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没那么一刀切。这几年换车的人越来越多,车市里的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围着你转,就跟大娘买菜挑茄子似的。新能源车冒着绿牌油然而上,燃油车还在加油站“坚挺不倒”。这时候问题来了,咱到底该选谁?是不是谁便宜选谁,是不是听媒体吹风选新能源?我觉得,这种事儿还真得结合点“人话”琢磨琢磨。
咱现在这社会,车不像二十年前光是面子工程了,更多时候是真要用,开起来得顺心,花哨的参数再牛掰、键盘车神鼓吹得再响,最后都是纸。要说实话,我也不是“据说党的信徒”,不研究那些高大上的新词儿,日子是过出来的,钱也是一毛一毛攒的。那今天咱就说点实在的吧——啥时候买新能源车后悔、啥时候选燃油车才不会脑袋疼。
有个大前提,先掂量自己是咋用车的。你要是“家家都有充电桩”,小区地下车位带插座、晚上插上第二天就满,那新能车就像多养一只“家猫”那么方便。可你要天天得上公共充电站,这事儿劝你多想想。说着一公里一毛钱,听着美,实际是你天天得琢磨:还能跑多少电、下班堵车耽误功夫、充电桩排队、天冷电池掉电还得揪心续航。到最后省那点油钱,未必能弥补心头那点“火气儿”。
就拿我认识的一个哥们举例。前两年提了个新能源,屁颠屁颠,结果一进冬天,干脆把副驾驶座当“流动沙发”用——不是躺那等充电,就是拿着手机刷视频解闷。本来说的省钱,你得考进去的不是钱,是你的时间和精神成本,这玩意儿不能折算的,那就用脚投票:你受得了吗?你要觉得排队八百遍不算事儿,您认了,我服。
反过来说燃油车。你说贵也行、说不环保也能理解,可是到了加油站,五分钟油箱灌满,抖抖腿继续上路,没那么多弯弯绕。啥电池温度、什么新技术升级,统统不用你操心。想抢个节假日自驾游,带着行李孩子压根不担心跑中途搁浅。别听什么“电车充十几分钟就续航充满”,土话说得好,马路上真体验过了吗?当心一个卡车一堵半个小时,前边充电后边全堵死。
说到这,有些朋友要杠:“买车还得考虑卖车的事啊!”行,这回咱不讲别的,就讲实情。新能源车贬值快,多少人捧着新车“热乎劲”没吃俩月,发现二手价掉得跟“白菜”似的。还是那句话,新鲜感一过,那电池的“年纪”、“衰退率”就像咱们打工人的发际线一样,藏也藏不住。等你真要卖车时,什么互联网焕新升级、OTA推送,好听归好听,补贴和折扣落不到自己账上。到头来,买进价格高,卖出去掉得快,再算省下那点油钱——自己掂量吧,值不值。
但话说回来,假如你真打算车用个五六年打不动(比如家里就盯着一个主力车开到换报废),其实电车省下的油费、维修和保养,多少能平衡一点贬值损失。买回来一直开,心态调整了,也没啥大毛病。毕竟家用充电便宜、日常通勤新鲜,还不算太赖。
经常有人琢磨“开电车、开油车,哪种更有面儿”,其实就是自己“手头的故事不够多,想法太杂”。我直接问你:你买车到底为啥?是通勤打卡、接送孩子、周末郊游,还是就图省心省力?你要真成天跑长途、晚上加班、临时调动,说句拉低气氛的话:新能源真不是你的菜。哪怕城里不限号、补贴也好,遇上电池掉电、暴雪寒风堵路,真出事只靠运气,车主群里怨声载道,不是一俩人演的。
那要是你一骑绝尘,就是在市里跑个半径十公里、固定停车位、楼下有充电桩,甚至单位还能报销点电费——那你换新能源车就是赚了。绿牌不限行、不摇号、偶尔还能“蹭个公交道”,一早晚高峰就省了半小时功夫。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地方,这条件不抓住,你就等着在拍牌摇号里做战士吧。
还有个字不能不提,叫“心理预期”。很多人把汽车当投资理财,动不动就问:“三年以后能不能卖高价?值不值?”兄弟,有这想法真的建议别上车市了。买车本质是个消耗品,真要考虑性价比和贬值率,除非十年车辆保值的“神车”,剩下的都得认头。新能源贬值快,那你就用到最后,省下出二手的心。
说到这,总还有人坚信“时代不同了,燃油车会不会被淘汰?”我觉得真不用瞎操心。十年八年内,不说农村和小县城了,哪怕大城市都不会让燃油车消失。缓冲期有的是,谁也承受不起“全家一夜换电车,那油站咋办”的局面。
最后,就提炼三句土话,大家买车琢磨琢磨:
第一,没地儿充电的,千万别迷信电车省钱,少掉头发得值不少钱。
第二,基本不跑长途、每天就市区溜达,且家里能充电的,新能源车是真香。
第三,哪种车都是消耗品,别妄想着靠它理财。慎重买,仔细算,该省心就省心,该赔钱得认。
有些事儿不是选对了就完事儿,是能过得踏实就行。真咋样还得自己兜里有谱儿。别盲目图一时的热闹,咱过日子是自己的,别让朋友、销售、网络评论带跑了。买了车不适合就是天天拍大腿,适合自己就舒服得很。
你们身边有没那种“电车加油车选错,后悔敲大腿”的故事?留言说说,看你们谁的故事比我邻居的还曲折。我先歇歇,你们慢慢聊。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