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S级这台4.0T发动机藏了个电动涡轮,1800转就能爆发1430牛米,老司机试完发现这套路有点不一样
高速上跑到80多,方向盘突然亮起一圈绿灯。我下意识想抓回去,但想起销售说的话——这车让你放手就真能放。前面大货突然刹车,车自己就躲开了,连犹豫的过程都没有。后来才知道这套系统反应速度大概0.1秒,人眨眼都得0.3秒。德国那边已经能跑到95公里时速了,咱们这边还在等政策放开,不过这个苗头已经很明显。
动力确实有些门道。S 63那台4.0T发动机配了个电动涡轮,跟传统涡轮不太一样,低转速扭矩来得特别直接,没有那种等半拍的滞后感。1800转就能输出1430牛米,这数字放十年前,得V12才能做到。后轴还藏了台电机,纯电能跑一百多公里,市区代步倒也够用。有次充电时碰到隔壁Model S车主,他问我为啥不直接上纯电,我说或许还是喜欢发动机那点温度感——尤其冬天,不用靠电池硬扛暖风,心里踏实些。
内饰那些细节,不凑近看发现不了。座椅缝线密度大概是普通车的两倍,摸上去手感温润,跟一般真皮不太一样。后排那块31英寸屏幕,接游戏机能玩2K25,音响开到一半音量,低频会让座椅跟着共振。不过坦白说,这些配置可能更适合有司机的人,自己开的话,前排那套AR导航更实用——转弯箭头直接投在路面上,第一次用时还以为地上真画了线。
价格策略挺直白。入门版S 400 L砍掉后排独立空调,起步价89万,大概是冲着那些“必须得是S级”的用户去的。中配S 450降了五万多,但后排娱乐系统改成了选装,这取舍见仁见智。试驾那几天,我倒是没怎么碰后排屏幕,氛围灯倒是每天都在调。
最让我在意的,其实是迈巴赫S 680那台6.0T V12。621匹马力放现在不算夸张,但那种低转高扭的厚重感,电机似乎模拟不出来。坐车里怠速时,发动机几乎没声音,但轻点油门,能感觉整台车在“呼吸”。销售说这代V12可能是最后一批,下一代大概率全面电气化。我问现在还有多少人会选V12,他笑了笑:“不多,但都是真懂的。”
开了一周还车时,突然想起个事——这车的语音助手能听懂“把后排空调关了”,不用喊唤醒词。听着挺玩具的功能,但某天后座朋友说冷,我顺口说了句,它就关了。这种体验怎么说呢,像是车开始懂你的习惯,而不是你去适应它的逻辑。
当然,一百多万的车,谈性价比多少有点矫情。但如果真要在这个价位选,我可能会更在意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车身用了多少铝合金,B柱加了什么材料,碰撞时后排气囊从哪弹出来。这些参数配置表不会加粗标红,但关键时候,或许就是另一回事了。
最后多说一句,L3自动驾驶这事,技术上可能已经没什么悬念,剩下的大概就是各地政策什么时候松口。至于值不值得为这些技术买单,还得看平时怎么用车。我倒是觉得,如果每天通勤要在环路上耗两小时,能合法放开手的那段路,可能比真皮座椅更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