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利汽车搞了个大动作,把内部架构重新洗牌了。
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就像咱们平时收拾房间,把东西重新归置归置,该扔的扔,该留的留,为的就是让家里更顺溜。
吉利现在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只不过他们收拾的是整个公司的架构。
先说说这次调整的核心。
吉利把原来的银河营销事业群分成了三块:一个中台和两个事业部。
这就像开饭店,中台是后厨,负责备菜;两个事业部就是前厅,一个管中餐,一个管西餐。
范峻毅现在是这个"饭店"的大掌柜,既要管整个银河营销,还亲自盯着银河品牌这块。王博和刘殿军分别管着另外两个重要部门。
这种"小中台、大前线"的玩法挺聪明。中台人不多,但管着大家都需要的公共事务;两个事业部则各自带着自己的品牌往前冲。中国星事业部管着中国星和雷达两个品牌,银河事业部则负责银河和翼真。这就好比一个大家族分家,各房管好自己的产业,但遇到大事还得一起商量。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吉利为啥要这么折腾?其实啊,这跟咱们平时买东西的心理很像。你去4S店看车,销售跟你说这车怎么怎么好,转头另一个店的销售又说另一个品牌更好,这不就乱套了吗?吉利现在就是要解决这种"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问题。
看看吉利现在的成绩单:6月卖了23.6万辆车,上半年总共卖了140.9万辆,比去年涨了47%。这成绩单漂亮吧?所以他们把今年的销售目标从271万辆调高到了300万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车市竞争这么激烈,光靠数量可不行,还得把内部理顺了才能跑得更快。
说到内部调整,就不得不提吉利和极氪的合并。这事儿就像两家亲戚要并家过日子,刚开始肯定得磨合。极氪是吉利在2021年搞的新能源品牌,去年才在美国上市,结果今年5月就说要退市合并。这操作,跟咱们买股票似的,刚上市就私有化,一般人还真看不懂。
但吉利有自己的算盘。两家公司分开的时候,就像两口子各过各的,难免会为资源分配闹矛盾。现在合并了,研发、技术、渠道共享,这不就省事儿多了?就像咱们家里装修时,打通两间房,空间立马就敞亮了。
不过合并也不是说句话那么简单。吉利这边忙着调整架构,极氪那边也在动。听说不少吉利的中层去了极氪,极氪的人又去了领克。这人员调动,跟下棋似的,每一步都得想好了再走。毕竟现在车市这么卷,一步走错可能就落后了。
说到车市,咱们普通消费者最关心啥?无非就是价格合不合适,配置够不够好,售后服务靠不靠谱。吉利这次调整,说到底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买车时体验更好。你想啊,以前可能一个品牌各自为战,现在统一管理,服务标准、售后政策都能统一,这不就是咱们消费者最想要的吗?
而且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精明了。以前可能看个外观就下单,现在得比配置、比智能、比续航、比保值率。吉利这么一调整,研发资源集中了,新技术推广更快,最后受益的还是咱们买车的人。就像手机系统升级一样,底层优化好了,用起来自然更流畅。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大的架构调整,短期内难免会有些混乱。就像搬家后的头几天,东西放哪儿都得找半天。所以最近要买吉利系车型的朋友,可能得多留个心眼,看看销售政策有没有变化,优惠力度是不是调整了。毕竟车企内部一变动,销售策略往往也会跟着变。
从长远来看,吉利这步棋走得挺有远见。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比亚迪一路高歌猛进,新势力们也在虎视眈眈。吉利要想不掉队,就得把内部理顺,集中力量办大事。这跟咱们过日子一个道理,家里收拾利索了,干起活来才顺手。
最后说句实在的,车企怎么调整是他们的事,咱们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买到性价比高的好车。吉利这次调整要是真能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那对咱们来说就是好事。毕竟现在钱不好赚,谁不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车呢?
所以啊,咱们就静观其变,看看吉利这波操作最后能带来什么样的新车和新服务。要是真能像他们说的那样,把资源整合好,把服务提上去,那对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说不定还真是个好消息。不过具体怎么样,还得看后续的实际表现,咱们拭目以待就是了。
全部评论 (0)