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氢能客车上路,续航八百公里,加氢十几分钟

说实话,谁能想到连旅途遥远的客车圈子,也开始卷氢能了呢?

回想一下,咱们每逢长途出游,谁没被柴油大巴的轰鸣“安睡过”,甚至还得忍忍尾气的特殊香味?

可如今,这种画风正在悄咪咪地改变;而且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改造,而是科技树直接拉满的操作。

话说回来,奔驰的Setra品牌弄出了个“氢动力”旅行客车,挂的是“H₂ Coach”的名字。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黑科技?

你会冒出很多问号——氢能的公交车不是见得多了,长途客车能行吗?

加一次氢真能跑八百公里?

要知道,这可不再是纸上谈兵、PPT吹出来的数字游戏了。

据说,新乌尔姆路上已经能跑它的测试车了,实打实地上路接受各种“花式考验”。

见证新技术的诞生现场,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打卡新时代”?

咱还是先把这些乱麻般的信息一根根拎清楚。

现在的新能源客车市场,那简直内卷大战。

纯电动的、插混的,甚至还有搞双模油电的,眼花缭乱不说,想跑长途其实都得看续航。

长途客车和城市公交可不是一个路子的主。

公交跑个五六十公里就能打道回府,但省际旅行你要是隔三岔五下车充电,旅客怕是就地罢工了。

所以大家都在琢磨这动力电池捉襟见肘这事;

这会儿奔驰来了个大招——直接给长途客车塞氢燃料电池。

按官方意思说,加满46公斤高压氢气,两桶氢就能跑出北京到南京的距离还绰绰有余。

这,开玩笑吧?

别急,其实人家是有底气的。

梅赛德斯-奔驰那个GenH2卡车,可不是玩具,那真是在卡车行业有姓名的角色。

奔驰这会儿着实玩了个“兄弟同心,双剑合璧”。

它的H₂教练车,就把GenH2卡车那一套核心动力件移植过来。

300千瓦的燃料电池单元,转氢为电,供给中央电机,持续320千瓦,峰值还能飙到400千瓦。

数字不敏感的朋友可以直接想象一下:一脚电门下去,那动力,是不带喘气的。

而且这台发动机的扭矩数据——常态1368牛米,最大2470牛米——换算到实际驾驶感觉就是,载满38个旅游团的大爷大妈,上坡根本不用担心“喘不上来气”。

奔驰氢能客车上路,续航八百公里,加氢十几分钟-有驾

笑归笑,这背后的技术逻辑还真不简单。

关键在于氢燃料电池和电池的“黄金搭档”模型。

氢燃料电池等于把氢气和空气里的氧气搞反应,直接“画电出来”。

但电池依然必不可少,因为人家像运动员身边随时准备提速的助攻。

遇上加速、爬坡等高需求场景,电池包拉起来一波急功。

这叫并联加持。

理论上,这套组合,不光高效,还能保证电池寿命。

毕竟,谁愿意花一大笔钱造个每天深充深放的耗材品?

至于能上路不,咱也得“敬畏”德国人的严谨。

据挂TÜV银章的报道称,这台改得比谁都夸张的S 517 HD大巴,已经获得了测试车辆合法上路资格。

也就是说,在德国人的地盘,这家伙不仅能在自家后院兜圈,还能大喇喇地混在高速路队伍里。

画面想想都带劲哦。

不是说电动车没劲,主打氢能源的意义在哪?

看过那种电动大巴嘛,加满电跑四五百公里,听起来也很OK是吧,但充上一小时、半天掉队,可不是闹着玩的。

氢大巴呢,加氢十几二十分钟,满血复活,续航八百公里起。

就像打游戏,普通号正攒蓝条,氢能玩家直接“蓝瓶一口,极速回血”。

省时不说,对司机和公司的运营也是“真香”。

除了效率,另一个CIY(city in your eyes)的痛点:污染。

柴油车表示自己已然西去,残留的味道只是城市发展史的小尾巴。

Setra ComfortClass这个概念客车,布局清爽,静音体验一流,外加一脚油门下去街道没了黑烟尾巴——听着就舒心。

也难怪,戴姆勒客车这几年,路线图简直比地铁规划还详细。

一边是电池纯电马车队,奔着市区内循环便利去的。

一边氢燃料电池列队,专攻远距离长途穿梭。

你给我城际,我来氢的,互不抢饭碗。

别说,奔驰这策略叫双管齐下。

奔驰氢能客车上路,续航八百公里,加氢十几分钟-有驾

早在2018年,电池纯电的梅赛德斯-奔驰eCitaro就量产上市了。

后来还弄了增程氢电混动,意思是“电量不够别慌,加点氢立马续命。”

奔驰氢能客车上路,续航八百公里,加氢十几分钟-有驾

马上eIntouro城际巴士也要登陆市场,戴姆勒只能说,什么细分市场都不愿放掉。

坦白讲,氢能大巴绝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普及玩的技术。

基础设施是第一道坎。

德国人民就算讲究效率,但氢气加注站的铺设速度,总得拿各州议会背后那么点小算盘。

当然,产业大哥牵头就容易带头号召。

更有野心的是,戴姆勒还在跟沃尔沃牵手合资,决心一起当燃料电池届的带头大哥。

人家大口气放话,2050年前玩出个世界级局面。

听着是挺宏大的,小编只能坐等吃瓜。

别觉得氢能源是噱头,现实压力摆在眼前。

欧洲空气质量压力大,环保督查像查水表一样来回跑。

奔驰氢能客车上路,续航八百公里,加氢十几分钟-有驾

你不变,你就被罚;不改,旅客真投诉到心梗。

长期来看,燃料电池大巴能不能撑起主力班底,还得和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各种配套拉锯好一阵。

奔驰氢能客车上路,续航八百公里,加氢十几分钟-有驾

所以说啊,每次看到新能源公司争奇斗艳,忍不住会心一笑。

有点像长跑比赛前的热身赛,大家都在蓄力,短期内结论难下。

但趋势就是趋势,越往前走,传统柴油车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朋友圈里喊着“零排放”的口号,总比被环保警察敲门来的划算。

再说,有谁不爱静音又节能,还能直奔外地景点不用频繁停车的长途巴士?

其实从全球出行革新的角度,德国戴姆勒这把操作,也算是个教科书级的示范。

技术要炸裂,用料不能含糊,愿景得稳住。

每一次推陈出新,都等于是外行看热闹,内行蹲墙根,市场、科研、政策一步不敢马虎。

奔驰氢能客车上路,续航八百公里,加氢十几分钟-有驾

到头来,真能将科技带入寻常百姓的出行日常,才是大戏的正片。

当然啦,H₂ Coach现阶段还是新鲜玩意。

批量上路,普通用户“买一送一”体验,得等产业链更成熟才行。

一步一脚印,戴姆勒的氢能布局算走得够早,够稳。

至于未来会不会成为万众追捧的主角,还未可知。

大众评价、市场磨练,才是新技术的试金石。

眼下,这辆Setra载着梦想跑在实验路上,已经让人看到了传统交通和能源转型交融的火苗。

未来世界的客车,会是什么样?

会否一起开启“0碳旅行团”?

不妨畅想,是不是你的下一次长途春游,有机会坐上安静无烟的氢动力巴士,一觉醒来,出发就是新未来。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氢能客车有点小期待了?你觉得哪种清洁能源方式才是长途客车的终极解法?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