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你稍微关注一下汽车圈,就肯定绕不开一个名字,那就是“方程豹钛3”。
网上关于它的讨论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有人说它长得就像是从科幻电影里直接开出来的,有人说它车顶上居然能停无人机,还有人被它十几万起的预售价格给惊到了。
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这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比亚迪这次是不是要玩真的了,直接把未来的车提前带到了我们面前?
这个价格,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我们买车,合资品牌就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
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像街坊邻居聊天一样,把这台备受瞩目的新车里里外外给您说道说道,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首先得把名字的事儿说清楚。
现在网上流传的“方程豹钛3”,听着特别酷,充满了金属感和科技感,但实际上,这更像是大家给它起的一个爱称。
这款车的“真身”,是比亚迪在车展上亮相的那台叫做“SUPER 3”的概念车。
按照方程豹家族的命名习惯,它未来的正式名字很大概率会是“豹3”。
不过,“钛3”这个名字能被大家叫得这么响,也恰恰说明了所有人对它的期待值有多高,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看到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总想给它起一个最威风的名字一样,这里面全是大家对未来汽车的想象和热爱。
那咱们就来看看,这台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未来战车”,到底厉害在哪些地方。
第一眼,最震撼的肯定是它的外观设计。
这台车的设计师,明显就没打算走寻常路。
它的设计灵感据说是来自“星际战车”,你仔细看,整个车身就好像是用一把巨大的刻刀雕刻出来的一样,到处都是硬朗的线条和分明的棱角,充满了力量感。
车头部分,它完全抛弃了传统汽车那个用来给发动机散热的“大嘴”格栅,换成了一整块封闭式的面板,中间那个方程豹的品牌标志还能发光,在晚上亮起来的时候,就像是战车睁开了眼睛,特别有辨识度。
车头两边的车灯,设计得又细又长,官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时空之眼”,听着挺玄乎,但看上去确实非常犀利,感觉能把前方的路照得透透的。
这种设计,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对未来硬派风格的理解和表达,充满了自信。
车尾的设计也特别有意思。
现在很多越野车都喜欢在后面背一个备胎,俗称“小书包”,显得很野性。
但豹3把这个“小书包”给升级了,变成了一个可以打开的工具箱。
这一下就变得既好看又实用了,你可以在里面放一些修车工具,或者去野外露营时带的小东西,把设计感和实用性结合得非常好。
但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它的车顶。
它的车顶上居然设计了一个可以给无人机起降的平台!
你没听错,这台车是自带无人机接口的。
你可以通过车里的中控大屏,一键控制无人机起飞、跟着车飞、或者飞回来降落。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开车去一个风景特别美的地方,想看看前面的路况怎么样,或者想拍一张全家福的航拍大片,直接让无人机飞起来就行了。
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台车了,它更像是一个能陪你上山下海、能飞天的大型智能玩具。
打开车门坐进去,你会发现这种科幻的感觉还在继续。
传统SUV那种四平八稳、有点沉闷的内饰风格,在这台车上完全找不到。
整个中控台的设计都是偏向驾驶员这一侧的,有点像飞机的驾驶舱,让你一坐进来就很有驾驶的欲望。
你正前方是一块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车速、电量这些信息都显示得清清楚楚。
中间那块15.6英寸的大屏幕就更抢眼了,像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大平板电脑,里面装的是比亚迪最新的DiLink 5.0智能系统,用起来就跟我们现在最好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
什么5G网络、语音控制、手势操作都已经是基本功能了,它还能通过网络不断升级,这意味着你的车能一直学习新功能,越用越新,越用越聪明。
在乘坐体验上,这台车也下足了功夫。
座椅用的材料是两种高级面料拼接的,摸上去手感特别好,坐上去也很舒服。
而且前排座椅还带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
你想想,跑长途开累了,把座椅按摩一开,那感觉,跟坐在一个高级按摩椅上没什么两样,简直就是个“移动的沙发”。
更别说那些为了让你“玩”得开心的配置了:车里有个可以制冷制热的小冰箱,夏天随时能喝到冰镇饮料,冬天也能喝上热饮;它还带一个6千瓦的对外放电功能,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到了露营地,可以把车当成一个超大号的充电宝,直接插上电磁炉就能煮火锅,或者接上投影仪看一场露天电影,甚至还能给同伴的电车应急充电。
车里还有K歌用的麦克风,让你在野外也能随时高歌一曲。
这些功能加在一起,让这台车彻底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家,一个户外活动的快乐大本营。
当然了,光有好看的样子和舒服的内饰还不够,一台车真正的核心还是技术。
在这方面,方程豹可以说是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用上了。
它有一个叫做“E+2C”的智能技术包,说白了,就是把智能驾驶、智能底盘和智能座舱这三样最核心的智能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比如说,它的全地形模式,系统能通过传感器自动判断你现在开的是雪地、泥地还是沙地,然后自动帮你调整好车辆的动力和悬挂,你只需要控制好方向盘和油门就行,剩下的都交给车来处理,这对于那些不太懂越野的新手来说,简直太友好了。
安全方面更是做得非常到位。
它有一个叫做iTAC的智能扭矩分配系统,用大白话说就是,车上的电脑能在一秒钟内无数次地检查四个轮子的转动情况,一旦发现哪个轮子快要打滑了,它会立刻把动力分给其他还有抓地力的轮子,这样就能让你在雨雪天气开车时更稳、更安全。
有意思的是,这套系统还能让你在安全的前提下,体验一把“一键漂移”的乐趣。
另外,它的车身结构也很特别,用了一种叫做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的技术,简单理解就是把电池包和车身的大梁、底盘融合在了一起,让整个车身变得像一整块钢板一样坚固,官方说它的抗扭刚度达到了4万牛米每度,这个数据意味着车身极难被扭曲变形,不仅在发生碰撞时更安全,开起来的操控感也更好。
动力方面,它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单电机后轮驱动,一种是双电机四轮驱动,最大功率分别是一百六十千瓦和三百一十千瓦。
这个动力水平,特别是双电机四驱版,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时间非常快,在城里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一脚电门踩下去,能给你很强的推背感。
到了野外,强大的动力也能帮助你轻松地爬坡或者脱困。
充电速度也很快,它用了一种全域智能快充技术,在正常温度下,把电量从30%充到80%,只需要18分钟,也就是你在服务区喝杯咖啡、上个洗手间的功夫,续航焦虑基本上不存在了。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价格。
根据网上流传的消息,这台车的预售价格区间是13.98万元到20.38万元。
如果这个价格是真的,那对于目前市场上同价位的那些合资品牌SUV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海啸”。
你想想看,花不到二十万,你就能买到一台设计这么超前、科技配置这么丰富、动力这么强劲,甚至还和无人机有联动的智能电动越野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背后,展现出来的正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如今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它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地用配置堆砌性价比的模式了,而是在设计理念、核心技术、用户体验等所有方面,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优势,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现在选择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你得到的可能会远远超出你的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