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升级为第100家央企,整个行业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拥有全新战略地位的汽车巨头身上。而在这幅宏大的产业蓝图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这个以“科技运动潮牌”为定位的品牌,正在用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技术突破和市场表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智造”的全新高度。
说到深蓝汽车,就不得不提它令人瞩目的市场表现。从2022年底到2025年初,深蓝稳居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榜首,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激增71%。这样的成绩单背后,是新央企战略赋能带来的强大助力。在国家“十五五”规划推动汽车产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深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定位为中国长安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支柱、科技突破的力量、全球出海的引擎”。
深蓝的成功绝非偶然,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宁德时代联合布局高端电芯、携手华为共研智驾系统、同斯达半导体共建功率半导体生态,这种“国家队+行业龙头”的合作模式,让深蓝在芯片、电池、智驾等关键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即将上市的深蓝L06就是一个绝佳例证,这款车搭载的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前1-2年实现量产,这种技术超前性正是新央企资源聚合的直接体现。
在产品层面,深蓝正在改写“高端技术=高价门槛”的行业定律。8月1日上市的S05 620km长续航版,以全系标配3C超充技术、宁德时代金钟罩电池和副驾零重力座椅,将20万级纯电SUV的价值标准提升到新高度。而四季度登场的L06更是堪称“智能旗舰”,全球首款3nm座舱芯片带来的算力跃升,配合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使其未上市就已锁定“细分市场智能车王”的目标。
深蓝的技术储备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提出的“未来5年推出30款全新车型”规划,背后是“量产一代、在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迭代逻辑。2026年将发布120km/h碰撞不起火电池,中长期布局下一代先进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全场景NOA将全面普及,L3/L4级智驾辅助也在加速落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平权”理念——通过华为乾崑ADS SE技术,深蓝让20万内车型也能搭载顶级智驾系统,真正实现了高端科技的大众化普及。
在服务生态方面,深蓝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2000+维保中心、1000+交付中心构建的网络,实现“交车时长≤1h”“一次修复率100%”的效率承诺。更具创新性的是用户共创生态:10万+共创用户贡献的50万+条建议,直接推动了产品功能的优化升级,让每一款新车都更贴近用户真实需求。
全球化布局是深蓝“智领2030”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S07、L07、S05等车型已进入东南亚、中东非等66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海外月销将稳定在6000-8000台。泰国罗勇工厂投产的右舵版S05,目标直指“全球月销两万”的单品神话;欧洲市场的正式上市,则是对其技术实力的硬核验证——能通过欧盟严苛的安全与环保标准,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背书。
深蓝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的深度融合。针对欧洲用户对续航和安全的高要求,S05搭载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完美解决低温续航衰减问题;面向东南亚市场的湿热环境,深蓝天衡底盘进行了针对性调校。这种“因地制宜”的技术适配能力,正是深蓝实现2030年38万辆海外销量目标的底气所在。
回望深蓝的发展历程,从2018年长安新能源的初创,到2022年品牌独立,再到如今成为新央企体系下的核心力量,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首款车型SL03上市33分钟订单破万,S7上市后双车型累计交付量9个月突破十万大关,这些令人惊叹的市场表现,印证了深蓝产品力的强大。
在核心技术领域,深蓝已经构建起三大技术支柱:超级增程2.0技术、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和华为乾崑智能3.0高阶智驾。其中,超级增程技术被业内称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动化解决方案”,SL07增程版续航可达1400公里;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斩获中国专利金奖和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认证;与华为合作的ADS SE系统,支持城区复杂场景驾驶,平均每360公里仅需一次人工接管。
站在新央企的战略高度,深蓝汽车正以技术为锚点、以全球为舞台,书写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传奇。从3nm芯片的超前应用到全球市场的精准突破,从技术平权的用户关怀到产业链的深度布局,“智领2030”不仅是一个销量目标,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的缩影。当深蓝的激光雷达扫描过欧洲的高速公路,当3nm芯片在东南亚的城市车流中高效运算,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国智造最鲜活的全球化样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