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得好——“一辆四轮不够用,再来两轮压压惊”。蔚来这次跨界玩电自的操作,怎么看都像把造车的新鲜感玩腻了,决定下楼抄起自行车,顺便联手了个德国朋友Lemmo。你说这是不是像把保时捷钥匙插进死飞的前轮?科技与狠活,环保与资本,来个两开花,反正这年头折腾点啥都能蹭热度。
蔚来说要“入驻两轮世界”,一改四轮的高冷姿态,这回要和Lemmo搞个Lemmo Zero出来。这名字听起来像减重会标榜“零脂肪”,实则是个碳纤维小怪兽。当然,碳纤维这玩意儿,曾经是富二代的高定,现在给自行车做成了米其林晚宴的便携餐具。如此轻薄,碰瓷都得找个大马路,生怕被风吹走。
说起来早在2019年,蔚来就曾撩过一趟电动微出行,跟英国顶尖设计事务所Layer合体搞了个NIO Pal——遇见那种既高大上又听不懂的名字,不用怀疑,就是概念机。后来没批量生产,估计被设计师回家找灵感活活拖死了。倒是这回的Lemmo Zero,不但生出来了,还可能真能量产。难得有国产品牌敢把两轮骑进自家后备箱,和蔚来的ET5组个跨物种家庭,叫爹还叫哥,自己决定。
说到底,这款车炫的不是电池、电机,而是那身家族配色和“城市灵活性”。设计师想得挺美:“我这小车,后备箱塞下去刚刚好。”敢情以后买蔚来送自行车?还是买自行车送蔚来?谁也没说清楚。不光尺寸精打细算,还配了碳纤维车架和16-13/8的轮组,说是展开能稳定到像26寸大车。我怎么觉得这和那句“你的短板比我的长板还短”有点异曲同工?运动精简风,折叠减40%空间,存放便利到你妈都表扬。哪天收纳车子和收纳焦虑一样简单,蔚来就算真开窍了。
让我们盘盘动力系统。搭载力扭矩传感器,三档助力,你踩不踩它都知道你是不是假装在骑。最高时速25km/h,也就是你在三环路上和送快递的赛马擦边时还能安全存活。说是“智能算法”,但据民间传说,这种东西往往智商不够,情商来凑。毕竟,国内智能加持的产品,除了能上数据榜以外,动不动还要你注册会员,比谈个恋爱还折磨。
蔚来说到数字互联,那是谁跟谁都能聊点数据,连自行车电量、里程都能实时同步进座舱,免得你骑着骑着忘了自己究竟在何方。论科技,咱们不比不过,也不落下风。你骑着自行车,数据就像男女朋友之间的小秘密,随时都能被另一半查岗。以后在马路边不光骑人,还骑数据,所谓“踩踏即出发”,一按电门,谁管你是诗人还是老司机。
当然,电池还得有把手,便携、可拆卸,还能当移动电源用。再整上个USB-C接口,职能多到你都怀疑这是给iPhone充电的还是给自己续命的。要说设计的初衷,估计就是让你在路边充手机的时候,顺便给自行车补点力气,否则怎么突出新消费升级的格调呢?
蔚来搞这套两轮方案,嘴上说是拓宽智能出行,实际多半是四轮不好卖了,顺便扩张生态版图,看看全球人民有没有空去扫码付费骑一骑。有个说法叫“4+2出行”,听起来像数学考试的加法题,讲究的是移动自由度。你以为新出行是“说走就走的浪漫”?其实是“买得起车,骑得起自行车,插得起电,还收得进后备箱”的中产困扰大礼包。
其实这种“智能互联、数据出行”的话术,背后是真有人琢磨怎么把你骑的每一公里都标价,顺便给你定义点人生新体验。可惜,被定义了体验的消费者就像被朋友圈定义了喜好的人,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的青春骑进了数据湖,一脚踩爆了碳纤维,才明白自己不过是算法的玩具罢了。
说起来蔚来这几年也挺像某种网红——今天跨界汽车,明天跨界自行车,后天可能就推出可折叠的滑板拖鞋,等你穿着脚底下的电池控马路。万物皆可电动,出行哪能被轮胎绑架,摊开来看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教育实验课。“便携、互联、智能”,三个词绕嘴绕了一圈,结果买不起车的也玩不起自行车。你以为自行车是环保神器,等到产品落地,才发现贵得像省城中学的学区房,骑着它朋友圈都敢说“我环保我骄傲”。这年头,环保不是口号,是抖音热搜的个性标签罢了。
设计师们总觉得给出一把月辉银、气辉橙,电自就能变成移动美学教科书。要我说,国产品牌要是有点自知之明,不如直接给车主发个免费健身房月卡,省得对着“家族式一体化美学”自问自答。想象一下,你在蔚来的ET5后备箱里翻出自行车,旁边还有几个成人玩具、健身奶昔,生活方式立体到能拍抖音短剧。
至于卖点上的“数据互联,灵活出行”,你天真的以为是出门更自由,到头来不过是让平台更懂你。以前你骑车迷路,现在骑车的时候顺带让座舱给你推送附近团购渠道,顺手拣回家两袋玉米、三根大葱,买菜的幸福科技化。要是哪天电自集成座舱点歌,你骑着车也就像骑着自己的烦恼,一路由算法支配旋律。
当然,Lemmo Zero给全世界用户解锁了“出行新维度”,至于这个新维度是自由,还是数据牢笼,仁者见仁吧。发烧友兴奋得要抽筋,市井小民看一眼价格标签就安静了。这款车到底是谁的恩赐?大城市里,骑自行车已经快赶上开皮卡的排场。有人骑着奔向广场舞,有人骑着送外卖,有人骑着假装新中产。千万别忘了,被定义的幸福,最后都变成了朋友圈互踩的照片。电动自行车誓言革命,是移动生活?还是消费升级?大伙其实心里都有数。
你问我怎么看这款车?我能怎么看!几十年过去,自行车从父辈的腿上改装到我的钱包里,科技进步催生了新的焦虑,把运动装束手动升级成收纳箱里的新宠物。资本与环保在城市街头无缝互联,数据与灵魂在座舱里实时反馈。蔚来看似在折腾智能出行,实际上是在给智能生活加码焦虑。等真把自行车放进后备箱,你发现不是笔记本收纳式的自由,而是算法精准捕捉中产阶级一切幻觉的又一力作。
世界越来越智能,出行越来越折腾。明天你上路不再只有交警拦截,还有座舱弹窗推送今日骑行报告。至于市井小民,看到价格还是会感慨一句:“还是走路实在。”等哪天蔚来再和德国设计师一起推出可折叠电动脑壳,我一定第一个抢购。没别的,就想看看数据怎么帮我证明自己不太聪明。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