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放大招!90亿估值撬动汽车“乐高底盘”,车企为何纷纷买单?
宁德时代旗下时代智能近悄悄搞了个大动作——首轮外部融资20亿,投前估值直逼90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宁德时代在滑板底盘赛道上猛踩油门的信号。要知道,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宁德亲儿子”,以前可是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如今终于向外部资本敞开大门,而且门槛还不低:1亿起投,目前进场的都是“国家队”级别的大国资。
90亿估值值不值?技术才是硬道理!
时代智能主打的滑板底盘,学名叫CIIC(CATL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hassis)。简单说,它就像给汽车造了个“万能底盘”——电池、电机、悬挂、刹车这些核心部件,全被提前集成在底盘上。更厉害的是,通过预留的接口,底盘和车身可以像“乐高”一样自由拆分组合!车企想换个新车壳?直接“上车体”就能换,研发周期从传统的36个月猛砍到12-18个月,开发成本直接省下60%-70%!难怪时代智能董事总经理杨汉兵敢说,他们收主机厂的费用,只有车企自己开发的三分之一。
车企为啥买单?哪吒阿维塔已尝鲜!
技术再好,也得有人用才行。时代智能的“朋友圈”正在快速扩张:
阿维塔率先成为“磐石底盘”(主打高安全性的滑板底盘产品)的首个搭载品牌;
哪吒S猎装版也曾推出CIIC底盘版本(虽因经营问题暂缓量产);
江汽集团、北汽新能源、长安马自达等也纷纷签下合作协议。
甚至连出行巨头T3出行也加入战局,要和时代智能一起搞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
这些合作背后,是宁德时代作为电池龙头的底气。滑板底盘的核心就是电池,宁德时代把电池技术玩得明明白白,自然有优势。不过挑战也不小——把这么多精密部件集成在一起,还要保证安全可靠,可不是件容易事。
宁德时代为何“跨界”?新增长点迫在眉睫!
宁德时代这么拼,背后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内卷”压力。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52.1%下滑到今年上半年的43.4%,毛利率也从高点43.7%降到24.4%。更头疼的是,车企们纷纷自建电池厂,想摆脱对供应商的依赖。
滑板底盘,成了宁德时代破局的关键棋子。一方面,它能和电池业务“捆绑销售”,巩固基本盘;另一方面,这是宁德时代寻找新增长点的战略布局。毕竟,光靠卖电池,天花板已经看得见了。
滑板底盘能火吗?机遇与挑战并存!
滑板底盘概念其实不新,通用汽车20多年前就提过。但在新能源时代,它似乎迎来了“第二春”。不过,想真正普及,还得跨过几道坎:
标准难统一: 车企都爱定制化,底盘接口想“大一统”不容易;
责任界定模糊: 底盘和车身分开生产,出了事故算谁的?法规还没完全跟上;
车企“心结”: 底盘可是汽车的“三大件”之一,车企真愿意交给第三方?
更现实的是,国际资本市场对滑板底盘的热度正在降温。英国Arrival、美国Canoo等明星玩家纷纷折戟,Rivian市值也大幅缩水。国内车企如比亚迪、特斯拉、零跑等也都在自研类似技术平台,竞争激烈。
未来在哪?商用车和Robotaxi或成突破口!
业内专家认为,第三方滑板底盘公司想在乘用车市场“硬刚”车企自研很难,但在这些领域机会更大:
商用车: 物流车、巴士等对成本敏感、标准化要求高;
特定场景: Robotaxi等需要快速部署、统一维护的领域;
中低端乘用车: 追求极致性价比或快速上市的新势力、传统车企。
宁德时代显然也看到了这点,不仅和T3出行合作Robotaxi,海外项目也在秘密推进,据说很快就有新消息。
结语:
宁德时代押注滑板底盘,既是应对电池业务增长放缓的主动出击,也是对汽车未来形态的一次大胆下注。90亿估值背后,是技术、资本与市场的多重博弈。滑板底盘能否成为汽车制造的“新范式”?车企是拥抱还是抗拒?这场由“宁王”掀起的底盘革命,才刚刚开始上演高潮戏码。你觉得,未来的汽车真会变成“底盘+外壳”的乐高组合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