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德赛西威那个年报,说新订单干了270个亿,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又一个被逼上梁山的”。在这个年头,订单已经不是订单了,是“续命条”。270亿,听着多,但在现在这个车圈大逃杀里,这不过是多买了几个弹夹,能不能活到下一轮,天知道。整个行业都弥漫着一股“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癫狂气息,德赛西威拿到这张船票,也只是从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换到了二等舱而已,冰山就在前头,大家谁也别笑话谁。
以前的车圈,虽然也卷,但大家还讲点体面。博世、采埃孚这些国际老炮,就像是武林里的名门正派,虽然收费贵,但人家有独门绝技,你爱用不用。国产供应商那时候就是些山脚下的小门派,能接到点边角料的活儿就得磕头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电动化和智能化一来,整个武林都乱了套。以前的内功心法(发动机、变速箱)全废了,现在比的是谁的“法术”更炫,谁的“雷电法王”cosplay得更像。
这就给了德赛西威这种本来在山脚下练功的小伙子一个机会。它突然发现,诶,名门正派的剑法好像在新时代不好使了,我自己琢磨的“智能座舱霹雳掌”和“自动驾驶迷踪步”反而成了硬通货。于是乎,德赛西威直接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记”。它那个座舱域控,市占率干到了18.8%,把博世按在地上摩擦。这哪是商业竞争,这简直就是《道诡异仙》的剧情,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突然修炼了某种诡异功法,然后开始反杀各路正派掌门。
你问德赛西威怎么就悟了?它董事长说得好听,叫“顺势、合力、有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运气好、抱大腿、敢下注。
所谓的“顺势而为”,本质就是赌国运。2015年,理想还被当成PPT骗子的时候,德赛西威就敢上它的船。这操作在当时,跟梭哈有什么区别?大部分人还在观望,它直接把身家性命押上去了。结果呢?赌赢了。新能源这趟车,它不仅赶上了,还坐了个头等座。这就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说实话,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挺佩服这种赌性的。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做什么都要求稳,结果就是错过一个又一个风口。而德赛西威这种,就是趁着年轻,把命拿出去跟天换。
再看它那个“多血统基因”,说白了就是早年间跟飞利浦、西门子这些洋师傅混过,偷师学艺了属于是。人家在课堂上正经学,它在旁边偷偷记笔记,还把各家的笔记融会贯通,搞出了自己的东西。这种感觉,就像是张无忌掉下悬崖,没死,反而把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全学会了。均胜电子和华阳集团也入局不晚,但为什么没它这么猛?因为德赛西威是把所有资源都砸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这两个“修仙”赛道上,不搞那些“凡人”的业务。人家是专精法师,它俩是啥都练一点的战士,前期可能看不出差别,后期打大Boss的时候,高下立判。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笑了,把汽配行业写成玄幻小说,可能有点大病,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贴切的?
然后是研发,从7亿干到22.5亿,研发费用率常年10%左右。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大力出奇迹”。当你的同行还在算计投入产出比的时候,德赛西威的态度是:加大,加大,再加大!它那个智能座舱,6年迭代了四代,现在第五代都出来了。基于高通那个什么至尊版平台,GPU性能飙3倍,NPU性能飙12倍。这是要做智能座舱吗?这分明是想在车里装个“天河一号”。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还没出太阳系呢,你车里的算力都快能模拟宇宙大爆炸了。这不叫技术崇拜,这叫算力暴力。就是用绝对的性能优势,把所有对手的巧思都变成笑话。
当然,光自己猛没用,还得会抱大腿。德赛西威就很懂,它早早地就傍上了英伟达和高通这两条“龙”。英伟达是谁?AI界的“雷电法王”。高通是谁?手机界的“任意门”。跟这俩哥们混,技术能差到哪去?这就好比你在新手村,直接认了两个满级大佬当师傅,出门横着走。所以你看,它的客户朋友圈,从长城、传祺,迅速扩张到比亚迪、小鹏这些新势力。这不是它产品有多神,而是它背后站着的神,比别人多。
但是,牌桌上的风向,说变就变。前几年大家还在吹智能化,这两年风向急转直下,变成了“价格战”和“车企自研”。主机厂现在都疯了,他们不仅要抢消费者的钱,还要把供应商的底裤都扒下来。以前是一年谈一次价,现在是“一直在谈”。说实话,我现在看到任何带屏幕的东西都头大,我只想车里有个收音机和空调旋钮,人到中年,返璞归真了属于是。
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直接反映在财报上。德赛西威的毛利率在降,应收账款从19亿干到96亿,周转天数越来越长。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下游的主机厂,欠它的钱越来越多了,回款越来越慢了。主机厂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哪有余粮给你?这就是典型的“黑暗森林”打击,我活不好,你也别想痛快。德赛西威的存货也涨了3倍,这堆东西放在仓库里,每天都在贬值,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天天降价,月月背刺,这谁受得了!
那德赛西威是不是要坏了菜了?倒也未必。这公司最骚的地方在于,它总能提前一步“发疯”。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已经把下一步的棋给走了。
面对价格战,它搞“舱驾一体”。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本质就是个“压缩毛巾”,把以前需要两套班子干的活儿,现在一套班子就干了,成本直接打八折。你主机厂不是要降本吗?来,我帮你降,我自己革自己的命,让你没法革我的命。这种自爆式的降本,同行看了也得傻眼。
面对车企自研和地缘政治,它搞“国际化”。而且它这个国际化不是现在才搞的,是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了。在东南亚,它找地头蛇合作,规避风险;在欧洲,它搞供应链安全,稳扎稳打;在北美,它玩差异化,让你离不开它。当别的供应商高喊着“不出海,就出局”,被迫往外冲的时候,德赛西威已经在海外的沙滩上,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着国内这帮人下饺子了。
所以你看,德赛西威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又是出海又是搞一体化,续上了270亿的命,本质逻辑就一条:在牌桌上别人掀桌子之前,我先把餐厅给点了。这不叫商业策略,这叫生存智慧。它深刻理解了当下的竞争法则:胜利不属于最体面的人,而属于那个最先拔刀,也最不怕在自己身上捅一刀的狠人。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