奇瑞是把自己的技术底牌收得够紧,一边制造期待,一边避免提前暴露弱点。如果说消费者是法官,厂家就是控辩双方,一手出示证据,一手藏着底牌,等待最后宣判。
当然,站在旁观者立场,我见过太多“包装厉害,内核普通”,也看过不少“外观低调,功能硬核”的案例。奇瑞这局,算是玩得较稳。如果拿黑色幽默来调侃,就是测试车还未上市,已经比不少已上市的轿车话题多,总有种“未出生便自带主角光环”的效果。对我个人来说,这场车企间的新车风暴,就是一出“侦探剧”——满地蛛丝马迹,等着最后真相揭开。只是,这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吗?在这个信息真假难辨、市场噪音高企的环境里,我们更在意的,或许是自己能否选到那个合心合意的出行搭子,而不是谁能最快搞定激光雷达。
至于奇瑞风云A9,面对一众同台角力的国产轿车,能成为“新一代智能化B+轿车”的范本吗?我不做绝对判断,只留一个问题:你会基于哪些证据,决定自己的购车选择?如果真把市场当法庭,证据链你觉得还缺哪一环?有兴趣,一起扯皮——这场未来出行的侦察游戏,才刚刚开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