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规实施,3类电动车永久禁售,车主速看别买错

咱们日常生活中,电动自行车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了,无论是上班通勤、接送孩子,还是出门买个菜,它都方便又省力。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关于电动车的规定,这些年一直在变。

最近,又有一个重磅消息来了,这事儿跟咱们每个骑电动车,或者正打算买电动车的人都息息相关。

9月新规实施,3类电动车永久禁售,车主速看别买错-有驾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最新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文件号是GB17761-2024,这个新标准将从2024年9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

这个标准被很多人称为“史上最严”,因为它对电动车的很多方面都做了非常具体和严格的调整。

新规一旦落地,就意味着市面上我们熟悉的三种电动车,将会彻底成为历史,以后就算你想买,厂家也不再生产了,可以说是永久消失。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具体是哪三类车要没了?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从头到尾说清楚。

首先,第一种要消失的,就是那些可以私下里解除速度限制,跑得飞快的“小钢炮”型电动自行车。

大家心里都清楚,按照现在的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

9月新规实施,3类电动车永久禁售,车主速看别买错-有驾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买了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修车店把限速给解了,原本慢悠悠的车子,一下子就能跑到四五十公里每小时,感觉上是爽了,但这背后的安全隐患实在是太大了。

你想想,一辆车的刹车、车架、轮胎,都是按照25公里的时速来设计的,你硬让它用摩托车的速度跑,这就像让一个小学生去举一百斤的杠铃,不出事是运气好,一出事就是大问题。

交通事故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涉及电动车的严重事故,都和超速有直接关系。

以前的国标虽然也限速,但防破解的措施不够严密,总能找到空子钻。

这次的新标准,可以说是直接把所有的后门都给堵死了,用了一套非常厉害的“防篡改组合拳”。

具体来说,它要求电机、控制器这些核心部件必须做到“一车一码”,相互绑定,就像配对的钥匙和锁,你私自换个大功率的电机,控制器不识别,车子根本就动不了。

更绝的是,控制器在出厂时就被设计成不可逆改装,想通过刷程序来破解,路子被堵死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电机本身增加了超速自动断电的功能。

也就是说,一旦车速超过了25公里每小时,电机就会自动停止供电,速度立马就降下来了。

9月新规实施,3类电动车永久禁售,车主速看别买错-有驾

有了这几道“紧箍咒”,以后厂家生产出来的电动自行车,速度就会被牢牢地锁在25公里每小时,再也没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去提速了。

所以,从9月1号开始,那些追求速度感的“超速车”,在新车市场里将不复存在。

第二种要和我们说再见的,是那些外观看起来和摩托车一模一样的“电摩款”电动自行车。

这些年,市面上很流行一种车,整个车身用大面积的塑料外壳包得严严实实,造型非常酷炫,线条感十足,看起来特别有派头,很多年轻人都喜欢。

但是,这种车从9月1号起也将不允许生产了。

原因在于新标准里有一条非常具体的规定,那就是整辆车上使用的非金属材料,主要是指塑料件,其总重量不能超过整车重量的5.5%。

这是一个很严格的数字。

我们来算一下,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含电池的总重量上限是55公斤,那么5.5%就是大约3公斤。

你想想,就这么点重量,要分给车头、挡泥板、脚踏板、车身两侧的护板等等,根本就不够用。

9月新规实施,3类电动车永久禁售,车主速看别买错-有驾

所以,那种全身包裹着厚厚塑料壳的“电摩脸”设计,自然就无法满足新标准的要求了。

国家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

这里面的考虑其实很深。

首先是为了让不同类型的车更好地区分。

电动自行车在法律上属于非机动车,它就应该有非机动车的样子,如果外观上和属于机动车的电动摩托车一模一样,不仅给路面执法的交警带来困扰,也容易让其他开车的、走路的人产生误判,以为它速度很快,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其次也是出于安全考虑,过多的塑料件不仅增加了车重,影响操控灵活性,而且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质量不过关的塑料外壳很容易碎裂,形成锋利的碎片,对骑车人和被撞的行人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这条规定实施后,未来的电动自行车,外观上会更多地回归到简约、轻便的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简易款”。

当然,如果厂家想继续生产高端、外观独特的车型,就必须使用像铝合金或者碳纤维这样更轻、更坚固也更昂贵的材料,这也会推动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升级。

9月新规实施,3类电动车永久禁售,车主速看别买错-有驾

第三种即将消失的,说出来可能会让很多人拍手叫好,那就是带有强制性脚蹬子的电动自行车。

自从2018年新国标实施以来,一对脚蹬子就成了电动自行车的“标配”,没有它就不合格,不能上牌。

但这个设计,一直以来都被大家吐槽。

根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日常骑车时真正会去用脚蹬子的人,比例非常低,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对脚蹬子不仅没用,还特别碍事。

比如推车的时候,它总能精准地磕到你的脚脖子或者小腿,疼得人龇牙咧嘴;下雨天骑车,稍微宽一点的裤脚还容易被卷进去,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好消息是,这次的新标准终于听取了广大用户的意见,做出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调整:取消了对脚蹬子的强制性要求,把它从“必须有”改成了“可以有”。

也就是说,厂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是否安装脚蹬子。

这个小小的改动,带来的好处可不小。

9月新规实施,3类电动车永久禁售,车主速看别买错-有驾

首先,它解放了车架的设计。

没有了脚蹬子和链条的结构限制,电池仓就可以设计得更大、更合理,这样就能装下容量更大的电池,咱们最关心的续航里程问题,就有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其次,也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再也不用担心被它磕到或者卷到裤子了。

所以,从9月1号以后,我们去买车,会发现市面上的车型选择更多了,既有保留脚蹬子的传统款式,也会有大量不带脚蹬子的新款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自由选择了。

总的来说,这次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是一次全面的安全和实用性升级。

虽然有三类我们熟悉的车型会因此退出市场,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更规范、更人性化的新产品。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以后买车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几点。

第一,一定要看清楚车辆合格证上执行的标准号是不是最新的“GB17761-2024”,并且车身上要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3C”标志,这才是合规新车的保证。

第二,买车后要及时去车管所上牌,骑车上路必须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

第三,由于新车在安全技术和一些智能化配置上有所提升,比如可以选装GPS定位和北斗导航功能,成本有所增加,所以价格可能会比老款车贵上几百块钱,这也是正常的。

这次改革,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大家出行更安全、更方便,让整个道路交通环境更加有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