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九月延安,整个城市就有种特别的氛围。这地方不是一般的地,它有着革命的烙印,有着黄河人文的历史,也有些说不出来的情怀。最近大伙儿都在说东风好车进延安,说真的,这事儿有没有什么值得琢磨的地方?不少人光是看个热闹,或者嘀咕一句:“又来搞促销活动?”但仔细琢磨,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先来说说这事,东风车企的大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延安,举着“巡展促消费”的牌子,说是要让好车驶进宝塔山脚下,搅动一把延安市场。这种操作,其实现在全国都见怪不怪。大品牌都喜欢往有故事、有名气的地方扎营,既沾点文化气息,又借个好地势刷影响力。但问题来了:汽车巡展促消费到底值不值?延安这种地方,真就能带动一波新的汽车浪潮?
得回头想一想,延安是什么样的城市?这里自带一种红色基因和民族底色。但说实在话,延安不是一线大都市,消费能力跟北上广比起来差距挺大。汽车进延安,这到底忽略了地气,还是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如果只是单纯地来个巡展,拍拍照片,发个新闻稿,那很难有啥实质意义。但如果真能把“红色圣地精神”和现代汽车产业结合起来,那还真能蹦出点新花样。
我们都知道,武汉经开区被誉为中国车谷,东风汽车总部扎根这里,各种车企、零部件企业林立,去年还下线了中国新能源车的首个年度第1000万辆整车。这里的汽车产业已经算是国内的顶流了。车企自己也很清楚,单靠本地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得拼命往外跑,不断去开疆拓土。去延安搞活动,既有文化影响力这个加持,又能表现出一种“从革命老区到奋斗新城”的意象,说白了,是在给品牌找故事、给产品找人设。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圈子压力大得很,天天都在卷。东风岚图就是个典型,每个月几乎都有新车型横空出世。你要问为什么这么拼?其实答案极其现实:销量才是一切。数据摆在那里,岚图今年1—8月交付已突破8万辆,同比增长九成多,看着好像风头正劲,但背地里竞争更是压力山大。每家车企都在死磕迭代速度,都在集中火力抢新用户。你慢一步,市场地盘就被人抢走了。所以去延安巡展,既是响应政策,也是为了拓地,为了让“湖北造”的车在更多的地方落地。
咱别光看表面热闹,车企的“上新节奏”实则是拿技术当武器,也是用规模压制对手。各种智能座舱、800V快充技术,什么5C超充、华为智驾、鸿蒙系统,各式各样的“黑科技”一股脑地往新车型堆。这些功能听起来都很厉害,但消费者到底买不买账?说到底,还是看实际体验,也得问问自己:你愿意为这些花哨的功能多掏多少钱?大多数人最后还是看性价比,家用车,能用、好开,省钱,这才是王道。巡展搞得再花哨,如果不能把本地老百姓的购车欲望点燃,就是热闹一场。
有人会问,延安这种地方真的有那么大的新车需求吗?这其实又回到一个老问题——二线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升级。前些年大家都一窝蜂往一线城市跑,现在一线市场饱和得很,二三线城市开始成为新的增长点。延安有自己的优势,土地广阔,人口基数不小,尤其是外部汽车品牌不算扎堆,本地人反倒更愿意尝鲜。可问题也很明显:买得起高档新车的人有多少?本地生态能不能支撑大量销量?这考验的是企业的耐心,有没有本事做长期布局,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猛士科技的越野车进延安,也算是借机给“自主越野品牌”刷脸了。确实,这两年电动越野车开始起势,猛士917能扛住环塔拉力赛的考验,产品力不容小觑。但说白了,这类车型更像是企业博名声、树标杆的工具。普通消费者大概率不会马上为它买单,但品牌形象真的能被拔高不少。未来一旦越野电车全面铺开,谁先抓住用户,谁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猛士M817跟华为一通操作,把智能和越野两个赛道绑在一起,也让人不得不思考:汽车本质到底是出行工具,还是科技产品?
这两年我们见得多了:一台车不光是开着省心,还是各种智能软硬件的试验场。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座舱、手机互联,甚至无感支付、自动泊车。每家车企都在讲“全场景出行”,都说自己要做“一站式智慧体验”。但您真用起来,会不会觉得有些功能其实是噱头多于实用?大家都会吹,真想落地到老百姓手上,有些技术还是得脚踏实地。不然动不动就是“堆料竞赛”,结果本质上变成了“谁会做PPT”。
再来看看东风本田,CR-V三十年,全球累计销量1500万辆,多牛的履历。这种“常青树”产品,扎根中国几十年,不断迭代,是中国不少家庭的首选车型。本田这路子有自己的优点:稳健、实用、少花哨,多可靠。今年新能源转型也很快,搞出“一车三动力”,还是有点东西的。可问题也老生常谈——老品牌稳得住,却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创新驱动力能否跟上时代?现在都在这个关口,汽车企不等人,你本田再不加点速,未来就会被新势力慢慢蚕食。
今年东风系看得很清楚,旗下自主品牌整合加速,成立了东风奕派科技,把东风风神、东风纳米都拢在一起,全面转型新能源。这套打法其实挺直接的,行业里大家都懂,规模和协同能省下不少成本,还能集中资源打造爆款。风神L8出来那一波,央视还给站台,调性一下就拉高了不少。关键在于,新的产品能不能真正撬动市场,新能源这锅水不是谁刚下手就能捞起来的。延安市场的“新颜”亮相,说不定就是试水,也是一次对地方用户的摸底。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现在汽车不是光靠技术在打仗,还是和城市、文化、消费心理深度绑定的产业。延安代表的是一种红色精神,过去是革命根据地,现在是现代化新城。车企去延安,不是说真要在这里瞬间卖出几万台车,更多还是一种象征意义。它传递的是一种信号:中国制造,中国精神,科技创新,一体共融。企业自己也需要新的叙事,向外讲故事,把品牌变得有血有肉,有厚度有内涵。
再反过来看,是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用同样的套路开拓市场呢?不见得。延安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精神属性和历史厚度,但终究还是得回到消费本身。老百姓买车,首先要看的是实用性,其次才会在意品牌情怀、技术亮点。车企要啃下延安这块市场,必须把促销做得接地气,要给出真正动心的价格和服务,要把技术优势变成可感知的体验,不是堆参数,而是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新能源车的浪潮,也有人担心泡沫过多,技术更新太快,售后跟不上。这个不无道理,现在每家车企都在拼命往前冲,但最终要落到用户手里。如果没办法给大家带来安心、便捷的用车体验,再多的技术和营销也是白搭。面向延安这样有文化底色的城市,车企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长远心,考虑如何持续扎根,逐步培养用户,别光盯着短期销量。
说到底,这次东风好车进延安,表面看是一次巡展,一场商业活动,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和地方市场共振的一个缩影。车企要想真正和地方融合发展,不能只会秀技术、讲情怀,还得摒弃浮躁,脚踏实地地解决用户最朴素的诉求。如此,品牌才能在延安这片厚土扎根开花,而不是昙花一现。革命圣地的新气象,现代工业的创新潮,终究要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推着走。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