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旗舰到底什么来头?一句话,大场面预警!
问界M7这次的亮相,鸿蒙智行下足了功夫,一个“幸福旗舰”座舱,名字都听得让人想捧杯合影。
不过全新M7这事啊,我觉得还得先问一句:到底是座舱真幸福还是买了才幸福?
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都想在智能车界秀点新花样。
现在好了,激光视觉、点云感知、一路智能辅助,听起来像是科技大片里的AI副驾驶走到了现实。
但你细品,这里面有点耐人寻味。
每次车企搞发布,不就是新瓶装旧酒嘛?
但这次鸿蒙智行似乎不走老路,一头扎在“安全”上做文章,激光点云视觉,敢打夜间、雨雾牌,这招还挺少见。
你说这算不算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以前你开车遇个团雾,搞不清楚路上是小猫还是路牙子,那不就腿肚子一阵发抖?
现在人家说,“我们能看穿黑夜和迷雾”,咱敢信吗?
其实大众对汽车智能安全真没多少耐心可耗。
每天新闻里汽车事故来来去去,车主都快练成小心翼翼的老司机。
这时候有厂商拍胸脯说——我能把你的安全感再拉一拉高,那立刻就把大家的眼球吸住了。
鸿蒙智行此次玩激光视觉,说白了,就是让汽车的“眼睛”更亮,遇见复杂情况还能精准识别障碍物。
或者说,车能懂天色,也能懂地形,这招够实在。
另外问界M7还整了个“紧急转向辅助”,让AEB紧急制动变得更像老司机的手。
一般来讲,AEB主要是给你刹住车,但万一情况复杂,比如突然窜出来个不知名障碍物,单纯刹车不够玩,要“歪一把”才能避险,现在好了,前向AEB从4公里到150公里每小时都能覆盖,应对城里拥堵、高速疾驰,全都兼顾了。
这就好比你玩游戏,原本只能靠反应快点按键,现在系统直接帮你“滑铲”闪避了。
有没有点意思?
车企发布会嘛,场场都高调,但要真让用户动心还得掐进细节,看看有没有用心。
说到尺寸这块,问界M7这次真的卖力。
5080毫米的长度,不怕你个子高一坐顶头。
宽1999毫米,瘦的胖的一窝蜂全都能伸展。
1780毫米高,够你想象后排不需要藏着掖着。
轴距3030毫米,这数儿,听起来就豪气。
其实轴距大了乘坐体验往往上了一个台阶,空间感、舒适感都跟着来。
还能灵活切换大五座还是六座?
多点配置,拼的就是用户选择自由度。
尤其家里人多,或者平时偶尔带上几个朋友,变五座六座之间自由切换,无疑提升了实用性。
但最拉眼球的,其实还是后备箱。
最大纵深2051毫米,咱直接脑补“大床模式”——说是可以躺进去也不为过,你有露营、商旅、接送娃的需求,这都能Hold住。
都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有些新车那调调,可真是奔着“移动大床房”去的。
空间舒适这一块,问界M7没藏着掖着,直接掷地有声。
但如今造车新势力你追我赶,谁家空间不标榜宽敞、配置不说“豪华”、座椅不搞加热通风?
显然,M7不光卖空间,还搞智能驾驶、底盘调教也不落下。
华为ADS 4.0辅助驾驶系统和所谓的“途灵平台底盘”,听起来科技感爆棚,不过真用下来还是得看底子。
智能操控和舒适体验兼顾,是不是有点“两头顾”、但能不能都做到位,还得实际体验说话。
目前说得天花乱坠,厂商当然希望大家眼前一亮,钱包也跟着亮。
价钱嘛,预计24.98万起,这可不是小数目。
放眼当下市场,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越发敏感,已经不只是找新鲜玩意,更多是算性价比,关注后续服务、用车养护的成本。
那日子过到如今,谁还不精打细算些?
再说发布会选在深圳9月23号,坐标摆在那儿——未来城市的意思,就差把科技标签贴脸上了。
也对吧,深圳向来是创新之地,发布新车选那儿,挺能唬人一跳。
不过,发布会结束后,最有群众基础的测评还得等一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说实话,问界M7这波激光视觉、空间进化确实打破了一些传统套路。
激光点云视觉这点,真算不上市面普遍功能。
别家车一般还停留在摄像头夜视,雷达识别,极端天气卡壳还挺常见。
咱们都听说有人晚上开车,视线不清,摄像头跟着罢工,结果危险系数蹭蹭往上——谁不担惊受怕?
但激光这块,原理其实就是“多给一双眼”,比传统视觉范围更广,还能穿透雨雾、黑夜。
啥意思呢,就是敢在夜里雨中跟你说:“别怕,前面我都看清了。”
当然哦,这技术真正表现如何,还得市场检验。
厂商自己说话容易拔高,往往实际用起来才见真章。
之前也有车企放话说夜视系统很强,结果万一遇到极端天气,一样茫然抓瞎。
这次问界M7这么搞,设计师显然想在安全感上下狠功夫。
另外紧急转向辅助,配上宽大的AEB工作速度区间,无形中给开车体验加点“容错率”,说不定让司机们路上心也踏实些。
但网友们反正一贯吐槽:技术是好,维修得跟上啊。
万一哪天感知模块出问题,维修成本是不是也“幸福旗舰级”?
还真希望厂家早早说明维护模式,别到时候高科技变成高费用,用户一边用着新功能,一边心头咯噔两下。
其实选车,归根结底还是绕不开那几个问:安全够不够?舒适能不能?智能得几分?价格吃得消吗?
鸿蒙智行这轮新M7,很显然想把每个点都瞄准,主打“幸福”而不是单调智能。
所谓“幸福旗舰”的定位,意味着不止是高科技噱头,更得用场景体验说话:无论独自出行还是全家出门,空间、智能、安全、舒适一把梭。
颜值党会在意设计线条,实用派会算空间和配置,职场老炮则两眼盯性价比。
新车市场这么卷,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绝对“幸福天花板”。
发布会前后,热度自带流量,但要说真正站稳脚跟,用户口碑才是终极考官。
但有汉堡也得有可乐,有空间还得智能做配,问界M7试图一锅端,还真是把全家桶理念走到了极致。
不过大伙心里都清楚,车企的“黑科技”终究是面子活,里子如何还得时间和用户帮忙揭底。
很多人看了技术参数,心头那个痒,未必就能冲动下单。
毕竟,多一分安全固然好,钱包厚不厚才是真实。
新车出了,市场自然会有波澜。
有人欢呼,有人观望,有人直接冷眼旁观:又一场“参数大戏”,真有多少“幸福”,还得时间检验。
问界M7对“全场景智能安全”的定位,是不是吹破天的理想,还得等到实际体验那一刻。
厂商说得再好,一切终究要看路试、用户反馈、售后服务能否跟上。
发布会过后,屏幕前的你准备好掏腰包了吗?
智能汽车,“幸福旗舰”,未来出行真的能让人甩掉烦恼、自在上路吗?
互动话题:你觉得车载智能安全真的能提升幸福感?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