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陷阱、续航虚标、质保套路,新能源车七大消费陷阱全揭秘

电池陷阱、续航虚标、质保套路,新能源车七大消费陷阱全揭秘

新能源车正火。销量节节高。但投诉也在涨。承诺不兑现、续航缩水、售后拖拉……这些坑你可能躲不过。今天我们来聊聊怎么避开这些陷阱。让你买车不后悔。用车更安心。

一、承诺不兑现,口头保证都是空

销售嘴里那句“这车绝对不降价”听起来很安心。但转眼就可能降价。还不给补偿。这种承诺如果没有白纸黑字,就是空谈。

对策:所有承诺必须写进合同。销售的关键信息、数据或承诺,要落实在纸上。签字盖章。别怕麻烦。这是你维权的最重要证据。

二、续航“纸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标称500-600公里的续航。实际用起来可能大打折扣。这是消费者知情权范畴的事。厂家有义务让你了解真实续航。

对策:购车前全面了解性能数据。别只看官方数字。多看看真实车主反馈和第三方评测。实际续航受驾驶习惯、气温、路况影响很大。冬天对电池更是考验。

三、质量问题不少,售后服务要及时

电池陷阱、续航虚标、质保套路,新能源车七大消费陷阱全揭秘-有驾

新能源汽车发展快。但质量问题仍是投诉重点。特别是“三电”系统(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

对策: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三包”范围和易损件质保期。保存好购车和维修凭证。商家关于退还定金、保险押金等的口头承诺,要注意留存收据,必要时签订有效的退还协议。

四、智能驾驶宣传藏猫腻,辅助不是自动

有些4S店将辅助驾驶宣传为“自动驾驶”。还有案例显示,官方文件标明车辆配备高版本自动驾驶硬件,实车却装了低版本。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对策:对商家的宣传要擦亮眼。可以查询工信部备案信息核实。最好将具体的智驾功能写入购车合同,并要求销售演示在城区复杂路况的表现。

五、合同条款暗藏玄机,签字前要细看

电池陷阱、续航虚标、质保套路,新能源车七大消费陷阱全揭秘-有驾

一些销售合同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交车时间只写“车到提车”或“以通知为准”。违约责任约定模糊,甚至只约束消费者。还有些合同约定卖方可以单方面调整车辆配置,消费者只能默认接受。

对策: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特别是交车时间、违约责任、车辆配置调整权利等。对于“电池终身质保”等条款,要看清是否暗藏限制条件。如果合同过于简单或权利义务不对等,要大胆提出修改意见。

六、保险理赔有差异, “高保低赔”需注意

新能源汽车保险存在“高保低赔”现象。例如,车主可能按补贴前价格投保,但车辆全损时,保险公司仅按补贴后的实际支付价格赔付。

对策:购买保险时了解清楚理赔标准。目前新能源汽车多按补贴后实际车价理赔。涉水险(发动机特别损失险)对于没有发动机的电动车通常可不买。自燃险在厂家质保期内一般由厂家负责,超质保期后可考虑购买。

电池陷阱、续航虚标、质保套路,新能源车七大消费陷阱全揭秘-有驾

七、电池终身质保条件多,条款看仔细

“电池终身质保”听起来很诱人。但往往有条件。比如车辆必须是首任车主、非营运性质。并且全程在4S店进行规范保养维修。每年行驶里程也可能有限制(如不超过3万公里)。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电池包发生磕碰等,也可能影响质保。

对策:购车时仔细询问并看清“电池终身质保”的具体条款。了解哪些情况会导致质保失效。并将销售的重要解释或承诺在合同或补充协议中注明。

新能源车是趋势。但购车需清醒。希望这些提醒能帮你避开陷阱。祝你买到心仪的爱车。用车愉快又安心。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