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的戏特戏剧化。我觉得有点像那种万劫不复的感觉,特别是新能源这块。你知道吧,去年还在说新能源市场红红火火,现在倒闭潮比我预想的还早还猛。有个数据,我随手翻了下,估算去年倒闭的新能源车企,大概有不确定的20家左右。这个数字不算太大,但只要你知道有几百万车主被波及,整个局就不一样了。
你问我这些倒闭的车企怎么会突然崩?其实挺复杂。最核心的还是供应链和研发资金的压力。新能源车不像老传统,电池、芯片那些是关键点。去年受到芯片短缺影响严重,很多车企研发都卡住了。供应链断了,零件不能及时发货,爆仓也正常。你想想,一个车企一旦零配件断货,售后就乱套了,保值率立马低了不少。
说到新能源烂尾车,我觉得挺像一栋房子盖到一半突然停工。其实很多车主人都不明白,买个车其实就像投资一场长跑。但他们只看着新车外壳漂亮,结果却陷在断供、无售后泥潭里。有个朋友最近刚买的新能源车,怎么说呢?开了两年,三个月后就出现电池续航明显缩水,还拖着修理工到处找配件。那人就觉得买车真难,其实也没啥比别人差的,只是市场觉得泡沫太大了。
其实我也估算过,去年一些市面上喊得挺响的新能源品牌,保值率可能只有30-40%,这是我随意一估。对比油车,保值还能到50-60%。你要说,买新车的成本,换算成百公里油耗,我粗算一天开个100公里,油钱差不多6-7块钱一公里?新能源纯电,日常200km电量电费不到30块钱,省得你心疼。而且,新能源车的维修成本其实也挺可怜。零件贵,零配件短缺,还得仰人鼻息。而传统车企怎么说呢?即便遇到危机,硬实力还在,品牌和渠道还能撑得住。
不过你说的对,传统车企真是像老将,一朝坦荡,不怕没粮草。比如东风,最近我试驾了他们新出的星海V9。那车真让我眼前一亮。之前我就听说,东风那批央企背景的底气,没有那么多折腾。试完感觉,确实靠谱得很。门面上看它15万左右能搞定,补贴叠加后更实惠。你知道吗?它这个MPV空间真大,三排座椅拉倒后,变成了1.7米的大床。带孩子出去玩,真是舒服。
我刚才还翻了下它的资料,续航达到1300km,实际用着挺省心。日常不用担心走鸡,大概200km续航够日常通勤。长途旅行带着它,不用担心油耗爆表那档事,因为馈电油耗才5.27L。还有个细节我喜欢:车内空间超级宽敞,第三排一下沉,秒变房车一样。后备箱容量更夸张,达到2616升,家里再大行李箱都装得下,家庭露营根本不用愁。
别上升到未来什么的,其实我发现,现在的新能源车,能享个性价比的配置,不比传统车差。像这款星海V9,价格合理,空间实用,续航强,油耗低,够日常,也适合家庭第一车。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原本以为新能源车会越做越贵,结果反倒走向性价比路线。那如果以后某个点,新能源车还能继续降价,难道只是泡沫吗?还是说我们对这个市场的认知还不够全面?
要我猜,这里面可能有个潜台词,很多买家其实是心疼油钱,期待一个省钱的解决方案。但是市场还在变化,不确定和风险也在增加。你觉得,未来新能源车还会不会泡沫破灭?还是说,像东风这样有央企底蕴的,能撑得久一点?我一直搞不懂,为啥大品牌越做越稳,能活下去的越多,小牌子一倒就全倒,逻辑我没搞明白。
总而言之吧,行业的死局似乎还在形成中。有人会觉得,所有烂尾楼都能变成废墟——但真正厉害的,还在等待下一轮涅槃。你怎么想?是不是觉得像我说,新能源市场其实是个泡沫?还是觉得,总有一天会洗牌见底?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