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杀进汽车圈,凭啥让车企争着跟他合作?

京东这位大佬最近在汽车圈里搞的动静可不小。前几天还和广汽、宁德时代一块儿鼓捣10万块钱就能开走的新车,转眼又跑去跟长安谈合作,紧接着还跑到迪拜给小鹏汽车搭了个中东地区最大的配件仓库。这操作频率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老刘到底想干啥?

咱们先说说10月15日那档子事。京东物流跟小鹏汽车在迪拜的杰贝阿里保税区办了个仪式,宣布那个由京东一手操办的配件仓库正式开张了。你可别小看这个仓库,里头存了上千种汽车零部件,小鹏的好几款车型需要的维修配件在这儿都能找到。这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小鹏在整个中东区域最大的配件中心,意味着小鹏的全球化战略往前迈了一大步,也让京东物流在中东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亮了个相。

从广汽到宁德时代,从长安再到小鹏,这一圈看下来你就明白了——刘强东是铁了心要在汽车这个行当里扎根深耕了。不过你要是以为他想学马斯克那样自己造车,那可就想偏了。京东这一连串动作背后藏着的门道,才是最值得咱们琢磨的地方。

刘强东杀进汽车圈,凭啥让车企争着跟他合作?-有驾

先说第一个门道。现在的电商大佬们早就不满足于单纯地卖东西了,人家玩的是建体系、搭平台这种高级游戏。刘强东瞄准的,是给车企当“全能保姆”这个位置。

你看京东、广汽、宁德时代这三家搞的“国民好车”就很能说明问题。广汽负责造车,宁德时代提供电池和换电那一套技术,京东呢?包揽了从调查用户需求到卖车再到后续服务的全套流程。这车还整了个挺洋气的“巧克力换电”模式,用户还能顺手买车衣、保养套餐什么的,一条龙全给你办妥了。

你现在上京东搜“国民好车”看看,已经有十四万多人在那儿预约互动了。这数字可不是吹出来的,这就是京东的本事!老刘这人最懂用户心里想要什么,更清楚怎么高效地把车送到买家手里。

再看他给小鹏建的那个海外配件仓,从清关、存货到发货,整个流程全管了。这等于是给车企的海外售后服务打好了地基。这哪儿是简单地卖车啊,人家是在给整个汽车产业链搭骨架,从生产到售后一条龙全包了。就像当年京东用自己的物流体系改变了家电零售的玩法一样,只不过这回瞄准的是价值十万亿的汽车市场。

刘强东杀进汽车圈,凭啥让车企争着跟他合作?-有驾

说到细节,10月20号那天京东汽车还主动透露了“国民好车”的一些技术参数。从京东的预约页面能看到,这车用的是高强度笼式车身,高强度钢的占比超过七成,侧面防护用的是特斯拉Cybertruck那种技术,门把手也搞了新国标的机械半隐藏安全款。更绝的是,这车玩“车电分离”那一套,电池既能充也能换,换电池只要99秒就搞定。

第二个门道就更有意思了。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变天了,“效率加上确定性”正在替代“产能加价格战”成为新的制胜法宝。

老刘对这个可太懂了。当年做电商的时候,他就靠自建物流把“今天下单明天到货”做成了别人学不来的绝活,现在这套打法直接搬到汽车领域来了。车企们现在头疼的事儿不少:传统4S店模式太笨重,售后网点分散得一塌糊涂,想往海外扩张又找不到靠谱的配件供应。

京东刚好踩中了这些痛点。他们的算法团队能精准摸透消费者的喜好,然后把这些信息反馈给车企改进生产。2200家养车门店能让用户在网上预约,师傅上门取车修车,服务标准统一。物流网络更是厉害,能把整车和零配件送到全国各地,甚至送出国门。

刘强东杀进汽车圈,凭啥让车企争着跟他合作?-有驾

就拿之前京东跟比亚迪合作开售后旗舰店这事儿来说,这可是比亚迪头一回跟头部电商平台搞直营合作。说白了,就是车企认可了京东的效率和能力。毕竟现在新能源车越造越多,造车的不少,但能把销售、保养、维修整条线理顺的玩家真没几个。京东要抢的,就是这个“生态入口”的位置。

第三个门道呢,是传统行业的分工方式正在被打破重组。“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成了新的行业共识。

老刘精就精在这儿——他不跟比亚迪、特斯拉这些车企去拼厂房规模和生产能力,而是守住自己最拿手的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优势。这种思路其实早就有苗头了。2023年京东搞“震虎价”活动跟途虎打擂台,虽说打了官司输了,但靠着50亿的补贴赚足了眼球,一年多时间就把养车门店开到2200家,稳坐行业老二的位置。

从卖汽车用品、做保养服务,到现在深度捆绑车企搞联合研发,京东走的每一步都有章法:“先搭好基础设施,再建生态圈”。这套路子跟当年京东做家电销售的路径一模一样:先用补贴撬开市场大门,再用供应链建护城河,最后靠生态圈定行业标准。

刘强东杀进汽车圈,凭啥让车企争着跟他合作?-有驾

现在的局面是车企专心打磨产品质量,京东负责搞定流通和服务环节。这种分工不光能让车企专注造好车,还能让用户享受到更省心的服务体验。说穿了,这是整个行业效率的一次升级换代。

老刘的这一系列操作,本质上是把“电商的终点是效率”这句话刻进了汽车时代。当年大伙儿都觉得京东自建物流是笨办法,烧钱太多,现在回头看才发现那是最硬的护城河。如今没人敢小看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了,因为它抓住的是产业链最核心的“流通命脉”。

现在你上招聘网站看看,京东发布的汽车业务相关岗位一大堆,从算法工程师到供应链经理,从售后体系负责人到整车采购销售。那些开出百万年薪招来的算法人才和供应链专家,还有那些建起来的养车门店和海外仓库,都是在给这套体系添砖加瓦。

说句实在话,京东这事儿干得漂亮。因为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盲目跟风凑热闹,而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核心本事做到顶尖。汽车行业不缺造车的人,缺的是能把“车”变成“好用的车加省心的服务”的系统搭建者。

刘强东杀进汽车圈,凭啥让车企争着跟他合作?-有驾

刘强东的野心,就是做那个搭建系统的人。你想想看,在这个讲究效率的年代,能帮别人把路铺宽铺平的人,往往能走得最远。京东不造车,却让越来越多的车企离不开它,这招棋下得确实高明。

不过话说回来,京东这条路也不是没有挑战。汽车行业水太深,涉及的环节太多,售后服务又是个容易惹麻烦的领域。再说了,现在各大平台都盯着汽车这块大蛋糕,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京东能不能守住优势,把这套生态体系真正跑通,还得看后续的表现。

你觉得京东这种“不造车,只做服务商”的模式能走多远?或者说,你会选择在京东上买车、养车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