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T11成都车展现身,1.5T增程六座布局配30寸大屏
今年成都的天气有点怪,早上阴着脸,中午又暴晒。跑去看车的时候,我还带了把伞。奇瑞展台那边,人挤得跟赶集似的,风云T11就停在正中间——这台去年8月就亮过相的大家伙,这回算是接近量产版了。
我绕着它转了一圈,第一个感觉就是“大”,长5米多,高度差不多到我肩膀以上(官方说1米8),轴距3米1,看着就知道里面空间不会小。销售小哥说它是2+2+2布局,二排独立座椅还能前后移动、调靠背、伸腿托,还给装了活动扶手和小桌板。我蹲下看第三排,比想象中厚实,还有打孔缝线,加热功能也没落下,两边杯架做得挺顺手的位置,不用扭腰去够。
后备厢我特意拉开看了一眼,地板平整度不错,把第三排放倒能完全铺平,那纵深能塞进一辆折叠自行车外加几个行李箱没问题。有个旁观的大叔还问,“这要是搬家能不能直接拉床垫?”销售笑,说只要不是两米宽的都行。
外形嘛,它延续风云系列那套封闭格栅加直瀑镀铬条设计,说实话蓝色版本镀铬有点突兀,但黑色展车顺眼些。如果全黑化成“黑武士”效果可能更凶悍些。我注意到灯组不大但贯穿式,下方还有贯穿进气口和镀铬饰条增加视觉宽度,不过个人觉得稍微花哨了点。侧面线条比较直溜,有人低声嘟囔像某豪华SUV,我倒觉得21寸密辐轮毂很搭这个体型——常规门把手也是个好评,不会冬天冻住卡手指那种事儿。尾部简单干净,一道贯穿尾灯亮起来挺精神的。
内饰一坐进去,就被那个30英寸6K分辨率的一体屏晃到了,可以分屏也可以整块用,还支持六音区语音识别——销售演示的时候三排乘客都能单独控制自己区域功能。他们叫这个AI助手啥名字我忘了,不过反应速度比之前试过的一些车型快很多。另外还有AR-HUD抬显、水晶旋钮、双无线充电板、256色氛围灯和三种香氛……这些听起来花哨,但真用上还是舒服,比如夏天冰箱(9.2升冷暖两用)里冻几瓶水,上高速特别解渴。据说零下18℃到50℃都行,加热牛奶也没问题,就是别忘关电源,要不第二天早上可能闻见酸味儿……这是群里一个老哥亲测翻车案例。
二排乘客还有17.3英寸的大屏可玩电影游戏,全景天窗光照足够明亮,中控台软包配木纹饰板摸起来细腻,没有廉价感。我注意到门把采用电子按键开关,这对习惯机械拉杆的人来说需要适应一下,上次在另一款电子门车型里,有人停车场急着下车找不到按钮尴尬半天。
安全配置方面,它顶配带瞭望塔式激光雷达,可选猎鹰500或700系统,一个偏高速辅助,一个覆盖城市驾驶,据技师朋友讲,这类系统在拥堵路段减轻疲劳感明显,但最好别完全依赖,他修过一次因为传感器脏导致刹停失灵的小事故,所以雨雪天气还是得盯紧路况。
动力部分,是1.5T增程器+前后双电机组合,小哥吹牛说零百五秒多一点,我估计实际体验差不了太多。有两个版本电池:33.6798kWh和39.9168kWh,对应纯电170km/180km续航,总综合超过1400公里。他强调15分钟快充从30%冲到80%,不过我心里盘算,如果遇节假日服务区堵桩,那时间可不好算。
底盘结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目前展示的是钢簧版,不确定会不会出空气悬挂或者可变阻尼减振器版本。这类大尺寸SUV如果避震调校偏硬,在市区井盖路面容易颠,所以等试驾才能知道真实表现。
想到这一年奇瑞磨磨蹭蹭才让它再次露面,而隔壁品牌的新款大型混动SUV已经杀入20万以内甚至更低价位市场,让人担心它上市时定价压力会很大。不过对于那些真正在意空间舒适性又喜欢堆满配置的人也许价格不是唯一考虑因素——至少今天现场有位年轻爸爸直接掏手机留信息订优先试驾,他媳妇一句话:“冰箱彩电视沙发都有,就差搬家入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