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

何先生砸锅卖铁,提了辆奥迪Q8,又在4S店里狠心氪金,搞了个保养套餐,指望着能舒舒服服地养着这宝贝疙瘩。结果呢?保养的时候发现,说好的“洋货机油”摇身一变成了土特产。换谁,都得心里犯嘀咕。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个“预期管理”没做好。五千多块,对于能开得起百万级座驾的爷来说,兴许不算伤筋动骨。但它刺痛的是消费者那根敏感的神经——信任。好比你心心念念的米其林三星,端上来却是路边摊的盖饭,那落差,啧啧。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从何先生的角度看,这简直是“狸猫换太子”,明摆着是消费降级,精神按摩变肌肉拉伤。更憋屈的是,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左算右算都觉得自己吃了瘪。图的就是个“原装进口”,如今“进口”俩字没了,那这套餐的含金量还剩几分?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但咱们也别急着盖棺定论。换位思考,4S店也有一肚子苦水。倪经理说了,机油是“师出有名”,身家清白,绝对对得起Q8的身价。再说这套餐是“买二赠一”,规规矩矩用掉一次,退一次,没毛病。厂家进货渠道变了,这锅他们背得冤不冤?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瞧,这就成了罗生门,各执一词。消费者觉得被耍了,商家觉得问心无愧。症结在哪儿?

当我们一门心思地把矛头指向“店大欺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冰山之下还藏着什么?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如今车市卷得飞起,4S店也是如履薄冰。运营成本水涨船高,利润空间却被挤压得越来越窄。搞促销、玩优惠,说白了就是为了招揽生意,勉强糊口。在这种大环境下,难免有4S店打起“小算盘”,比如在保养环节动点手脚,压缩成本,增加盈利。用国产机油进口机油,单次利润虽说蚊子腿也是肉,但聚沙成塔,也是一笔可观的进项。单拎出这事儿,就够人寻思一阵了。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当然,以上绝非为4S店洗地。天大地大,诚信最大。承诺了是“洋货”,就得童叟无欺,这是铁律。如果供应商换了,或者批次变了,就该提前打声招呼,征求一下顾客的意见,而不是暗度陈仓,玩“降级”那一套,等东窗事发了再来扯皮。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这事儿也折射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汽车后市场的监管,还有待加强。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势单力薄。4S店仗着信息优势,很容易钻空子,逃避责任。

说白了,这不仅仅是何先生和4S店之间的battle,更关乎整个行业的操守和规矩。如果所有商家都信奉“宰客一时爽”,那消费者还敢把信任托付给谁?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不禁想起那些年,形形色色的“特供”商品,同样的牌子,国内的品质就是矮人一头。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消费者对本土产品的不信任,是对自身权益的隐忧。

奥迪车主花5千保养,进口机油变国产?4S店各有各的理-有驾

眼下,中国制造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扬帆出海。但要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芳心,光靠吆喝是不够的,更要苦练内功,提升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打造金字招牌。

回到何先生这档子事儿,他最终选择把皮球踢给了市场监管部门。但愿能有个水落石出。也希望这件事儿能给其他商家提个醒:买卖不成仁义在,别想着靠旁门左道赚快钱,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真心实意,谁虚情假意,大家心里门儿清。而“百万奥迪”事件,也再次警醒我们,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条路上,任重道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