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7这车,现在真是跌到谷底了。去年这时候还要加价提车,现在直接腰斩,94.9万的车,终端裸车价干到50万左右。算上优惠落地也就60多万,比燃油版的735Li还便宜。可你知道9月卖了多少台吗? 79台! 连一百台都不到。
有个车主郭先生,90后IT男,去年底原价提的i7顶配,开了半年去问二手车价,报价不到70万。他跟我说:“早知道这样,我真不着急买,亏的钱够我老家一套房的首付了。 ”
降价这么狠,为啥还是没人要?
首先这车长得和燃油版7系一模一样。车前脸、车尾、灯组,根本分不清谁是电车谁是油车。内饰也是照搬,虽然用了大屏和高级皮料,但坐进去感觉和开燃油车没区别。
很多老板买百万豪车要的就是辨识度,现在电动车和油车一个样,开出去没人知道是新能源,面子撑不起来。宝马在电动领域的技术号召力,现在完全打不过国产新势力。
i7的续航标称640公里,但冬天实际跑不到400公里,快充半小时只能补能40%。同样价位,极氪001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理想L9配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家庭用户直接转投国产阵营。
智能驾驶更尴尬,i7的L2辅助系统在城区复杂路况频繁退出,而小鹏XNGP已经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还能自动避让行人。
最伤的是保值率。
宝马i7的贬值速度像自由落体,有4S店销售透露,库存车优惠最高达到55.5万,但消费者反而不敢买了。“降价这么猛,谁不怕明天又跌10万? ”一个二手车商在论坛吐槽,现在他直接拒收i7,因为“这车收回来就可能烂手里”。
相比之下,蔚来ET7的二手车价格稳定得多,甚至有些车型还要加价排队。宝马的渠道服务也没跟上。i7的充电桩要依赖第三方,不像蔚来有换电站网络。车主抱怨保养费用高,一次小保养就要3000多元,而特斯拉保养成本不到它三分之一。
有车主算过一笔账:i7开五年,残值只剩30万,加上保养和充电成本,相当于每年白扔一辆比亚迪海豚。传统豪车的电动化困局,宝马i7只是个缩影。奔驰EQS也在降价,奥迪e-tron销量扑街,连保时捷Taycan去年全球销量都暴跌49%。
这些品牌在燃油时代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壁垒,到电动车时代全成了包袱。
电池、电控、智能系统都要从头研发,成本压不下来,用户体验还打不过新势力。现在买百万电动车的客户,早就不是传统豪车的忠实粉丝了。商务人士选蔚来ET7,因为后排屏幕能开腾讯会议;家庭用户买理想L9,冰箱彩电带孩子更方便;性能爱好者挑极氪001,3.8秒破百只要30万。
i7的客户被层层分流,最后只剩下少数“宝马铁粉”,但粉丝也会算账,省下50万,够给孩子报十年补习班了。宝马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有销售私下说,厂家一边喊着“不参与价格战”,一边给4S店下压库存指标。
为了冲销量,店里只能自掏腰包补贴优惠,结果新车价格越砸越狠,形成恶性循环。
厦门一家宝马经销商甚至因为资金链断裂,被厂家停止授权,客户订的车至今无法交付。
i7的配置其实不差。
顶配带35个喇叭的宝华韦健音响、后排31英寸巨幕、空气悬架、电吸门,但这些豪华配置在电动时代反而成了“累赘”。有车主吐槽:“屏幕太大晕车,音响功率高耗电,续航打八折。 ”
对比国产车,蔚来ET7的激光雷达能实现城市自动导航,小鹏G9的800V快充15分钟补能500公里,i7的“豪华”显得有点过时。
宝马不是没努力过。
他们在沈阳投了100亿建电池工厂,研发团队三年扩招三倍,但i7的销量证明:光砸钱不够,得重新理解中国用户要什么。有宝马工程师在内部会议说:“我们造了最好的电动车,却忘了问中国人到底想用它做什么。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